在私有化传闻引发股价变动一周后,李宁于3月20日发布了2023年业绩。当日收盘价涨至21.45港元/股,虽远低于108港元/股的高光时刻,但已是2024年以来的股价次高峰,市值约554亿港元。
业绩说明会上,李宁的三大高层人物就过去一段时间对公司发展速度的质疑、私有化传闻以及出海计划逐一进行了回应。“聚焦专业”“深耕中国市场”“稳中求进”是李宁接下来的发展方向与节奏。
营收增长7%,强调“专业运动”是核心
2023年,李宁实现营业收入275.98亿元,同比增长7%,营收体量五年内已翻倍;净利润达31.87亿元,同比减少21.58%。
然而,除了2020年,单看李宁2023年的营收、净利润增幅,却是该公司自2015年以来的新低。年报显示,李宁营收增长、净利润下滑主要受销售费用率提升,政府补助及公允值变动收益等其他收入下降的影响。
在对李宁的深度跟踪报告中,中信证券分析师判断2023年-2024年是李宁经营周期的底部。浦银国际研究也在分析报告中指出,2023年下半年激烈的行业竞争与公司积极去库存,很可能令其2023年业绩不及市场预期。
可喜的是,从2023年业绩披露来看,困扰李宁的库存问题已逐步消除。据李宁集团联席CEO钱炜透露,李宁的库存管理水平已恢复到过去五年以来最好水平,库销比只有3.6个月。截至2023年年底,0个月-6个月库存占比为80%,7个月-12个月库存占比14%,大于12个月库存占比仅有6%,库存多为常青款。2023年,李宁的库存周转周期为63天,虽仍高于2021年、2022年的水平,但已较2020年、2019年的68天有所下滑。另外,2023年李宁的渠道存货总额同比下降中单位数。
李宁在“解决问题”的一年里还创造了业务亮点,跑步品类流水表现是其中之一。2023年,李宁跑步流水录得40%增长,流水占比从19%提升至23%,达到2019年以来新高。此外,篮球、跑步、健身三大核心专业运动品类流水占比提升至64%。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从业绩说明会注意到,“专业”这一关键词被提及的频率明显高于往年。钱炜表示,李宁的核心一直都是专业运动。中国李宁、李宁1990是李宁品牌不可或缺的产品线,会成为推动李宁单品牌不断往前走的动力之一,但是不会取代专业产品成为公司的核心。
另外,2023年,李宁YOUNG童装板块流水大幅增长30%-40%中段,同店销售增长达10%-20%高段。截至2023年12月31日,李宁YOUNG在中国的销售点数量共计1428个,净增加120个,是去年开店最多的一大细分业务;李宁销售点数量共计6240个,净减少55个。
鞋子卖出134亿元,十年研发投入超30亿元
对于坚持“单品牌”策略的李宁来说,业务覆盖鞋、服、器材及配件等,以鞋类业务为主。2023年,李宁的鞋类业务收入占比从2019年的43.9%提升至48.5%,生意规模也从2019年的61亿元增至134亿元。
鞋子的重要性,在跑步、篮球、健身三大核心品类中均有体现,也是李宁科技含量最高的业务。李宁方面认为,运动鞋的技术和产品开发能力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过去一年,李宁在跑步品类打造了超轻、赤兔、飞电等以“李宁䨻”高性能中底科技为核心的成熟专业产品矩阵,还针对专业跑者推出了“的卢家族”新IP,进军专业越野赛道。在篮球品类,李宁将新一代“音速11”球鞋的中底配置,从半掌“李宁䨻”升级为全掌“李宁䨻”。
以运动鞋为代表的技术研发,带动李宁研发费用率从上年的2.1%增至2.2%,实际投入费用从5.34亿元增至6.18亿元,同比增长15.73%。过去十年,李宁单品牌的研发投入已超30亿元。
与此同时,李宁不断通过娱乐营销、专业赛事合作扩大消费者基础。2023年,李宁的娱乐营销阵容再次扩大,继续与肖战合作的同时,还与时代成年团达成合作。专业赛事方面,2023年李宁两位签约球星吉米·巴特勒、德怀恩·韦德参加了疫情后的首次中国行活动。
持续加码营销的背后,是广告与宣传开支的增长。2023年,李宁该笔开支同比增长9.5%至25.96亿元,在营收中的占比提升9%,是自2020年以来的新高。
三个热门问题的正面回应
在发布2020年半年报时,钱炜曾提出“李宁要打造成肌肉型企业”。经过三年多发展,再谈“肌肉型企”业,钱炜坦言:“从目前的结果来看,我们还有一定的距离,造成这一距离的原因,是我们认为企业不是单纯为了追求规模而去增长规模,而是要追求高效、健康、可持续性的发展。大家看到我们的财务报表,是业绩表现的数字呈现,其实去年我们有机会做很多让规模变得更大的事,但是为了企业可持续发展,该控制的要控制,该减少的要减少。”
回到数据方面,年报中也可以看到李宁的一些“控制”。2023年,其研发、广告与宣传开支虽同比有所增长,但增幅放缓,2022年上述两大开支的增幅分别为28.99%、28.1%,远高于2023年的15.73%和9.5%。
钱炜表示,在具有一定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下,如何保证企业稳健发展,保证客户、经销商、合作伙伴的健康稳定是首要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会为了追求规模性的数字增长而增长,而是为了2024年、2025年以及未来20年还能够持续、健康稳定增长,进行了一些调整和变化。虽然距离真正理想的肌肉型企业还有一段路要走,但这是企业一直坚持做的,没有终点,我们要不断追求效率的改善和提升,保证可持续性增长。”
或许因为这样,才有了李宁2023年零售流水增幅高于营收增幅的现象。数据显示,2023年其整体经营流水增幅为10%-20%,营收增幅为7%。
中信证券分析认为,现处在经营周期底部的李宁,拥有的核心基本盘和底色有望助力公司在下一轮行业技术迭代中保持领先。2年-3年维度,李宁实现300亿元-400亿元收入、40亿元-50亿元净利润经营体量的把握仍然较大。据报道,李宁管理层为公司设定了“未来5年争取双位数复合增长,2028年达到500亿元规模”的目标。
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李宁斥资22亿港元买楼的动作一度在资本市场引发消极反响,当时李宁“买楼将有助于扩展公司国际业务”的解释,被业内视为其加速出海的重要信号。2023年业绩说明会上,当被问到今年是否会加速出海时,钱炜表示,公司目前只是在中国港澳地区为未来出海进行一些前期的突破和准备。“在海外做生意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中国市场还有巨大的生意空间,所以今年会做一些出海的破局动作,但不会一下子加大力度,我们的核心还是深耕中国市场,为未来的市场拓展做一些破局的准备。”
对于一周前的私有化传闻,李宁本人回应:“面对不同竞争环境,对于投资者而言,任何可以提高投资者回报的方案,我都会考虑,不过目前没有什么计划,之后有了会向大家报告。”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