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第七期中国公共关系讲坛在北京举行,中央党校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经济学评审组专家张占斌教授以“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和工作重点”为主题授课。
张占斌在第七期中国公共关系讲坛上授课
今年全国两会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入政府工作报告。何为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有什么内涵特征,如何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好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张占斌首先从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要素出发,对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做了详细解读。他提到,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因此,在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必须优化组合,实现跃升。
“劳动者必须是新型的劳动者,有很好的专业、知识作为武装。我们面对很多新的劳动资料,比如说有大的平台,和过去都不一样了。我们面对很多新的劳动对象,很多新的数据、新材料、新能源,这些和以前都不太一样了。”张占斌指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标准是要素生产力的大幅提升,特点是创新,关键是自由,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他还提到,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也会进一步改变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包括交往方式。这个落脚点最终也是为了人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面对全球变局特别是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浪潮,当前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工作重点是什么,张占斌分享了自己的思考。他表示,新质生产力的实践动力是新技术,实践载体是新产业。必须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完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构建完整内需体系,形成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坚持扩大开放和合作共赢,打造全球性的开放创新生态。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