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是怎么动摇美国国本的?

抖音是怎么动摇美国国本的?

00:00
26:09

作者:观雨者

在美国流行着这么一个社交软件,只要不违反法律,你想看什么它就给你推送什么,你想表达什么它就让你发布什么。

这是一款充满自由气息的软件,名字叫TikTok,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国际版抖音。

一、奇怪的打压

从公司结构上来说,“TikTok国际”和“抖音”都是字节跳动的子公司。

该软件可以说是中国出海最成功的产品之一,在这几年里它掀翻了包括“脸书”、“油管”、“照片墙”等等在内的一大票社交平台大鳄。

目前抖音与TikTok的合并总用户数已经超过24亿人,其中TikTok约15亿人,仅美国就有1.5亿用户,几乎是这个国家人口的一半。

在TikTok上跳舞为早产的儿子祈福的美国奶爸:

现在全世界每天都有10亿以上的人在刷TikTok,这个日活数量在全球排名前五。

对于这么一个优秀而又充满自由气息的产品,我们最近一次听到它的新闻是在美国国会的听证会上。

美国政府对这款软件充满怀疑,总觉得它要害自己,于是他们就在3月23日专门找了TikTok的CEO过来问话。

在提出了一堆诸如“TikTok能不能连入WIFI?”、“TikTok有没有权限访问手机摄像头?”等等不知所谓的问题后,国会大佬们成功把这次听证会开成了网络基础知识普及大会。

不过TikTok的CEO也只能耐心地向这些大佬普及网络基础知识,而议员们在听完所有的解释后,得出了一个清晰的结论:

你骗我。

这下一整天的忙活全白瞎了。

所以接下来美国政府还会继续针对TikTok输出各种禁令。

该国国务卿布林肯干脆直截了当地表示:TikTok是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危险APP,应该立刻采取行动予以禁止。

美国对TikTok的打压其实从特朗普时代就已经开始,到现在已经是常态。

这几年因为中美关系紧张,我们对美国打压中国企业和产品的故事早已见怪不怪。

不过尽管如此,美国对TikTok孜孜不倦的攻击还是令我感到非常疑惑。

因为这个软件不是什么涉及到军事威胁或者敏感科技的实体产品,它只是一个普通人插科打诨、整蛊搞怪的短视频平台。

就是喊几声“老铁666”的事,至于这么兴师动众赶尽杀绝么?

二、摆在台面上的理由

TikTok是2017年进入的美国,然后在2019年就遭到了来自美国政府的安全审查,并被禁止在海军和陆军内部使用。

到了2020年,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干脆亲自下场抡起了砸向TikTok的铁锤,他在当年的8月份直接下达行政命令要求TikTok退出美国市场。

不过这个手段实在太过粗糙,颇有非洲军阀的风范,以至于连美国自己的法律程序都通不过。

尽管看起来有点疯狂,不过美国政府的这一系列举动是有他们的理由的,按照他们的说法,TikTok存在着这么几个主要问题:

首先是威胁到了美国的国家安全。

他们认为TikTok在运营过程中搜集了很多包括用户信息、地理位置、以及其他敏感信息在内的各种重要数据,而这些数据会在关键时候“被中国利用”。

第二是数据隐私存在风险。

他们认为TikTok搜集用户数据的这个行为威胁到了用户的隐私。

第三个问题就是意识形态输出。

白宫担心中国会利用这个软件对美国用户进行“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输出,影响美国年轻人的思想。

这些问题虽然看起来很唬人,但只要你认真琢磨一下,就会发现这类问题只要是社交平台都会有。

社交社交,本质上就是个人信息的交换嘛,社交软件不传输个人信息数据,那还社交个屁。

而且美国政府的这些指控没有任何证据,全是凭空怀疑。

既然是凭空怀疑,那么理论上你可以怀疑任何一个软件都存在被他国渗透和利用的风险,用我们的话说这叫“莫须有”。

所以摆在台面上的这些理由其实根本经不起推敲。那么面对美国政府的这种无理打压,TikTok会如何反击呢?

他坚决表示认怂。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正常情况下一个公司不可能去和一个国家机器对抗,何况还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机器。

所以TikTok很快就按照美国的要求进行了各项整改措施:

在公司内部建立了一个美国监管委员会,确保公司的运营符合当地的法律规定。

我首先向你保证我绝对遵纪守法。

将美国用户的数据全部迁移到美国甲骨文公司的服务器上,彻底打消监管机构的疑虑。

你硬说我的数据可能被中国利用,我现在干脆把数据全部放在美国让你们自己看着。

采取技术措施增强用户数据的安全性,在美国国家安全机构的监督下成立信任与安全团队,以保护用户数据和隐私。

你说我数据不安全,那就请你们的机构来对数据进行直接监管。

在电商业务上与沃尔玛合作,同时还向慈善机构和社区组织捐款。

你认为我对美国不怀好意,我现在把能给你们的业务都给你们,为你们创造就业机会,同时还回馈社会。

招募美国籍的高管,调整股权结构,缩小字节跳动的持股比例。现在TikTok国际的董事会包括字节跳动的创始人和字节跳动的现任董事,以及沃尔玛的CEO。

你认为我是中国公司,虽然我也不知道这算什么错,但我尽量缩小中方股份的比例。现在TikTok的股权已经很分散,大多数股份属于国际投资者和员工,是一个如假包换的国际化公司。

对一个私人公司来说,能做到这些已经是极限了,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能答应的条件都答应了。

TikTok现在数据放在美国、受美国监管,对美国政治江湖上的恩恩怨怨没有任何兴趣,也没这个能耐。

说白了它就是个纯洁无瑕的钱罐子,除了赚钱没有别的想法。

这种公司完美符合西方对自由经济的定义,甚至可以说是西方自由经济理论在中国浇灌出来的一个丰硕成果。

到了2022年的时候,TikTok所有的整改措施都已经基本落实,然后它就在2023年迎来了新的禁令。

和之前不同的是,这次禁令的规模从美国范围升级到了整个西方圈子,欧盟和加拿大也紧随美国其后拿出了自己的封禁措施。

很遗憾,不管你怎么做,该打压还是要打压,有些事情不是说你愿意服从,别人就会认可。

这个案例也算是给大家提了一个醒:

无论在哪个国家,市场本质上还是一个江湖。互相尊重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取决于力量对比和利弊选择,并非表面上的各种规则。

我们现在回到案子本身,TikTok在完全按照美国政府的要求进行整改后,处境却更艰难了,这至少可以说明一个事实:

美国政府所提出来的那一堆问题并非他们打压TikTok的真实原因。

那么真实的原因是什么呢?

三、TikToK的“真面目”

当台面上的原因被排除后,TikToK被美国打压的原因在理论上就只剩下两种可能了:

一是眼红你赚钱,想把你吃掉。

二是觉得你是个威胁,只不过这个威胁不能放到台面上来说,只能拿一些数据安全之类的理由来搪塞。

第一个理由看起来很合理,至少美国那几个社交平台大鳄早就看TikTok不顺眼了。

“脸书”CEO扎克伯格在2020年的反垄断听证会上就直接宣称TikTok剽窃了自己的技术,并表示该软件具有“危险性”。

作为直接的竞争对手,扎克伯格眼红TikTok的成功非常正常,不过扎克伯格的影响力再大,美国也不姓“扎”。

TikTok在股权结构上已经是一家国际化的公司,它的大部分股权和利润本来就属于美国的投资者和员工们。美国自己才是这家公司获得成功的最大受益者。

所以站在美国的国家层面上看,并不存在“眼红你赚钱”这个说法。

那么就只剩下第二种可能了,美国政府觉得TikTok是个威胁,只不过这个威胁并不是之前摆到台面上的那些东西。

那么TikTok这么一个刷短视频玩的APP到底威胁了个啥呢?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拿TikTok和美国的其他同类产品对比一下,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在美国和TikTok最接近的软件就是Reels。

如果我们去对比这两款软件,会发现它们之间其实也没啥区别,硬要说有什么不同,也就是用户年龄段不太一样。

Reels的用户年龄偏大一些,30岁以上的白领精英较多,TikTok则聚集了大量二十岁左右的年轻草根。所以在内容上Reels的风格相对高大上一些,TikTok的搞怪作品更多一些。

仅此而已。

结果一个平安无事,一个整天在阶下囚的边缘徘徊,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无论是看人还是看物,道理都是一样的:

仅通过表面的数据往往看不出什么端倪,但一旦碰上某些特殊的事件,埋藏在表面数据下的真面目就会显露出来。

前段时间美国正好就发生了这么一个特殊事件,非常清楚地揭示了TikTok和其他社交软件的真正区别。

2月3日,美国俄亥俄州一列装运有毒化学品的火车发生了严重的脱轨事故,造成了大量一类致癌物质氯乙烯泄漏。

事故现场一时间火光冲天毒烟弥漫,给当地的环境和居民生活都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

面对这么一起堪称“美国切尔诺贝利”的严重事故,美国媒体的反应可以用“轻描淡写”来形容。

人们在那个时候不仅很难从传统的主流媒体上看到相关报道,连在“脸书” 和 “推特”这样的著名网络社交平台上也看不到多少信息。

第一时间大规模向美国人报道这起严重事故的,是TikTok。

很多TikTok博主在事发的第一时间就向网友介绍了相关情况,并提醒附近居民撤离。

不仅如此,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也只有TikTok在持续跟踪这一事件对当地生活环境造成的后续影响。

TikTok博主展示被有毒气体毒死的动物:

于是在那段特殊的时期里,美国人如果想了解这场“世纪大放毒”的最新情况,就只能去刷TikTok。

各大主流媒体直到事故发生十几天后才开始给予这起事件更多的流量倾斜,此时回过味来的美国人突然发出了这样一个灵魂拷问:

难道现在了解真相的唯一途径是TikTok?

人们平时刷TikTok主要就是图个乐,结果在俄亥俄事件中,这个平时看起来不干正事的“乐子人”却正经八百地充当了一回“真相侠”的角色。

在那些老政客眼里,你说这里面没有阴谋他们是不信的。

这个TikTok平时都是在给我装疯卖傻是吧,隐藏得够深的嘛。

其实这并不是这个“乐子人”第一次“参政议政”,之前特朗普之所以对该软件暴跳如雷,就是因为他发现TikTok对他的竞选活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比如说在2020年6月份的时候,就有网友在TikTok上呼吁发起一场“搅黄特朗普竞选集会”的活动,结果响应者众。

最终大量的特朗普反对者通过“注册门票但不出席”的方式让一场门票数显示有百万人参加的集会只来了几千个人,令志得意满的懂王十分尴尬。

“票房扑街”的集会:

一个多月后懂王就下达了驱逐TikTok的行政命令。

看到TikTok这种“扮猪吃老虎”的做派,不免让人怀疑:难道它的背后真的隐藏着什么惊天大计划吗?

关于这个问题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在这里我就直接说结论吧:

TikTok之所以能够呈现出这种“平常时候装疯卖傻,关键时候参政议政”的状态,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他没有后台;

他遵纪守法;

他有一套能让人特别快乐的算法。

也就是说他会偶尔“行侠仗义”的原因恰恰是他没有任何阴谋,就是一个单纯的“乐子人”。

这是不是听着很奇怪?

先别着急,我们先来解释一下第三个原因,算法。

四、动摇国本的算法

TikTok的算法就是抖音的算法,这是一个从中国市场里土生土长出来的一套运行逻辑。

当你在抖音里上传一个视频后,抖音会根据一个算法把你的视频推荐给用户,这套算法被称为“信息流漏斗算法”。

它是这么运作的:

对于一个刚刚上传的视频,抖音会首先分配一个初始流量池给它,该流量池里有200-300个在线用户,视频在这里面大致会有上千个曝光。

这样的机制就给了每个视频脱颖而出的机会,不管你是新人还是大V,都至少会有一个初始的曝光度。

不过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系统要分析这个视频第一次推送后的表现,比如说点赞、评论、转发、完播等等各种数据的情况。

分析这个干嘛呢?

“择优录取”

系统会挑选出数据特别优秀的视频进行范围更大的第二次推送,然后再分析数据,再从中挑选优秀的作品,再进行下一轮曝光量更大的推送。

另外在这些推送的过程中,目标观众的选择也并非完全随机。

抖音平时会搜集和分析用户的浏览习惯,总结出不同用户的不同喜好,给他们打上各类标签。

然后在选择视频推送的目标时,就尽量选择那些自身标签和视频内容相匹配的用户。

在经历了七八次的层层推荐后,脱颖而出的那些最优秀的视频会进入到精品推荐池,也就是顶级流量的流量池。

在这里它们会得到千万级的播放量。

站在视频制作者的角度看,这套系统给了自己的视频一个“一夜暴红”的机会。

只要你的视频足够吸引人,哪怕只是初出茅庐的新人也有机会冲过层层关卡成为爆款。

站在观众的角度上看,他们在抖音里刷到什么并不取决于谁的引导,而是取决于自己平时的喜好。

简单的说就是你喜欢什么它就给你推送什么。

那么抖音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算法呢?

为了黏住你。

用户只有不停地刷到自己喜欢的内容,才会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抖音上,然后达成“抖音5分钟,世界2小时”的效果。

“时间”一直都是决定APP生死存亡的关键。因为人的时间是有限的,他在这个APP上花的时间多了,留给另一个APP的时间就少了。

而且抖音是在中国的社会里成长起来的。要知道中国人的业余生活那是相当丰富,除了刷手机外,还可以追剧,网游,撸串,打牌,钓鱼...

要从这一堆“时间杀手”中脱颖而出,没两把刷子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来自五湖四海的996大神们就在熬光头发的内卷中开发出了这么一套超级算法。

这套算法不仅在国内取得了成功,走出国门后更是大杀四方。

这也不奇怪,中国的网民数量是10亿,而美国是3亿,一个从10亿体量的市场里拼杀出来的算法去到一个3亿体量的市场里,那当然是降维打击了。

据统计,现在每个美国用户每个月在TikTok上花费的时间能达到30个小时,而作为对比,他们在“脸书”上花的时间仅为16小时,在“照片墙”上更是只有8小时。

这玩意简直就是“奶头乐”中的战斗机。

那么这套顶级的“奶头乐逻辑”为什么会呈现出“平常时候装疯卖傻,关键时候参政议政”的状态呢?

上文说了,这套系统的效果就是你爱看什么我就给你推荐什么。

于是在平时没有什么大事发生的时候,平台上自然是各种整蛊搞怪的视频大行其道。

而一旦有热点事件发生,相关视频就会被推送到与此类事件有关的用户手上。

这类用户看到后当然会疯狂地点赞评论转发,然后这些视频就会成为流量数据亮眼的优秀作品,得到来自抖音的肯定,开始获得层层推荐。

于是该视频就会一夜爆红,这就是TikTok会在关键时候突然跳出来扮演“真相侠”的原因。

至于未来还会爆出什么令政客们感到难堪的内容,对不起,完全随机。你问TikTok也没用,它也不知道,因为这本质上取决于美国人民的选择。

而这还只是短期的暴击影响,从长期来看,TikTok会根据人的立场和喜好把人们分成很多独立的群体。

比如说对于没有什么政治倾向的人来说,他对政治相关的报道不感兴趣,于是他压根就接触不到相关报道。

对于有明确政治立场的人来说,他只会接收到符合他立场的那部分报道,只会看到他自己希望相信的内容。

那么站在政客的角度来看,对于那些平时不关注自己或者和自己立场相左的选民,他都无法再施加任何影响力。

大佬们以前还能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去强行给老百姓洗一下脑,现在抖音一开,针插不进,水泼不进,这群人基本是跟你拜拜了。

在美国1.5亿的TikTok用户里,有超过六成是小于30岁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已经把TikTok作为搜索信息的首选工具,连谷歌都不用了。

而年轻人是美国的未来,他们正处于思想最容易受影响的阶段,结果在抖音的“淫威”下,白宫里的大佬们愣是对这么一大群长期票仓束手无策。

对于西方民主制下的国家来说,这种不可控的自由是动摇国本。

你说美国的政客们能不急吗?

但这个问题又不能摆到台面上来说,毕竟牌坊还要立,他们总不能说“因为这个平台上的信息太自由了我们控制不了,所以我们要封了它。”

那么美国其他社交平台就没有类似的问题吗?

不能说完全没有,但确实没那么严重。

五、无奈的特立独行

技术是中立的,TikTok的成功自然会引来大批的模仿者,不过这些模仿者并没有像TikTok那样令白宫坐立难安。

这里面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首先,这些模仿者的影响力有限。

TikTok占据了美国短视频用户消费时长40%以上的份额,目前还没有模仿者能够与之抗衡。

不过真正关键的原因是第二个:美国的那些社交软件可以按照美国某派政客的意志去控制传播内容,而TikTok不行。

这里有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

如果你现在在“照片墙” 上搜索“法国”,会看到这样的内容:

而如果在TikTok上搜索“法国”则会看到:

这个案例给我们生动展示了什么叫做“平行宇宙”。至于哪个“平行宇宙”更接近当下的现实,大家都心知肚明。

那么问题来了,TikTok为什么不能像其他社交平台那样,根据白宫里某些势力的要求去控制舆论呢?这样一来你就有靠山了啊。

是因为TikTok坚守“美国精神”,不愿和政客同流合污吗?

当然不是。我们需要再次强调一遍,TikTok只是一个只对钱感兴趣的“乐子人”,他对“精神”、“意识形态”之类的东西毫无兴趣。

TikTok之所以没有和美国的政客同流合污,主要是因为上文提到的那三个原因中的前两个。

他没有后台;

他遵纪守法。

TikTok是一个国际化的公司,它的母公司在中国,自己又在美国运营。

所以对于美国来说它是外来户,对于中国来说它是泼出去的水,两边都不挨着,因此什么后台都没有。

没有后台的局面就导致它要绝对的遵纪守法,法律范围以外的事一概不做。因为做多就会错多,而一旦做错,没有任何大佬会出来保它。

在这两个因素下,该公司对平台内容的态度就是这个样子了:

因为背后没有大佬的指示,所以自己没有控制舆论的必要。

因为要绝对地遵守法律,所以它也不敢去自自作主张地去操控平台内容,否则就会被投诉干涉言论自由。

既然如此,那结果当然就是算法推出来什么就是什么咯。然后这个“听天由命”的软件就在美国法律的框架内实现了野蛮生长。

那么美国政府现在拿它能怎么办呢?

六、想死?没那么简单

对于怎么解决一个突然冒出来挑战传统秩序的力量,著名老爷黄四郎先生曾经提出过一个很独到的见解:

请客、斩首、收下当狗。

现在TikTok已经进来了,白宫的想法和黄老爷差不多,他们现在只允许这家公司走向两个结局:要么彻底封禁,要么被美国收购。

这就是把刀架到脖子上来谈买卖了,不过站在一个公司的角度上来看,被收购总比被彻底封死了强。

所以收购看起来是一个可行的方案,美国从2020年起就开始推动这个事,不过几年下来都没能得逞,这又是为什么呢?

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个是来自于美国的外部,也就是中国的压力。

对于中国来说,如果允许TikTok被强行收购,就为中国企业出海开了一个很坏的头。

这样的先例一开,以后任何一家从中国出去的企业在海外做大后,都可能被美国拿刀架到脖子上,以一个低廉的价格被强行购买。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肯定会站出来阻拦这样的行为,表明一个不妥协的态度,避免类似的事件以后在其他中国企业身上发生。

而且抖音的算法作为一个核心技术,本来就受中国《出口管制法》的保护,未经中国政府允许,不得向海外出售。

第二个原因就是美国内部的矛盾。

我们刚才已经分析过,TikTok真正的威力在于算法。你就算收购了它,如果不改算法,那它就还是那颗美国政客眼里的“定时炸弹”。

但如果改了算法,那和直接宰了TikTok也没什么区别。

那么能不能在不改变算法的基础上像其他社交软件那样直接对内容信息进行人为控制呢?

可以是可以,但问题是谁来引导?

现在没有后台的TikTok是不敢私自干涉信息传播的,那么卖了之后谁来掌这个舵呢?

如果说是由民主党的资本掌舵,那以后肯定全是输出攻击共和党的内容;如果由共和党的资本掌舵,那输出的自然就全是攻击民主党的内容。

美国两党间的斗争十分激烈,言论自由跟开玩笑一样,之前推特都能把特朗普给删了,现在特朗普的支持者又用钞能力把懂王的账号给迎了回来。

你看这一通折腾,那是相当的麻烦。

所以这两党肯定都不愿对方的资本来干这个事,这种客观矛盾的存在就导致收购的道路一定会充满各种阻碍。

那么剩下的办法就只有彻底封禁了。

这个做法在美国的统治阶层里倒是不会产生太大的矛盾,但1.5亿的美国用户却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虽然TikTok只是一个娱乐软件,但作为一个社交平台,无论你最开始的功能是什么,只要绑定了巨大的流量,你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个完整的商业生态。

对于美国的用户来说,TikTok早已不是一个可以说换就换的单纯的视频软件,而已经是生活的一部分,有无数人的生计已经和它牢牢地绑在了一起。

目前在TikTok上的商家数量就已经超过了500万家,更不要提大量靠这个平台谋生的各种网红了。

大佬们高高在上,觉得你们这些屌丝刷个视频而已,去哪刷不是刷?

但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平台的剧烈变化很可能就意味着真金白银的损失。

这种巨大的经济损失谁来负责?

美国政府对TikTok的打压完全是出于自己的政治利益,根本就没有考虑过普通人的死活。所以等他们真的开始彻底封杀TikTok的时候,必然会感受到一股巨大的反噬力量。

比如说在TikTok的国会听证会的前一天,就有30个TikTok网红去国会大厦外进行了抗议。

30个人,听着数量不值一提,但这30个网红背后的粉丝总量是6000万。白宫里那些以选票为生的大佬们恐怕很难视而不见。

另外年轻人是民主党的重要票仓,民主党出于对票仓的重视和妥协,也不能做得太过分。

2022年中期选举时拜登曾联合TikTok网红拉选票:

所以对于美国来说,TikTok现在其实已经野蛮生长到了尾大不掉的地步。真要把这个人畜无害的“奶头乐”弄死,政客们自己也得脱层皮。

七、结 语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国情,不同的市场有不同的法律。

生意人从来不会对法律的具体内容感到担心,因为无论这个市场的管理者制定了什么样的法律,对市场里的所有人都是公平的。

大家都要面对同样的游戏规则,你愿意接受就进来,不愿意接受就一边待着,能不能赚钱看自己的本事,这没什么毛病。

生意人最怕什么呢?怕的是“反悔”和“不公平”:

我按照你的要求进来了,你突然改规则要罚我;

我和其他人一样都遵守规则,你偏偏就针对我要罚我。

那你这到底是开市场呢还是挖陷阱呢?

这就是TikTok现在面临的困境,刚来的时候以为这里是一个公平的市场,“长肥”了以后才发现这里是个坑。

其实按照正常思维来说,美国人完全没有必要为了TikTok的野蛮生长而感到担心,因为TikTok虽然出自于中国,但它客观上体现出来的精神却很美国。

在TikTok这片自由的田野上,作品的创作没有什么限制和歧视,任何草根都有机会挑落大V、一夜成名。

这正是美国人引以为傲的美国式成功。

对比一下其他那些甘愿做白宫走狗的社交软件,TikTok简直就是美国精神在美国网络世界里的最后据点。

美国正统在抖音了属于是。

所以这个软件能在美国做大,真正的美国人应该感到欣慰,因为这说明美国人还没有忘本,美国还有希望,虽然是在抖音里。

而如果TikTok最终被彻底封禁,则是美国社会的悲哀。

因为这说明他们已经彻底背叛了自己的精神,不再是从前的那个充满希望的美利坚,也不再有资格继续举着那个很多人心目中的灯塔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