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抗毒素被发现之后,1894年又很快发现了免疫溶菌现象。Pfeiffer观察到,用霍乱弧菌免疫后,豚鼠的新鲜血清能够溶解霍乱弧菌。
Johannes Pfeiffer (1858-1945)
一年之后,Bordet发现,新鲜的免疫血清中存在着一种不耐热物质,这种物质能够辅助抗体溶解细菌。Bordet把这种物质叫作防御素(alexine)。
Jules Bordet (1870 –1961)
Ehrilich认为,这种成分是抗体发挥溶解作用的必要补充条件,所以把它称为补体(complement, C)。
Paul Ehrlich (1854–1915)
后来的研究发现,补体并非单一分子,而是存在于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的一组蛋白,被激活后具有酶活性,相互作用,并且要接受机体的精确调控。补体包括很多种可溶性蛋白和膜结合蛋白,所以又被称为补体系统。
补体系统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生物反应系统,广泛参与机体的免疫防御,同时也是体液免疫效应机制的一部分。
补体介导的溶解作用
在1982年首次实现对小鼠补体成分C3的基因克隆化,发展到今天,几乎所有补体成分DNA都已经克隆化成功,很多补体成分也实现了基因工程合成,极大促进了对补体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按照生物学功能,将补体分为三类。参与补体激活的是补体固有成分;参与补体调节的是补体调节蛋白;与补体片段结合的是补体受体。
① 补体固有成分中,有的按发现先后顺序命名,比如C1~C9,它们九个参加经典激活途径;有的用大写字母表示,比如B因子、D因子,它们参加旁路激活途径;另外还有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简称MBL,以及丝氨酸蛋白酶,它们两个参加MBL激活途径;
② 补体调节蛋白,包括用大写字母命名的P因子、H因子、I因子。以及按功能命名的C1抑制物、C4结合蛋白、促衰变因子等等。
③ 补体受体位于细胞膜上,包括CR1~CR5,C2aR、C3aR、C4aR等等。
补体这么多的成分,化学本质都是糖蛋白,多属于β球蛋白,少数是α球蛋白和γ球蛋白。含量最高的是C3,最少的是D因子。多数补体成分对热敏感,56℃温育30分钟就可以把补体灭活。0~10℃条件下,活性仅仅保持3~4天。所以,补体要存放在负20℃以下。
机体很多组织细胞都能合成补体蛋白,像肝细胞、巨噬细胞、角质细胞、内皮细胞、肠道上皮细胞等等,其中最主要是肝细胞和巨噬细胞。血浆中的大部分补体是由肝细胞分泌的。组织中的补体是由巨噬细胞产生的,尤其在炎症状态下,巨噬细胞会合成大量补体。(FIN)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