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生死,活出真我丨养生主译文

如何面对生死,活出真我丨养生主译文

00:00
06:46

《庄子·养生主》其四译文


如果说“公文轩见右师”的故事是在阐发为何要“顺生”,那么本篇最后,“秦失吊老子”的故事,则是庄子在借道家前辈老子来表达“顺死”的理念。


老子死后,他的朋友秦失去吊唁他。在某些版本中,这个朋友也被叫作秦佚(),“失”和“佚”都是失去的意思,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佚名”,所以这名字应该也是杜撰的。秦失进门之后,对着老子的遗体号哭了三声,就出去了。


这里,我们需要简单了解一下春秋战国时期吊唁的一般礼节。当时的礼制普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小到婚丧嫁娶、大到国家典礼,士大夫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符合一定的行为范式。这些繁琐的礼仪,是为了确保每个人各安其位、各行其是,进而成就一个稳定的社会。


丧礼也是一样,既要“发乎情”,又要“合乎礼”。然而,这种礼制也有其以理性来压制人性的一面。例如,鲁国有位中年丧夫、老年丧子的敬姜夫人,因囿于“寡妇不夜哭”的规定,采取了白天哭丈夫、晚上哭儿子的分类哭法,令人看了既觉得可悲,又觉得可笑。根据《仪礼》和《礼记》这两本礼制参考书的记录,作为死者的朋友,去吊唁的时候也需要遵守一套特定的程式,包括:可以带上一套助丧用的衣被;进门的时候,要立于西阶之东、面朝北向号哭,方向一定不能错;号哭的时候也有讲究,须以顿足三次为一节,哭过三节之后才能下堂。下堂之后,还有一套复杂的祭奠仪式,等到礼数全部走完,才能到“朋友出,丧主送”的环节。


因此,当秦失哭了三声就走出去的时候,他的弟子就有些不能理解了,觉得老师作为夫子的朋友,吊唁时未尽到应尽的礼仪,不该就这么匆匆走了。于是,弟子疑惑地问秦失:“您难道不是夫子的朋友吗?”秦失说:“是啊。”弟子又问:“那您这么匆匆忙忙地吊唁夫子能行吗?”


秦失说:“我哭喊三声也就可以了。原先我以为堂下那些人都是老子的追随者,都是方外之人,可吊唁的时候才发现完全不是。刚才我进去的时候,看到有些上了年纪的人哭老子就像在哭自己的孩子一样,另一些年轻人则像是在哭自己的父母,这些人都错了!他们完全不了解老子是个怎样的人,因此才会哭得捶胸顿足、痛不欲生。他们聚在这里哭成一片,所说的话都是老子不希望听到的,他们哭号的样子也不是老子希望看到的。这些言行举止都是远离天道、违背人情的,也都是不敢面对死亡这件必然之事的表现。用古人的话说,这种号哭叫‘遁天之刑’,用现在的话来说,这就叫逃避现实、自讨苦吃。”


秦失紧接着又说到老子:“老子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他在该生的时候出生了,而到了该死的时候就坦然去赴死,他的生和死都是那样顺其自然、安时自在。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都不能浸入他的身体,妨害他的心灵的自由,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解人于倒悬’。”所谓“倒悬”,是指人被头向下、脚朝上地倒挂着,用来形容处境困苦危急。在庄子看来,不能顺应天道的人,其处境正如同倒悬之人一般,生命已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只有顺生顺死、坦然处之,才能从根本上破除人们对生死的恐惧,将人从“倒悬”的困境中解救出来。老子正是这样能够安时处顺的人。


本篇的最后,庄子以一句精彩的比喻为全篇做了总结。他说,作为燃料的膏脂有燃尽的时候,但是火焰却能够传递到其他的薪柴上,并且可以永远传递下去、不会熄灭。这就像人的生命一样,虽然肉身有寂灭的时候,但是,用天道颐养出来的精神之火,却和日月共辉、与天地同在。


《养生主》全篇以“缘督以为经”为纲,先后讲了“庖丁解牛”“公文轩见右师”“秦失吊老聃”等故事,所要阐明的都是一个道理,即“养生”就是要循乎天理、顺其自然,使精神不为外物所伤,如此才能“薪尽而火不丧其明”,才能做到形体虽灭而精神永远流传。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