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鸡的自由与一只脚的哲学丨养生主译文

野鸡的自由与一只脚的哲学丨养生主译文

00:00
04:20

《庄子·养生主》其三译文


为了阐明如何颐养心性,在“庖丁解牛”之后,庄子又讲了一个“公文轩见右师”的故事。公文轩据说是宋国人。右师,在宋国位列六卿之首,这里则是以官职来称呼一位身居高位的人。这两个人很可能是庄子为了讲故事而杜撰的。


话说宋国有个叫公文轩的士子,遇到了一位时任右师的官员。他惊讶地发现,这位官员虽然位高权重,却身有残疾。这让公文轩不禁自言自语起来:“这位右师恐怕是个有故事的人吧。可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怎么会只有一只脚呢?是天生的残疾呢,还是遭受刖(yuè)刑、被砍去了一只脚呢?”他想问问右师,又觉得不太礼貌,于是便自问自答道:“这一定是天意使然,一定不是人为的。老天生他出来,就是要让他用一只脚行走世间,人的外貌就是这样来自天赋的吧。想必是这么回事,应该不是人为的。”


右师的脚究竟是天生,还是人为,在庄子看来根本无需厘清,因为哪怕真是人为,也是上天注定的。但人们对于这位右师的认识,却有褒、贬两种看法。


一种意见认为,也许右师的跛脚是天生如此的,那么,庄子举这个例子就是想说明,人应当各安其命,假如天生下来就只有一只脚,那就该顺应一只脚的天命。而且就算只有一只脚,也不妨碍你出将入相,安然度过一生。


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这位右师混迹于官场,很可能曾因贪得无厌、利欲熏心而受到惩罚,就像现代学者张默生所说的:“右师的独足,当看作天刑”,意思是说,右师仅有一只脚是上天对他“为恶”所做出的惩罚。所以,庄子讲这个故事应该是为了更深入地阐发上一讲中所说的“为恶无近刑”的道理。


无论是哪一种意见,都不影响庄子所要表达的观点,即“养生”的重点不在于“养形”,而在于“养神”“养性”。


接着,庄子又举了一个非常形象的例子:水泽中的野鸡虽然要走十步才能找到一口吃的,走百步才能找到一口水喝,看似活得非常辛苦,但它宁愿这样活着,也不愿被人抓走、关在笼子里。这是因为,被畜养的鸡虽然不用再为生计而发愁,可以被人喂养得神气十足,但却再也无法感受到什么叫乡野之趣、什么叫悠游自在了。


这个故事使人联想到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名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正如野鸡唯有在自然天地中才能活得悠游自在,人也唯有远离俗世的“樊笼”,顺应自然去生活,才能畅情达志,保养天性。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