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10米,鄱阳湖水大涨!到底是什么原因?大坝修建争议21年

突破10米,鄱阳湖水大涨!到底是什么原因?大坝修建争议21年

00:00
13:10

阅读此文之前,辛苦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近年来,鄱阳湖水位接连上涨,到2024年过完农历新年,鄱阳湖水位已经突破了10米的低位枯水线。

要知道,冬季鄱阳湖本该处于低水位。在关注到这种反常的情况同时,也有人重新提到了针对修建鄱阳湖大坝的争议,当初还有专家“上书”反对。

那么,鄱阳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修建大坝又有什么争议呢?

暴涨的鄱阳湖

鄱阳湖,被人们称为“中国腰带上的宝葫芦”,主要是因为鄱阳湖不仅有着一个类似葫芦的整体轮廓,更主要因为它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的过水性湖泊,周边的赣江、饶河、博阳河等江河的水位都要靠鄱阳湖来承纳、调节。

鄱阳湖横跨江西的九江、庐山、南昌、上饶等多个城市,南北有173公里长,东西平均宽度达到了接近17公里,在14米以上的高水位时湖泊最大面积达到了4070多平方公里,远远望去浩瀚无边。

作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广阔的水面为无数生命提供了繁衍的场地和生存的机会。

每年都有近百万只来自西伯利亚、蒙古、日本以及朝鲜等地的多达300种鸟类来到这里, 这里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珍禽王国”。

这里曾经被古人在书籍、诗词中多次提及,是烟波浩渺、是万顷碧波,能舸漾中流、可纵观波澜,可以说,这里曾经是被文人墨客们提及能够与大海媲美的大湖泊。

这里的“大”,是可以用“纳百川”来形容。

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巨大容量的“缓冲池”,从赣江、信江、饶河等众多河流汇聚来的水流,都首先在鄱阳湖中进行缓冲,然后再流入长江。

同样,当周围地区出现洪水等自然灾害时,这里也同样起到了调洪、分流的重要作用,是长江中下游防洪工作的“定海针”。

然而,近几年鄱阳湖的“表现”则“不尽人意”。

原本在鄱阳湖中矗立的小岛落星墩,在以往只能等到枯水季时水位下降人们才能淌着水踩着湖底的石桥走上去,而近几年人们则可以坐着机动车从一大片青草地中直达岛下。

这是因为鄱阳湖出现了水位大幅降低的情况,在2022年时,因为遇到了长江流域整体的旱情,鄱阳湖更是出现了沿岸居民到已经干涸的湖底去“捡鱼”的情况。

但是到了2023年,鄱阳湖的水位却开始有了一定的变化。因为当时从上游的三峡水库进行了水位的调整,通过加大放水量来调节三峡水库的水位,同时也给鄱阳湖带来了一定的水量。

到了2024年,从1月中旬开始鄱阳湖的水位从原本已经处于8米的极低水位线,开始迅速增长,已经突破了10米的低枯水线,且水体面积突破了1000平方公里。

根据2024年2月8日在星子站观测点观测的水位来看,仅仅1天时间就上涨了0.2米,并且根据水文部门的预测,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水位将会继续上涨。

虽然近一段时间江西地区的阴雨天气导致了长江地区的水位整体增高,但那也仅仅是一部分原因而已。

有人认为,水位增高的主要原因是鄱阳湖上争议持续二十多年的水坝。

争议21年的大坝

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时就相关部门就已经开始针对鄱阳湖进行考察,并且提出了在鄱阳湖中建立水坝的方案。设立水坝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防洪、调节水量。

当时最初的设想,是建立一座横在鄱阳湖南段“葫芦腰”长岭到屏峰山断面上位置上的水坝,在湖水达到18米水位时候可以用于水产养殖、航运、蓄水和发电工作,当上游水量过大时还能够把这里当成调节洪水的缓冲区。

不过,当时的这一个方案和三峡工程的设立时间有所冲突,所以并没有通过。2002年,这一方案再一次被提上全国人大会议的议程,也被水利部暂时搁置。

从2003年以后,鄱阳湖开始出现了因为水面变化所引发的湖面减小、渔业资源减弱、水质污染越来越严重等一系列问题,让人们不得不重新考虑鄱阳湖的“生存问题”。

给鄱阳湖“续命”的主要条件,就是要让这个已经面临干涸风险的第一大淡水湖有更多的水。

有了水,就会提高湖内的鱼类和水禽养殖的产量,同样也会改善水质,从而间接改善附近以鄱阳湖为主的水系统整体环境;其次就是能够进行发电、进行航运;最后就是可以在每年的低水位期向长江调控出水量,从而改善长江三角洲的航运以及工业、渔业生产情况。

然而这一次的提议,虽然没有被直接否定,但还是在进行了诸如“取消发电项目”“改建立水坝为建设水闸”等方案的调整。

尽管这一系列的调整,已经对原有的设想大部分功能造成了影响甚至直接剔除,但整体来说还是能够保证将鄱阳湖建设成为一个“缓冲蓄水池”的整体构想。

2013年,在江西省水利部门的监督下,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办公室”正式揭牌运行,然而这一次的揭牌仪式并没有给这个方案的进度带来实质性的进展。

在许多公益机构以及学者的反对声中,鄱阳湖大坝的建设不得不再一次暂时搁置。

一直到了2021年,由江西省委保驾护航、省自然资源厅所公示的报告中,这项被改名为“水利枢纽工程”的水利工程,再一次被推上马。

这次,从生态环境、水利工程等方面都进行了重新的设计,把以往的一些不合理的设计方案重新进行了修改,在评估报告中显示了“风险总体可控”。

至此,从2003年就开始多次被提上议程,经过众多争议,坎坎坷坷推行了二十多年的“大坝”,终于开始了修建。

那么,那些反对者究竟是在反对什么?大坝到底能不能建呢?

“大坝”的利与弊

2009年,李文华、陈宜瑜等中科院院士联名向国务院提出建议,反对在鄱阳湖上修建具有蓄水和调节功能的大坝。

这些院士从他们各自的林业、生态等方面的专业角度,对大坝可能产生的生态、用水安全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鄱阳湖曾经被称为“长江的肾”,可见这里对于长江的水量的重要性。

这些专家认为,这座大坝建成之后,一定会导致鄱阳湖当前的谁覆盖面积产生变化,从而对当地周边的生物多样性、栖息环境以及生物的生存环境都会产生影响,其中还包括各种濒危的鸟类和植物。

这种说法是对大坝修建合理性争议最大的一点,也是相关资料最为完整、最为可信的一个理由之一。

其实这个说法从理论上并没有很大问题,无论是建设水坝还是水闸,目的都是为了增加鄱阳湖的水量,而大水量一定会对当地的气候以及生物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比如会淹没原本根据鄱阳湖季节性涨降产生的水位的湖滩草洲、给鱼类和鸟类的迁徙带来一定的阻碍、以及随着水位的上涨对于湖泊四周蓄水防洪的堤垸和周围土壤的结构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威胁和破坏。

这些专家所提出来的问题不仅仅是对环境、安全造成影响,而且还会对当地的经济发展造成链条化的影响。

所以在长达二十余年的时间里,学术界和省政府都一直在纠结着究竟有没有必要建造这座“大坝”。

赞成修建大坝的专家们,针对这些可能发生的问题同样作出了应对和改善方案。

首先,把选址地避开地下断裂带交织的湖口县、鲥鱼和天鹅等鱼类和鸟类洄游越冬的沙山和松门山,而是选择了能够让沉积泥沙随水流退回长江的星子县城,通过灵活控制水位的方法,适时降低高水位对于周边地区的堤坝和环境造成的危害。

其次,为了解决对于回游生物的影响,设计方给水利枢纽工程设计中增加了两个专为江豚通过留有的60米孔闸,并且把整体工程设计成为了由泄水闸、鱼道和挡水建筑物构成的“调枯不调洪”为主要功能的水利工程,在适当蓄水的同时最大化防止因为过度蓄水对周围造成的影响。

在设计方与反对方的相持过程中,双方对危害与治理措施之间进行了多年的磨合,从技术角度尽最大能力解决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防洪设施的威胁,以及对解决鄱阳湖日渐干涸迫在眉睫的解决办法,从而达成了现在鄱阳湖大坝即将动工修建的统一共识。

结语

尽管2024年的鄱阳湖水位因为当地的雨水增大而短时间快速上涨,但并不能实际上解决鄱阳湖日渐干枯的现状。

相信在不久之后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竣工之后,能够让鄱阳湖在全球气候都发生变化的时代,重新恢复生机,也希望鄱阳湖的大水库能够成为当地的聚宝盆。

参考资料:

[1]《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位上涨突破10米低枯水线》中国新闻网

[2]《鄱阳湖通江水体面积今年首次突破1000平方公里》央视新闻

[3]《鄱阳湖建坝:另一个三峡》易蓉蓉 和德

[4]《鄱阳湖出口近10年水沙特征及变化初析》殷环环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