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第六意识

第二节 第六意识

00:00
38:34
第二堂
  为了念佛法门用去了两堂,现在我们恢复本题十六特胜,先要知息入,你们这几天听课以后,有没有在这里面体会安那般那的工夫,我不知道。我的教育方法,你们每天要写报告给我,我每天都在批人家的报告,哪怕你写得狗屁不通,我也看,看了还要批。不能写理论空话,要讲实际修行的,今天怎么样的情况,修持的心得,心情变化。有几篇讲空话讲理论的,我懒得看了,就丢到一边去了,它已经离开本题了嘛。
  所以听课以后要实践,这就是科学了;理论配合实践的经验,写出来的东西,简单明了的。甚至说我今天白过一天,什么都上不了路,这个是真实的报告。那我要找你谈话了,什么道理呢?生病啦,还是心里有烦恼?还是有什么别的啦?
  我也有写报告的经验,我在峨嵋山闭关三年,开始我每天写日记,最后天天看佛经也没有其他的妄想。结果我翻开一看,大概有几十页“又空过了一天”。第二天再翻,“又空过了一天”。就不写了。但是我那个空过一天,并没有空过,是我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其实我空过一天是昼夜坐的那里,想把一万多卷的《大藏经》,三年之中看完。每天昼夜要看二十五本到三十多本,我真的没有空过一天,还做记录。但是我觉得那不过是求佛法的知见而已,对我身心用功,我认为是空过一天。如果讲普通人做学问,我并没有空过哦,一分一秒我都没有松懈。所以讲写日记、写报告是这样。
  

  现在我们回到本题。十六特胜由知息入、知息出开始,刚才讲到这里,问你们有没有真正的体会。到了知息遍身,遍满全身,呼吸都知道,这是科学哦。注意黄医师跟你讲的,受精卵在母胎,细胞分裂像莲花一瓣一瓣的在开哦,是这样的变化,气也在这样的变哦。知息遍满全身,也很清楚了,但是你们很难体会啊。实际上五脏六腑都不干净,尤其是肠胃不清,产生障碍。所以我到现在常常告诉人,饮食的障碍比男女的障碍还要严重。饮食不是吃哦,你喝一点水,喝一点营养都是问题。
  遍满全身以后,“知”不谈了,除诸身行,当然有知性存在,可是知性的作用不起了。也不是不起作用,是自然普遍存在了。然后到了受喜、受乐,进入初禅。然后到了受诸心行。前面是除诸身行,注意哦,到了这一步是受诸心行了,走到心行路线去了,对不对?然后心作喜、心作摄、心作解脱,到禅定境界,就是心了,到了心就是第七识了。佛法不是分心意识三层吗?前面属于意,第六意识是重要的。第六意识分别思想的根根在第七识。
  到心作解脱以后,十六特胜去了一大半了。然后用观察了,观是慧,讲到了唯心方面。尤其你们这个读书的、学科学的更要注意了。我在前面曾讲过,后面这几个观无常、观出散、观离欲、观灭尽、观弃舍,并不是到后面观哦!有智慧的人,一开始知息入知息出,已经观无常、观出散了。尤其黄医师更要注意,知道息出入,息不要抓回来,安那般那一讲一出是生灭法,我们的心念也不要抓回来。一切众生入胎以后,自己把自己的身体看得很紧,都要抓回来到身体内部。本来是一块铁,充了电变磁场了,把一切吸进来,所以禅宗叫你放下。
  出散很重要,要与虚空合一。观无常,本来无常;观出散,不要抓回来,所以工夫不上路,都因为你抓回来。我们这个生命由入胎以后到出生,一切都是吸进来的,抓回来的。尤其心理上更是抓,要钱、要人、要命、要生意、要官、要权力、要欲望,没有放下。所以修行要观出散。后面这几个,在第一个开始已经用了,不要分开。
  十六特胜有十六步的工夫,一步一步来。如果您平常问我是不是这样,是啊,是啊,你很用功,了不起,好啊!我那个“好”是骂人耶!很多人说老师你讲“好”,我说你懂不懂我的“好”啊?因为我没有办法骂你,也没有办法打你,你是个人嘛,给你面子。这个“好”字,以禅宗临济祖师的话“一喝不作一喝用”。一句话不作一句话,哪里好?没有办法答复你,就随便你吧!要这样仔细去参。
  
  给你们提到“知”,我们现在的认知、知道、思想,被现在科学认为是脑的关系,是脑电波,脑的反应。如果拿佛学来说,绝对不是脑电波的问题。你看我们一念之中转得多快,昨天晚上说一念之间,后来有人还来问我,老师,佛经说一弹指之间有六十刹那,也有说一弹指有九十刹那。你说计算机一弹指之间有多少振动?计算机显现的振动,就代表思想的转动吗?不一定哦。不能说科学家计算机的测验就准,我才不相信呢!那个分秒有数字可以计算的,我们思想的速度比那个快多了。比方你在写一封信的时候,或者看稿子的时候,你一边在看,一边感觉到身体,一边想到别的事,乃至想到中国、美国、法国、日本,转了在圈子,还不到刹那之间,还在那里看稿子呢!你看多快啊!所以写文章,或用计算机,都来不及写出自己的思想。
  脑是身识的一部分,这个你要懂八识了。最重要的五遍行,就是普遍存在于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以及前面五个识里头。你的意识思想里头同时具备这五个功能,是粗的,都存在。哪五个呢?作意,有意识思想,会思维,会思想,但是这个思想中间俱备有“触”、“受”。有感觉、知觉在内,都是一念,有“想”与“思”,快速得不得了。
  有关这个知性,儒家王阳明的哲学讲“知行合一”。当年蒋介石先生,几十年前黄埔同学都受他的教育影响,都在研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日本人也在研究。明朝的王阳明由禅宗跳出来创立宗派,他是浙江人,影响东方文化思想几近五六百年,日本明治维新也受他的影响。蒋老头子当年的威风同毛泽东一样,他是校长耶,那个威权多大啊!但是,我在军校讲课时,拼命批评王阳明,一概不管。王阴明学过禅宗,也学过道,他也真悟了一些的!我说他只见到第六识,没有见到第七识。他的四句偈很有名。
  无善无恶性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大学之道,“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他用《大学》的“知”讲本体论,及思维意识起的作用。谁敢批评王学啊!谁敢反对蒋校长、蒋委员长啊!我也没有反对啊,讲学问嘛,上课就直讲。那个时候我才二十几岁哦。我说王阳明也没有见道,只见了一点影子。认识了第六识,不懂第七识,第八识更不知道。我说第一句话是偷《六祖坛经》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心性本体是无善无恶的,善恶是第六意识分别,是人为出来的,此其一。第二句是引用六祖在大瘐岭接引惠明法师说的:“不思善,不思恶,恁么时是你的本来面目?”
  这个还不说,我先问它的根源。你们的学识文化,大概还不知道,我说请问“无善无恶性之体”,我们人性本来无善无恶。无善无恶是本来都没有嘛,对不对?一切都没有了嘛,为什么说是“有善有恶意之动”?请问这一动的意是不是体上来的,有体才有用嘛;意动如果是由体上来的,意动就有善恶,可见体的本身有善恶啊。这以逻辑来讲四个字:“自语相违”。自己的语言,讲出来的自相矛盾了,违背了。等于说“不好不坏”。不好就是坏嘛,不坏就是好嘛,这等于没有讲嘛。所以怎么可以讲不好不坏呢?在逻辑来讲,这一句话不合理的,不合逻辑的。我常常骂同学们有时讲话不合逻辑,我问你这两天好不好?老师啊,这里气候……我说你先答复我,我问你这两天好不好,你说好不好就是了,啰嗦什么!
  “无善无恶性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这一动是体来起用嘛。可见他是“自语相违”了。体上是无善无恶的,意动了就有善恶,那个意是不是体起用呢?等于海上波浪就是水,水一动就起波浪了,波浪是水变的嘛!就是这个道理。
  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这个是知性了。请问这一知是不是体上的用?体上起用,体既然知道有善恶,可见体是有善有恶了,有这个功能了。不然的话在哲学上就犯了三元论了,有一个本体是无善无恶的,有一个意是本体动出来的,有一个知在知道上,不是三个了吗?在哲学上犯了三元论的错误了。第四句话我不批评,那是行为哲学,一切宗教,一切教育,都是为善去恶,这句话没有问题。前面三句话讲本体论都有问题,所以千万不要搞错了。他是讲做人做事,道德行为都好;严格来说在哲学上讲是错误的,因为本体认不清楚。
  
  我们这个思维知性你说有善有恶吗?没有善恶你怎么会知道这个东西我要,那个我不要?这件事情我该做,那件事情我不该做?你说“我不要”,因为你的知性对自己说我不要了。“我要”是你的知性要了。这一知是什么来的?那你非懂唯识不可了。这是第六意识在知,第六意识的作用偏重于分别,思想,善恶、清楚、是非、明暗、喜欢不喜欢,都是第六意识在动。
  但它后面还有个老板,这个老板天生的有个“我”,就是第七识,梵文翻音叫末那。末那的含义是根本我执。当一个胎儿由入胎变成人的时候,没有思想,没有感觉,没有作用,入胎的时候只有一个“我”的作用存在。每个人都有一个个体的我,这个就是意的根根,这个根是不起分别的。所以胎儿在娘胎里头,第八阿赖耶识来了,第七末那识来了,但是第六意识尚不起分别作用。慢慢长成到三四个月以后才有感觉,第六意识慢慢一点一点形成,是污染上去的。这个很深啦,将来专讲的时候再讲。
  那么这个“我”的意识哪里来呢?不是这一生来的,不是父亲的精虫跟母亲的卵变出来的。母亲的卵变的是细胞啊、血液啊、肌肉啊。父亲那个精虫慢慢分化,这是说还没有完全严格的测验,究竟变骨骼啦,或变成别的什么啦。那么这个人的个性、思想、习惯呢?不是父母的遗传,遗传只是四缘里的一部分作用。我们的个性、思想是前生的,多生累世的习惯种子带来的,叫第八阿赖耶识,所以叫种子识。以唯识讲这个生命“种子生现行”,每一个人的种子,种子识,形成了现在的自己。其实“种子”两个字,也被人世间的物理世界向佛学借用了的;像稻子有稻子的种子,麦子有麦子的种子,香蕉有香蕉的种子……这个种子,那个种子,各自有种子带来。
  再研究种子,我们岔过来,世界上的每个植物,一株花,一个芝麻,你把它的种子解剖来看,都是由两个半个合拢来,中间是空心的。世界上没有一个种子中间不是空的!连物理世界的中心,中间也还是空的。当然,现在科学还没有仔细分析到再解剖细胞基因,还要等待,最后还是空的。“种子生现行”就是现在的感觉知觉,以及思想的行为所表达出来的。而我们现在这一生所经历的一切一切,所谓这个现行已经有地污染,又变成来生的种子了。
  
  所以修行要从种子这里入手,修行就要改变心行,要从心行去转变。所以“转识”是如何修行把它转过来,修行就是把这个业识转了。有许多同学,很多朋友,男女老幼,你们大家都是我的朋友,你看每人个性不同,有时候我劝你们的话,也改变不了你,我也只好笑一笑,也不会生气。心里感叹,你的习气多生累劫带来,今天你叫我南老师,我一句话能把你改变得了,那就奇怪了,那是很难改变的。要修行的话,如果你不认识自己,自己不去改,佛也把你改变不了。
  “种子生现行,现得熏种子”,这个种子是怎么来的呢?这个种子就是十二因缘。讲小乘的时候,佛没有清楚地说这个种子是什么;拿现在话来讲叫它一塌糊涂,就是佛说的无明,莫名其妙的,永远搞不清楚的,所以叫无明,永远是暗的,懵懵的。这一念无明来的就是种子,种子生出来现行。我们这一辈子为什么多病,为什么他没有病?为什么你那么发财?为什么我那么穷?为什么你那么胖,我那么瘦?这就是种子生现行,现行又熏种子。
  
  那么这个中间起的作用呢?刚才讲到王阳明,地太笼统了,没有讲清楚。所起的作用,由前五识到第六识,到第七识、第八识,都中因缘所生。因缘有条件,所以叫你们读玄奘法师的文章。我对他有点不恭敬,说他文学不够好,所以唯识给他翻译得越加难读。但是他又真是了不起的伟大,把《八识规矩颂》用中国文学作出来,真了不起。
  譬如说眼睛看东西九个缘,你们都记得吗?九个条件眼睛才能看东西。眼睛有眼珠子、眼白、眼神经,这个不拿科学分析,如果以科学来分析就有一二十个缘了。粗浅来讲,我们的眼睛、眼珠子就叫眼根。我不过用我的知识范围先告诉你,我们眼珠子每人看的东西不同哦。现在我这里有一包烟,这个盒子大家看到是红的,眼睛对于颜色的分辨,拿科学仪器来分析,每人看到的红有不同,你看到深一点,他看到浅一点。因为每一个人眼球的组织、神经、色素分别不同,不一样,大体上我们叫红,这个是现在科学。
  我们不讲现在的科学,眼珠子叫眼根,这是个机器。眼珠子看前面的东西像照相机一样,它只会照,照下来的是什么东西呢?照相机不知道,是靠照相机后面那个人“咔嚓”一下,才知道这是猫,这个是人。如果研究现在的科学,眼珠子完全是个照相机,后面视神经才是能看见的。所以你近视了,是你视觉神经不健康了,影响到视觉。
  回过来,眼根、眼珠子是一个因缘了,但是眼珠子前面没有空间、没有距离是看不见的。眼睛如果用手一蒙,就看不见前面的东西了。所以眼珠子看东西,必须前面有空间。有距离就能看见吗?不行,还要光线的,黑暗中看不见东西,只看到黑暗。所以眼根、光、空间、现象(境)、——我前面摆一包香烟,有空间,有光线,我眼睛看到香烟了——四个条件了。
  可是知道这个是什么烟,不是眼睛知道的,而是第六意识、脑的关系了。第六意识不在脑里头哦,透过脑的视觉神经,第六意识分析了这是一包烟。什么烟啊?中华。这是第六意识有一个作意,就是有个意识在分别了,作意的分别就晓得这是中华烟。再看这个中华有两三年没有打开,发霉了,这都是意识分别,同眼睛没有关系。这个意识的分别带有善恶作用,有染污的——这个我不喜欢,你换一个牌子给我。分别以后有污染——佛学原来叫染污,我们现在习惯叫污染,其实是同一个东西。所以分别有染污的功能。
  眼睛看东西的作用怎么来呢?气的关系。根本依是气,第八个条件就是根本依。一般讲唯识只讲根本依是习气,因为他没有经过修持,所以不知道根本依是安那般那这个气的关系。如果没有这个功能,你前面几个因素俱备也没有用。但是有根本依有气就有用吗?也不对,后面还有一个根源,就是第八阿赖耶识的种子功能发出来的作用。种子是前生,以及很多的前生累积带过来的。
  种子发生现在的功能叫做种子生现行,现在的行为也是功能现行。我们成了人以后,这一生的经验累积起来又变成因果,他生来世变成自己的个性。身心的作用就是现行熏种子,互相为因果。互相为因果就是因中有果,果中有因,因果同时。不能说因在前面,果在后面,有时候因变成果,果变成因。这个是很细密的一个科学。眼睛看东西九个缘搞清楚了没有?九个缘,空、明、根、境、作意、分别依、染净依、根本依、种子依。
  那么耳朵听声音呢?八个条件,耳朵听声音不需要光明,所以去掉一个。但是耳朵听声音也要空间,也要距离,没有距离把耳朵蒙住,就听不见了。鼻子闻东西,香的臭的,同舌头吃东西,好吃不好吃,酸甜苦辣,是七个条件,不需要空间。鼻子痛气味、舌头尝东西中间不能有距离的,这个是触跟受,接触才有感受,空明都不需要了。身体的感觉也只有七个条件。可是第六意识的思想在哪里呢?不在脑。脑中身识,识在七个条件下起作用。
  第六意识身心内外都存在,不过它透过身体,透过脑在起作用,起思想。第六意识有五个缘——作意、境、染净依、根本依、种子依,空、明根本不需要了。脑是前五识的身根。佛学在戒律上讲,男女生殖器官叫身根;但是,正式讲生命的身根是脑。第六意识没有根,有境,有作意。由于第六意识有境,就有染污,因为它本身是分别的,有染污的;有根本依这个气,习气,有种子,所以能够思维、思想,能够有分别一切的作用。第六意识的身心内外普遍存在,在我们生命上起分别思想作用,你能够读书,能够研究科学,能够做人,都是这个作用,也是靠习气而来的。
  
  为什么佛学讲习气?那是过去多生的习惯个性这个气,呈现出个人的特质。所以儒家讲,这个人气质不同。气变成质,变成细胞,个体的不同,个性的不同。所以“一娘生九子,九子各不同”,都是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来的。
  可是第六意识后面还有根根没有?有,后面有个老板,有个“我”。譬如两个人住在同一个房间,但是两个人思想绝对不一样,个性不一样,习惯不一样,各有各的想法,对不对?每个人都如此啊。所以人与人的意识思想也绝对不一样。
  第七识就是我执。每个人有个“我”,这是意根。这个“我”透过第六意识思想才表达出来。所以我们的言语是思想的作用,思想的表现,透过嘴巴、喉咙、声带叫做言语;在话没有讲出来以前,在里头是思想。所以佛也告诉我们,世界上一切文字言语都是靠不住的,并不能表达自己真正的心意。我也常常说,如果文字语言可以表达人心意的话,那么人跟人之间就没有误会了。实际上人与人随时有误会。我讲的话你懂了吗?大家说,老师讲得好啊,我听懂了。其实你一句话都没有懂!都是误会的。你说懂了,不过是把我那个话误会了。真懂的话,那是智慧,是般若,大彻大悟了。
  我执后面那个根根是种子来的,种子生现行,这很难分别的,所以修行必须先转种子。现在佛手术钳我们方法,先用安那般那把习气转化,再来改变种子,就是这么一个科学。这个生命多难啊,所以玄奘法师把九缘、八个识分析了,不是分析,是把佛讲的话综合起来,给我们一个方便。八识九缘,他写了四句话。我说他文学不好,但逻辑真好,顶礼膜拜,真的恭敬他老人家。
  他说“九缘八七好相邻”,前五识,眼睛九个缘,耳朵八个缘,鼻、舌、身七个缘。后面一路搞下来“合三离二观尘世”,怎么叫合三呢?鼻子闻气息,中间不能有距离,是直接的触受;舌头感觉到味道,也是直接的触受,不能有距离的;身体感觉到冷暖,舒服不舒服也没有距离,这三样识是合拢来的。离二:眼睛看东西,耳朵听声音都是有空间、有距离的。所以叫合三离二。观尘世,这个文字好难啊!“愚者难分识与根”,世界上一般人很粗心的,搞不懂。识就是精神、心的状态,根是生理的反应功能。一般人笨呢!没有经过科学分析,永远分不开什么是意识,什么是生理五官的作用。
  
  这个第六意识很妙的,譬如我们睡着了第六意识不起现行,不像白天那么清楚,但是我们会做梦,拿现在科学研究,梦是因为你脑子没有全部休息,只是部分交换地休息。我们的脑子分好几个区,这个区睡眠休息了,那个区还在活动,现在科学讲这就变成梦境。这讲的是一部分道理,不完全,佛学唯识所讲的更全面。打起坐来你觉得很清净,知道这个境界很好,也因为脑子没有全部安静,只是有一部分安静。也就是脑子某区神经安静了,或者另一个区的细胞比较宁静了,而你那个智慧神经区另外发起作用来了。
  等我们太湖大学堂建好了,有了脑科的设备仪器,我的希望都具备时,再给你们讲详细些。不晓得我的希望梦想能不能完成,不管了。当脑子宁静了或者睡眠时,你第六意识中白天的影像,像看了电视、电影,一切其他事情,或者这个人对我不起,你老公骂过你受过你,那个影像就在第六意识梦境中出现了。呈现出来的是跳跃不定的,梦境就像某同学跳的流行舞,乱来的,这个叫独影意识。梦境是过去、现在、未来一切经验的组合,而那个影像的组合,又是不规则的组合,这就变成梦境了,佛学叫做独影境。所以精神病人所看到的东西也属于独影意识境界,那个明了清楚的功能暂时停止了,出现的是独影境。
  我到台大精神病院看过,那个地方那么大,好几百个精神病患者在里头,还有些两手给铐住,看到我们都嘻嘻笑!我跟精神科的主治医师站了半个钟头。我说这个时候不晓得是他们有病,还是我们的精神有病。他说:对啊。我说你医治这种病,不到三年你也会进来了。那个医生后来还真进了精神病院。跟这个精神病的人搞久了,会觉得他们比我们清醒,我们反而不正常了,这是个比方。所以那个独影境界,在精神病出现,在梦境出现,也会在白天出现。譬如我们有时候看书,忽然一个影子想到了什么,已经是独影境界了。所以修行人自己要很清楚。以此看历史,那些大英雄或伟大的领导人,最后走入独影意识,把中国社会领导错误了,实在可悲,全体老百姓跟着他受罪了。
  独影意识在打坐入定的时候也会呈现。所以有时打坐入定,哎呀,我看到鬼了,看到菩萨了,看到什么了,都是独影意识呈现。独影意识的呈现,在第六意识分为两种,一种是带质的,一种是非带质的,非量的。譬如有人睡觉的时候,听敲这个引磬,他在梦中听的不中引磬,以为有人打电话给他,梦中就讲电话了。他在梦中第六意识不清明,独影意识起了作用,把白天习惯的声音带到梦中。讲了半天还关了手机,都没有事,这是假的独影意识,是带质境。
  又譬如夜里走路,我们看到那个影子,哎呀,那里有个鬼!所以我常常说,当我明白佛法以后,我从未没有怕过什么,夜里看到有个影子,我一定眼睛不眨冲过去,一看是手棍,或者一块破布挂在那里,哪里有东西啊!这是独影境的假带质境,再加上意识的害怕、恐惧、分别,就认为有鬼。事实上没有东西,这是科学的,就是第六意识的独影境。
  昨天有同学问我关于知性,在梦境中那个知性是全知吗?是全部的功能吗?不是的,它只是一部分。所以今天带领你们,大概再讲一次唯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