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试,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产业,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
3月14日,围绕“共话中试服务 助力成果转化”,成都市中试平台服务供需对接暨科技成果转化十大榜单发布会在成都科创生态岛1号馆举行。本次活动由成都市科学技术局、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成都生产力促进中心、成都天府新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承办。
活动现场举行了成都市中试平台及概念验证中心授牌仪式、成都市中试服务联盟揭牌仪式,发布了《成都市科技成果转化白皮书》,揭榜成都市2023年十大技术转移机构、2023年十佳技术经理人、2023年十大科技成果转化案例。
同时,作为活动的重头戏之一,成都市中试平台服务能力首次进行了现场发布,中试需求方及平台运营方也发布了需求,分享建设经验,实现精准对接。
成都市中试服务联盟揭牌
成都已建成备案中试平台和概念验证中心40家
中试平台是加快科技创新的助推器,是科研与市场的连接器,是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环节,成都已快马加鞭“跑”起来。
“我们将加快布局建设中试平台,作为落实科技成果转化‘一号工程’的重要举措。过去一年,成都建成备案中试平台和概念验证中心共40家,其中中试平台30家、概念验证中心10家,分布在13个区县,覆盖8个产业生态圈,对科技成果转化和助推产业建圈强链,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成都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陈钢介绍了2023年成都中试平台建设的具体情况及成效。
陈钢表示,今年,成都将深化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一号工程”,聚焦重点产业建圈强链,加快中试能力全覆盖,从完善平台布局、提升中试能力、优化中试生态等方面入手,有力有效推动科技成果就近就地转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现场举行了授牌仪式,对首批30家中试平台、10家概念验证中心进行了授牌,对成都市中试服务联盟进行了揭牌。据了解,成都市中试服务联盟由成都生产力促进中心、成都天府创新成果转化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成都文澜国创科技有限公司、蜂鸟智造科技有限公司、成都三塔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发起单位,聚合中试服务平台、概念验证中心、产业方、高校院所、科技企业及创新平台等中试服务体系各方力量,构建功能齐全、开放共享、供给有效的产业中试服务新机制,形成产业联动、优势互补、信息畅通的产业中试服务能力。
此外,活动还发布了《成都市科技成果转化白皮书》,揭榜成都市2023年十大技术转移机构、2023年十佳技术经理人、2023年十大科技成果转化案例。
现场
成都市中试平台服务能力发布
通过“科创通”可线上查看平台服务能力
活动上,阿斯利康成都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电子科大科技园等产业园区代表也带着中试需求来到现场。
作为连通高校和企业的“桥梁”,电子科大科技园正发挥创新资源优势,不断激活产业发展动能。电子科大科技园产业运营总监黄才丁带来了三种不同类型的中试需求:第一类需求来自高校教师,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需要完成概念验证及产业资源导入;第二类是校企合作需求,高校的教授解决到demo阶段后,需要借助中试平台实现下一步的中试及量产;第三类需求来自企业方,希望通过本次活动与现场的中试平台进行合作,围绕细分领域建立专业性的中试平台。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成都就围绕科技成果转化重磅发布了若干政策,一系列的政策‘大礼包’,使得成果转化全链条上的多方都有所受益。”黄才丁谈到,“对成果输出方而言,更有信心和决心将高校科研成果实现转化和落地;对产业方而言,能够实现转化接力,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促进成果转化;对服务方和平台方而言,更加有群体感和归属感,打通成果转化各个链条与环节,提升转化效率和成功率,这是一种共赢。”
如何让更多有中试需求的科技企业及机构精准找到平台?成都市中试服务联盟现场进行成都市中试平台服务能力发布。据了解,《成都市中试平台及概念验证中心服务能力手册》集纳了30家备案中试平台、10家概念验证中心的服务能力,让有中试需求的相关企业及机构可以“按图索骥”,精准获得所需的中试服务。
成都生产力促进中心副主任、成都市中试服务联盟理事长唐丽表示,有需求的企业及机构还可登录“科创通”平台,线上获取相关中试平台服务,“我们还将不断拓展相关名单,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务,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现场
谈经验 签协议
中试平台持续赋能成果转化
成都各领域的中试平台加快建设,为营造更好的城市中试生态增添新动能。活动上,高新区、青白江区作为区县的代表,蜂鸟智造智能硬件中试研发科技服务平台、现代中医药概念验证中心作为平台代表分享了各自的经验。
比如,成都高新区已建、在建46个中试平台,聚集工程师1175人,服务成果转化项目756个,服务收入5.3亿元,助力中试项目获得融资超18亿元。青白江区已建成7个区级中试平台,3个入选市级首批中试平台,60余个中试项目实现在地熟化。
去年,四川大学唐成康博士研发的呼吸式捕蚊机在成都大运会上“大显身手”,这背后离不开蜂鸟智造的助力。扎根中试服务领域多年,蜂鸟智造可以为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医疗器械等领域的智能硬件提供完善的中试服务,“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能够为技术团队提供包括检验检测平台、孵化场地、中试创投基金、产业资源、应用场景等在内的多样创新资源,能够多维度赋能智能硬件产品加快转化。仅去年一年,已助力50余个成果实现产业化。”蜂鸟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柏辉介绍道。
蜂鸟智造是成都市首批备案的中试平台之一。在柏辉看来,这对平台来说是一个推动业务升级的全新起点,“我们将积极践行‘中试+’,向前、向后不断延伸服务链条。今年,我们还将特别关注人工智能与智能硬件的融合方向,特别是帮助相关产品找到落地应用场景,推动成果加快转化,形成新质生产力。”
概念验证也是加快成果转化的关键一环,它不同于简单的奇思妙想,而是长期研发实践中感性思维理性化的结果,项目验证包括技术科学性、市场价值和法律法规层面。“例如,国医大师廖品正教授有一副治疗眼底疾病的处方,经概念验证中心分析后,发现传统知识产权保护及成果转化路径比较难行。通过市场分析,发现市场空白,于是我们采用药械组合模式,解决了产品化和产业化难题,并成功孵化公司。”成都中医药大学天府中医药创新港管委会副主任张定堃说道。
那么,备案对概念验证中心又有何意义呢?张定堃表示,中医药领域有投资大、研发时间长、风险高等痛点,小公司难以完成全流程。“备案后,学校概念验证中心不仅可承担前期项目概念验证工作,还能利用学校公共平台,为其提供成果转化全流程服务,帮助项目跨越科技成果转化难关,提高孵化成功率,促进更多中小型企业产品孵化成功。接下来,中心将专注创新药和大健康两大板块,“特色诊疗”“先进技术”“产品载体”“文化创新”四个赛道,帮助专家更专注于各自领域,推动中心向更精细、更专业的方向发展。
活动上,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微网优联科技有限公司、成都三塔科技有限公司还进行了现场签约。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现场还设立中试平台集市专区,以重点产业链划分14个中试服务对接区,中试平台及概念验证中心现场“摆展”,与企业实现一对一、面对面交流对接。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