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院|越窑青釉四系划花背壶:“以假乱真”的瓷质皮囊壶

博物院|越窑青釉四系划花背壶:“以假乱真”的瓷质皮囊壶

00:00
04:23

皮囊壶原是北方游牧民族使用的传统饮水器具,由柔软的皮革制成,造型粗犷。皮囊壶传入中原地区后,新颖的外观引起了中原手工业者的关注,制瓷工匠们模仿皮囊壶式样烧制了瓷质的皮囊壶,外形上跟皮囊壶几乎一模一样。由于瓷器长时间储存液体也不会变质,所以瓷质皮囊壶一经问世便得到人们广泛喜爱。

越窑青釉四系划花背壶,瓷质盛器,唐代文物,通高19厘米,口径3.5~4.7厘米,腹径13~15厘米,底径9.4厘米,1985年河南省三门峡市出土,1997年4月入藏河南博物院。

越窑青釉四系划花背壶其造型为仿皮囊式,上扁,下略近圆形,盅形椭圆小口,上置菌状盖,盖顶为椭圆形。壶颈短细,弧肩起凸棱,作皮囊缝合状。与皮囊式造型在功用上最为统一的设计是穿钮,左右两肩下各贴塑有两对穿钮,用以贯穿革带,携带背负。穿钮的两头与器腹粘合,恰到好处,毫无笨拙之感。器腹扁鼓,底部平,微内凹,矮圈足微微外撇。

这件文物乍一看有些“不伦不类”。

头戴一顶小帽,肚子圆滚滚,两侧又分别立着两个穿钮。但如果用革带穿过穿钮,将其背在身上,你就能一眼看出:这不就是个水壶嘛!

越窑青釉四系划花背壶仿照北方游牧民族使用的传统饮水器具,烧制成瓷质的皮囊壶,将皮囊的皮质感、缝合线等特征生动地表现出来,既实用,又具有独特的审美情趣。

与粗犷的皮囊壶相比,瓷质的越窑青釉四系划花背壶就像温柔秀气的南方女子,有着无法掩盖的优雅恬静。

专家点评

据河南博物院藏品管理部馆员朱宏秋介绍,越窑青釉四系划花背壶是唐代越窑的产品,其窑址在今浙江省宁波市上林湖一带。此地曾是东周时期越国属地,唐代为越州,宋代更名为绍兴府。

越窑作为唐代著名的青瓷窑,其青瓷制品在国内有着相当大的市场,其销售地域之广,品种之多,质量之精,为其他窑口所不及。

在受众上,越窑瓷器不仅得到皇室贵族、文人雅士的青睐,也满足了寻常百姓的实用之需。在地域上,不仅在国内非常普及,而且通过丝绸古道及海上陶瓷之路远销东亚、南亚、非洲等地,足见其在唐代生产、国内的传播以及外销的盛况。

越窑青釉四系划花背壶造型典雅,风格别致,釉色莹润,花纹精致,对研究唐代越窑瓷器发展、制作工艺、传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该壶有明确的出土地点,并出土有墓志,为研究唐代丝绸之路的东端起点等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新材料。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归正观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正观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同时注明来源正观新闻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正观传媒科技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