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物“活”起来,那拍照可以吗?六问文物拍照

让文物“活”起来,那拍照可以吗?六问文物拍照

00:00
04:54

近日,有游客表示,山西佛光寺、南禅寺可以开放拍照了。早在两个月前,山西南禅寺的工作人员还因阻止游客对文物拍照产生争执并引起热议。不少游客疑惑:去景点访古,我能拍照打卡留念吗?

3月11日,佛光寺管理所所长胡俊英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你只要不开闪光灯,我们一般就不怎么管。”不过他也提到,佛光寺和南禅寺的文物有一千多年历史,一些殿内没有照明设施,游客在拍照时,会无意间用上闪光灯。“所以,从管理的角度来看,我还是不希望游客来拍照的。”

拍照的“度”在哪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副院长詹长法认为,应当保持对文物的尊重,遵守规则,享受旅行的乐趣,同时也为文物保护贡献一份力量。

对话詹长法:先看规矩,再拍照

新京报:在文物前自拍,犯规吗?

詹长法:看情况,各地的规定不一样,有的地方欢迎你拍到手软,有的地方则是严禁开闪光灯。总之,看清楚规则。

从法律角度来说,管理措施应当通过明确规定拍照行为的限制和条件,如禁止使用闪光灯和限制在特定区域拍照,来减少对文物的潜在伤害。

新京报:拍照对文物有什么影响?

詹长法:就像你晒太阳一样,偶尔晒晒没事,天天晒就难受了。特别是闪光灯,对于某些有机材料的老旧文物则是灾难,能让它们颜色褪得比廉价牛仔裤掉色还快。所以,拍照还是要稍微留意些,避免开闪光灯。

公众应该拥有一种尊重和保护文化遗产的公共道德观,营造这样的社会氛围。这意味着游客在拍照时应自觉遵守相关规定,以及在分享照片时考虑到其对文化遗产的呈现方式。所以希望大家可以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负起保护与传承文化遗产的责任。

新京报:为啥拍照规矩这么复杂?

詹长法:因为每件文物都有自己的脾气。有的文物没那么娇气,拍拍没事,有的就非常像电视剧里的古董,一不小心就“嘭”地一声化为尘埃。所以,管理者得根据文物的特性来制定“家规”,这就是为什么你在这个博物馆能拍照,转个弯到另一个就不行了。

新京报:拍照要注意什么?

詹长法:先看规矩,再拍照。别让你的快门声成为下一个博物馆禁令的导火索。尽量不用闪光灯,别把三脚架架得比展品还高,更重要的是,对文物要保持一定的敬畏之心,毕竟那都是历史的见证。

文物保护原则指出,在进行文化遗产修复时应尽可能少地干预,以保留原有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从这个意义来看,游客在文物保护单位拍照也应遵循最小干预的原则,避免使用闪光灯等可能对文物造成物理伤害或影响其保存状态的设备。

新京报:拍了会不会被告?

詹长法:如果你只是为了把美照发到朋友圈晒一下旅游足迹,通常是没什么问题的。但如果你想把这些照片变成下一个爆款T恤,那就有点不好了,没有允许的商业使用,结果应该会比较麻烦。

此外,拍照应当尊重和维护文物的完整性,避免采取任何可能扭曲或不当展示文物原貌的行为,如过度加工照片或将文化遗产以不雅的方式进行解读拍摄等。

新京报:游客拍照能监督文物安全吗?

詹长法:绝对可以。你的每一次快门,都可能成为文物保护的小小助力。拍下来的照片不仅可以留作美好回忆,还能在发现文物受损时提供线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