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法院适用民法典离婚经济补偿等规则,有力维护平等、和睦、文明婚姻家庭关系

最高法:法院适用民法典离婚经济补偿等规则,有力维护平等、和睦、文明婚姻家庭关系

00:00
03:50

3月11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举办《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解读系列全媒体直播访谈第六场,主题是“如我在诉 办好民生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陈宜芳表示,2023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民商事案件1747.7万件,其中涉及教育、就业、医疗、养老、食品安全等民生案件539.1万件。民生案件虽“小”,却关系“大”政治。人民法院以“如我在诉”意识,切实贯彻民法典,用心办好百姓身边案,用情断好百姓家务事,努力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陈宜芳

陈宜芳表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民生司法的立场导向。人民法院贯彻落实“如我在诉”“只见公仆不见官”的工作要求,“把老百姓的难事当自己的家事来办”,以判得“公道”,来守住“人心”。例如,依法审理大量“老旧小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案”,最高人民法院与住建部联合发布典型案例,这些案例不仅明确业主有权依法加装、使用电梯的法律规则,而且弘扬邻里友善的传统,引领业主互谅互让、包容理解,解开案结、打开心结,助力解决老年人、残疾人等广大群众上下楼困难,保障千万家庭幸福安居。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民生司法的价值导向,是人民法院司法裁判的价值追求。陈宜芳表示,通过履行定分止争、明辨是非、激浊扬清、惩恶扬善的重要职责使命,为守法尚德者撑腰,让违法失德者担责。去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三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民事案例,发布抓实公正与效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案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裁判文书说理,营造向上向善向美的法治社会氛围。最高人民法院还举办了“法安天下,德润人心——人民法院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就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每一个词都通过司法案例生动体现。

全面准确实施民法典是民生司法的规则导向。陈宜芳提到,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是社会成员行为指南;贯彻实施民法典,就是依法保护民生权益。去年,最高人民法院制定民法典合同编通则司法解释,确保民法典有关制度设计在司法审判中准确落实落地。人民法院适用民法典离婚经济补偿、隐瞒重大疾病可撤销婚姻等规则,有力维护平等、和睦、文明婚姻家庭关系;探索适用民法典遗产管理人制度,弘扬敬老助老美德。

陈宜芳还透露,去年,最高人民法院在民生司法领域共发布涉高额彩礼、反家暴、“知假买假”、新业态用工、网络消费等13批次共140则典型案例,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