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LI:恒星的一生|终于绚烂
 4.99万
试听180

XLI:恒星的一生|终于绚烂

00:00
31:26

知识点I:红矮星(0.08-0.5M⊙)的结局


红矮星的质量非常小,内核温度比较低,核聚变进行得十分温和,寿命非常长,最长可以用万亿年来计。当红矮星内核的氢燃料烧完后会留下氦滤渣,由于质量小,引力不能把恒星内核压缩到很高的温度,无法引起氦聚变反应,因此,红矮星几乎不会产生新的能量,未来的结局可能就是静静地烧完,温度越来越低,颜色也越来越红,越来越暗,最后变成黑矮星。不过,由于红矮星寿命极长,我们可能永远都没机会那么到所谓的黑矮星。


知识点II:小质量恒星(0.5-3M⊙)的结局


红巨星:当核心部分的氢燃料逐渐烧完,恒星核心没有能力持续产生足够的能量,向外的辐射压力明显减小,指向中心的引力将占据上风。核心部分在引力的作用下迅速收缩,引力势能转化为热能,核心的温度得到提升,从而将核心外围的物质推开。恒星的核心在收缩的同时,外壳却在膨胀。当恒星内核温度达到1亿开时,氦原子核将作为新的燃料,继续聚变铍8核。铍核不稳定,会迅速裂变为氦4。然而,铍核还能与氦核聚合生成碳12,碳12也能与氦4聚变成为氧16。每个反应都有氦核参与。氦燃烧的效率大约只是氢燃烧的1/5。氦燃烧产生的能量让恒星直径膨胀到太阳的200倍,表面温度下降到4000开左右。成为一颗红巨星。太阳的未来就是如此,可能大到地球轨道附近。


行星状星云:当氦燃烧留下碳、氧炉渣后,引力战胜压力让核心收缩。然而,由于恒星的质量不够大,引力作用有限,并不能使核心温度继续升高,达不到点燃碳和氧的水准,收缩产生的热能只能让临近核心的壳层中的氦继续燃烧,壳层会大大地膨胀,逐渐与核心脱离,弥漫到星际空间中成为漂亮的行星状星云。随着残余燃料慢慢耗尽,无法持续照亮星云,大约2- 5万年后,行星状星云将逐渐黯淡下去。


白矮星:壳层向外膨胀的同时,内核收缩到一个很小的空间内,密度达到6×10^7g/cm³,形成电子简并压力,对抗引力达到新的平衡,一颗白矮星诞生了。值得一提的是,红巨星外壳抛掉成为行星状星云后,里面的白矮星才裸露出来,光度瞬间骤降,所以这类恒星在赫罗图上的轨迹将从红巨星一下子跳跃到白矮星。


知识点III:中等质量恒星(3-9M⊙)的结局


如果恒星质量较小,表面温度比主序阶段有所下降,但依然在5000开以上,成为一颗红巨星或红超巨星。如果质量>7倍太阳质量,表面温度可以达到10000开以上,它将成为蓝巨星。


中等质量恒星经历氢燃烧、氦燃烧后,由于恒星质量较大,还可以继续收缩,核心温度达到8亿开,足以点燃碳燃烧。碳氧燃烧的产物是MgSiPS等原子核。电荷数增大意味着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库仑壁垒”变得更大,隧穿概率变得很低很低。在中等质量恒星中,碳的核聚变反应的速度相当惊人,在<1秒的时间里碳就燃烧殆尽了,甚核心区还来不及膨胀降温,这种现象被称为“碳闪”。迅速的燃烧导致剧烈的爆炸,将外壳炸开,成为Ia型超新星的一种。在爆炸中,构成恒星的全部物质都将抛到星际空间。质量小的恒星内核会收缩留下一颗白矮星,质量大一些的可能荡然无存,粉身碎骨,留下非常美丽弥漫星云。


知识点IV:大质量恒星(>9M⊙)的结局


由于总质量足够大,碳燃烧得以稳定进行,不会造成“碳闪”。碳燃烧产生Mg、Si、P、S、Ne、Na等元素原子核。当内核温度达到10亿开时,氧燃烧进行,炉渣是Si、P、S。



当核心温度超过20亿开,氧燃烧留下的炉渣也成为新的燃料。当温度达到35亿开时,会引发光裂变反应:


除了光裂变反应外,还有一种反应,称为α过程或硅燃烧,光裂变反应的产物会有机会与氦发生聚合产生原子量更大的原子核,而硅燃烧的产物还能再与氦聚合形成更重的原子核。


铁是所有原子核中结合能最大的物质,一旦生成了铁(还有少量的钴、镍、铜、锌),恒星内部就不会再产生新的能量了,恒星距离死亡不远了。

大质量恒星往往体型庞大,燃料充分,外层温度与核心温度相差巨大,从外向内分别进行着氢燃烧、氦燃烧、碳燃烧、氧燃烧、硅燃烧……直到内核出现铁。这一恒星模型被称为“巨型洋葱头”。从外面看,恒星体态臃肿,可以将火星、木星甚至土星都吞进去,比红巨星要大许多,所以被称为红超巨星或蓝超巨星。而内部,压力极不稳定,会使恒星多次进入体积胀缩不定的状态,变成脉动变星。


一旦核心温度达到40亿开时,光子会拥有极高的能量,穿入铁核,将其瞬间击碎,释放出大量质子和中子,质子又遇电子结合成为中子,释放出中微子。这种反应消耗大量能量,恒星内核压力亏损相当明显,引力占据绝对上风,恒星将发生疾速坍缩,核心留下中子星或黑洞。壳层被坠落反弹形成的冲击波撞得粉碎,引发II型超新星爆炸。

精选用户评论
  • constantine_chow

    喜欢最近两期,都要听好几遍,还要查资料才行

    脆_脆_鲨 回复 @constantine_chow: 我也是!😃😃😃

其他用户评论
  • 烟管

    本来是这样,各位好,我是徐东大家好我是水兄,这个系列呢,虽然是在讲恒星的一生啊,但是由于我们知道恒星诞生之后就直接进入到了储蓄星的阶段,所以再往后可能就得直接了它的终结了,对这个我们在核心储蓄阶段的过程其实已经讲过了啊,大家应该知道主序阶段是最为稳定的时候,主要的产能机制呢就是轻剧变危害的过程,那很显然氢是燃料害是生成物啊,讲的再直白一些呢就叫做炉渣,这个就和我们过去使用的这个烧煤烧柴火的炉灶一样的啊,随着这个燃料的减少以及炉渣逐渐的堆积那么炉内的温度,或者说是这个平衡,它就不能再维持下去了,唉,恒星内部其实也是这样啊,当情脉和剧烈反应无法继续进行的时候,恒星在局部上的平衡乃至全局性的平衡就会

    童童Charlie 回复 @烟管: ………………………………………………………………………………………………………………………………………………………………………………………………………………………………………………………………………………………………………………………………………………………………………………………………………………………………………………………………………………………………………………………………………………………………………………………………………………………………………………………………………………………………………………………………………………………………………………………………………………………………

    头巾的鲁迪 回复 @烟管: 正式开始。这

    水落芙蓉青山水 回复 @烟管: 它既不是许东,也不是是水兄

    查看全部8条回复
  • 徐小希_s6

    旭东鬼畜有毒

    1760199alhl 回复 @徐小希_s6: 呃。。。

  • 丁泓玮

  • IMChaos

    那么黑矮星主要成分就是氦了?恒星“死亡”的定义是以核聚变结束为标志的?那么死亡后留下的东西,比如黑矮星,中子星或者黑洞就算是变成了另外一种天体了吗?

    FredMa_pr 回复 @IMChaos: 算致密星

  • 佑佑_佑

    这几期对小学生可能是有点难,不过不要紧,你可以先找一张化学元素周期表对照着看就秒懂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