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着TikTok选毒药?美国的围剿为何遭到回旋镖

逼着TikTok选毒药?美国的围剿为何遭到回旋镖

00:00
03:32

据北京日报报道,近日,美国再次对TikTok祭出大棒——众议院能源和商务委员会通过一项立法提案,给其母公司字节跳动两个选择:要么在法案生效后165天之内剥离对TikTok的控制权;要么被美国各大应用商店禁止上架——这也被评价为逼迫字节跳动在“两瓶毒药”中做选择。

这不是美国政府首次打压TikTok,不变的是“国家安全”这个莫须有的罪名,变化的是越来越狠的手段。

2020年8月,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两项总统令,剑指TikTok在美业务,但两项总统令都没有按计划生效;2021年6月,现任美国总统拜登一度撤销了对TikTok的禁令,但同时要求美商务部对其进行评估,并“酌情采取行动”。

近两年,TikTok的CEO周受资两次接受美国国会公开质询,美方咄咄逼人、欲加之罪的嘴脸传遍世界。如今,美国又抛出了夺命选择题,相当于以前依靠美国总统行政令没实现目标,此番国会试图以立法形式来达成。

没有提供任何证据证明TikTok威胁美国国家安全,却一再对有关企业做“有罪推定”和极限打压,美国政府的荒谬操作不知将自由市场置于何地。

而随着选战升温,拜登与特朗普的近期言行更让人迷惑:虽然禁令在前,拜登却网感十足地玩起了TikTok,积极与网民互动;虽然是打压的始作俑者,特朗普却力挺TikTok,宣称Facebook才是美国人的敌人。

如此“精分”为哪般?归根结底,还是选票使然。拜登希望以“年轻态”争取新世代,特朗普则与Facebook结过梁子,不想Facebook坐收渔利。阴晴不定的态度,儿戏一般的做法,哪里还有什么基本商业规则?哪里还有一点大国的样子?

事实一再证明,美国标榜的市场竞争原则和国际经贸规则,只不过是其股掌之中的工具,只有在其绝对有利时才会遵守。而对不断加码的霸凌与迫害,认怂换不来平安,反击才是最好的防守。

近些年,除了国家层面,一些被泼污水扣帽子的中企也在拿起法律武器,勇敢说“不”。国内LED企业艾比森胜诉美国“337调查”;华大智造公司在美知识产权案胜诉,获因美纳赔偿3.338亿美元;曾因涉嫌“窃取美企商业机密”被美国司法部起诉的中国大陆芯片企业福建晋华公司,历时5年艰辛维权,终于重获清白。可见,一退再退只会退无可退,以斗争才能求生存。

面对死亡威胁,TikTok对美国众议院的法案表示反对,并动员用户进行合理反击。目前,TikTok在美国拥有超过1.5亿的月活跃用户。据美国媒体报道,动员信发出当天,美国国会山办公室被大量抗议来电“淹没”。有国会工作人员称,众议院各办公室接到了数百个TikTok用户的电话,有时每分钟接听20个以上,有的办公室甚至接到了1000多通电话。

不论是从法理,还是情理,抑或是事实上说,美国对TikTok的围剿都站不住脚,一意孤行纯属逆流而动,只会遭到反噬,让自身本已稀碎的信誉更为不堪。国会办公室的电话铃就是一记记警钟,什么是民心所向,已经不言自明。



来源 | 北京日报

编审 | 郑宗敏 李毅翔(实习生)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