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张振连建议改革居民身份证印制内容、建立居民身份证密码制度、建立身份证使用情况“即时备案”机制,切实保护人民群众隐私安全、财产安全、人身安全,增强居民身份证安全性。
随着居民身份证的使用场景越来越广泛,相关安全问题受关注也在情理之中。很多人也确实有过身份证丢失的经历,甚至财产因此遭受过损失,所以张振连代表的建议有很现实的指向性。但解决方案是否可行,还需要多重维度的权衡。
分析张振连代表的建议,其实可以粗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对实体身份证去隐私化处理。因为目前身份证卡片上都清楚标明了个人家庭住址,如果丢失的或者被窃取的身份证落到别有用心的人手上,就可以精准找到身份证主人的家庭。这种隐私泄露和安全隐患很明显。
对此,张振连代表建议将身份证上的地址显示为所在地派出所,家庭具体地址只存储在电子化系统中,相关部门想要核验的时候,可以在系统后台读取。应该说,这个建议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就算考虑到集体换证的成本,也可以采用渐进方式,居民在到期换证时,领到的新证上不直接显示详细家庭住址即可。
第二方面的建议,是给身份证添加密码。办理需要刷身份证的业务,只有在人、证、密码都吻合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实际上,随着人脸验证的推行,用别人身份证办成重要业务的概率已经变得非常低,再添加密码,相比增加的安全系数,其带来的麻烦可能更大。比如身份证最常用的场景是在火车站或者机场,如果出入这些场合,刷了身份证还需要再输密码,会大大影响通行效率。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身份证是一个全民都要用的证件,老年人群体能随时记住自己的密码吗?设想一下,如果使用身份证办业务都还要密码,有多少老年人会感觉不便?为了相对小概率的安全隐患,增加这样一个密码程序,整体的性价比值得深思。
总之,和每个人密切相关的身份证,如何最大化发挥管理和服务上的便利,降低隐私泄露和安全方面的隐患,值得更多思考。而我们在重视安全的时候,也不能为了安全“不惜一切代价”,要考虑改进的措施需要哪些成本、对不同人群会造成什么影响。找到公约数最大的方面,做渐进式改良,或许才是更靠谱的路径。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