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有一个80后读者辞职5年专门讲木心

在成都,有一个80后读者辞职5年专门讲木心

00:00
13:08

每年一到春天,随着4.23世界读书日的临近,阅读相关的话题氛围就开始逐渐浓起来了。文学阅读是很多文学读者日常生活结构的一部分。还有的人,因为身心沉浸式的文学阅读,现实的生命道路被直接改变。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木心这首《从前慢》,流传甚广。作为一名作家,木心在读者群中一直有很高的关注度。他的很多作品,被当下众多年轻读者阅读、讨论。尤其是木心的《文学回忆录》,一直吸引这一茬茬读者阅读。关于木心的多种纪录片,也在网络平台上持续获得不俗的关注。

木心受读者喜爱,他也看重读者。木心曾专门写到读者,“天地君亲师,缺了一个作者和读者的关系。自古以来,人际最神圣美妙的伦理,其实正是我作你读、你作我读的精神交往。我虔诚地想象着我的读者们,老的,少的,八十八岁,十二岁,男的,女的,俊的,丑的,憨的,傻的,富的,贫的,教师,学生,店员,公仔,水文站的,税务局的,卖豆酱的,开汽车的。我曾说艺术是无对象的慈悲,然而这一群群的读者正是我艺术的对象。”作为作家,木心非常看中他与读者之间的关系,“读者,在我心目中是浩荡的,仪态万方的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几乎是我全部的美学。”

鹤无粮与木心读者合影

在木心的众多读者中,鹤无粮是其中一位。鹤无粮出生于1980年,吉林长春人,2017年秋,鹤无粮初读木心,从《文学回忆录》开始读起,如此如醉,从此爱上木心这个人。因为痴爱木心作品,鹤无粮干脆辞职专门创办成都木心读者沙龙——“塔中之塔”,全身心投入到木心作品的阅读、推广等相关事宜中。

从2019年3月,到2024年3月,“塔中之塔”线下读书会在5年时间里,做了71期木心主题线下分享活动。这些活动多在成都多家实体书店里举行,仅收取基础的茶位费对外开放。2021年冬,木心读者沙龙“塔中之塔” 在水碾河第三大街美术馆落地,有了属于自己实体的“家”,该处也成为西南首家木心文化主题空间。2023年11月,“塔中之塔”在新场古镇又开设新空间。

2024年是“塔中之塔”五周年。3月2日,来自四川乃至全国各地的几十名木心读者,相聚在新场古镇的“塔中之塔”,参加了主题为“春天交响曲”主题读书沙龙。3月3日下午,在位于成都水碾河第三大街美术馆,“塔中之塔”创始人鹤无粮做了一场题为“木心的礼物”的演讲,分享过去5年“塔中之塔”走过的路程。封面新闻记者在读书会现场专访到了鹤无粮,听他详细讲述自己与“木心”乃至木心读者之间发生的故事。

“塔中之塔”五周年,木心读者在新场古镇合影

“木心是一个谜,越走近越迷”

封面新闻: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优秀的作家那么多,为什么唯独是木心,让你觉得如此喜欢甚至痴迷?

鹤无粮:我大学读的是中文系,但是我是毕业很多年后才读到木心的作品。一读就有“相见恨晚”的感觉。阅读木心唤醒了我内心深处早已沉睡的种种审美力,视觉的、听觉的、思维上的。阅读木心让我感觉到人活着有意思了,五感被打通,看见天是蓝的,闻到花是香的。就像是将你心灵上那层灰尘吹散,带来一个明亮而崭新的世界。如果说,我以前看到的世界是黑白的,读了木心以后我看世界就变成了彩色。也就是说,他的作品启发、唤醒了我的审美意识。这样说出来,好像都是我个人很主观的感受或者体验,但实际上,过去5年我也在很多读者身上见证了木心作品这种神奇的魅力。就我所遇读者而言,谈起木心,两眼放光亦或泪眼低垂者不在少数,大家彼此默契地向身边的亲友安利木心的作品,陌生的读者见面,谈起木心,好像对上了暗号一样的兴奋。木心真的点亮了很多人的灵魂。木心是一个谜,越走近越迷。

封面新闻:对你来说,木心的作品,特点都有哪些?

鹤无粮:如果非要让我仔细描述木心作品的特色,我首先想说的是,他的作品有很强的个人辨识度,就好像,鲁迅的句子一看就是鲁迅的,木心也有这样的特色。然后就是,他的很多句子非常俏皮、幽默,显得有意思、吸引人。我觉得要做到吸引人,其实是很不容易的。因为艺术跟传播有很大关系,好的艺术作品除了内容、质量有保证之外,具备吸引人的特质,是非常难得的。我记得木心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智慧是海水,幽默是浪花。”智慧的海水,是非常大的,但海水也需要浪花,才显出大海的美丽。木心是一个非常幽默且很有智慧的人。他当年在纽约给陈丹青他们讲课,为什么能吸引他们如此大的兴趣?我看当年的视频发现,他讲得太有意思了。他会各种比喻,然后手舞足蹈,把下面人逗得哈哈大笑。笑过以后,发现他讲得就是有道理,回味无穷。木心曾说,一个艺术家要三者具备:头脑、心肠、才华。这很少有人能够兼具,但在我看来,这三样他都具备。而且木心的艺术才华比较全面,他在文学、绘画、音乐等多个领域都比较在行。

封面新闻:我发现,比起很多其他作家,木心与读者的关系似乎显得格外紧密。

鹤无粮:有时候我也会思考,木心的确是有点不一样。很多作家你可能会很喜欢他们的作品,但是未必想强烈见见作家本人。但的确有很多人读了木心的书,就很想去见一见木心本人的。木心2011年去世之后,很多人还会特意到浙江乌镇木心美术馆、木心故居纪念馆去感受一下。自从我2017年开始沉浸式通读木心、喜欢上木心之后,我差不多每年都要去乌镇一趟。

我不知道,当代有哪个作家像木心这样重视他的读者,进而不断地去想象、赞美他们。我不知道,当代又有哪个作家可以享受到先生这样的待遇,全国各地自发兴起的有关木心的读书会,如野草般茂盛,又如野火般蔓延。

鹤无粮在木心美术馆参观

封面新闻:我了解到,在过去5年内,你们“塔中之塔”——木心读者沙龙,已经做了70场读书会活动,主题全部围绕木心其人其文。平时一般多少人参加,这些读者都来自哪里,年龄构成是怎样的?

鹤无粮:平时一般一场活动会有二三十个读者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是在钟书阁,接近100来位读者。人数最少的第四期,只来了一位读者,不过我依旧兴致盎然地跟那位读者聊了一个下午。这些读者主要是四川的,但也有外地的。比如昨天在新场古镇的那场,上海读者来了三个,广州一个,还有一位女士是从北京专程赶来的。各种年龄段的读者都有,有年纪比较小的,也有年纪比较大的,比如七八十岁的。成都有一位忠实读者,她几年前就参加活动,今年有90岁了。

封面新闻:你创办的木心读者沙龙过去5年做了71场木心读者沙龙,都是你一个人主讲吗?

鹤无粮:前面35 讲,都是我主讲,讲木心的方方面面。但是时间长了我所能讲的也是有限的。我就开始在读者中,挑选合适的主讲人来讲,他们会做很充足的准备。这些读者主讲人中,来自各行各业,比如有的是画画的,那么我就建议他或者她结合自己的专业来分享。

鹤无粮在位于乌镇的木心美术馆分享

封面新闻:辞职做这个事情,显得很不寻常。为什么会这么投入?

鹤无粮:或许有人会觉得,我辞职专门来做一个木心作品读者沙龙,显得比较偏执甚至“变态”,但是我自己明白,我的确感受到了非凡的力量。沉浸式阅读木心,给我一个契机,让我开始对自己的生活进行反思和重塑。到了所谓不惑之年,才开始尝到一点做人的真正滋味,这是阅读木心所带来的,做推广木心这件事能最大限度地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所以很享受,自得其乐。木心的作品就像一个礼物。这个礼物是送给每一个愿意阅读它的人。这个礼物,不同的人,反应不同。有的人觉得没太多感觉,但有的人会觉得受益终生。我希望,通过“塔中之塔”这个平台,作为桥梁,让更多人多一个机会认识、了解、爱上木心。

封面新闻:我注意到,你做的读者沙龙,只收取一个基础的茶水费用。那你辞职做这个事情,经济上怎么保障呢?

鹤无粮:我一开始是凭着一腔热血来做。有三年时间,我都是自掏腰包来做。此前工作我也存了一些积蓄。这两年,也慢慢有了一点收入,比如我可以做一些直播,帮助别人销售一些包括木心作品的文学书。然后在新场古镇,跟当地合作开设的那个线下实体空间,可以做一些茶水、文创相关销售,也可以有点收入,目前总体还是很拮据,希望以后能变好一些。

封面新闻:在辞职做木心读书会之前,你都做过什么工作?

鹤无粮:我从学校毕业后,辗转去过几座城市,从事过很多不同的工作,还去青岛出海打过渔。十多年前,我辗转来到成都。当时我明显感觉自己失去了求知欲,阅读的兴趣急剧下降。因为这个因素,来成都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开书店,最大的私心是通过开书店找回阅读的感觉。因为经营不善,这个书店只开了两年。不过在开书店这个过程中,埋下了日后遇到木心的契机。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