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等称号的武汉市旅游学校教师马丹准备了三份建议。她向新京报记者表示,其中“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美育体系,发挥学校美育育人功能”和“关于进一步支持武汉建设中国长江博物馆”相辅相成。
早在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总体上看,美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2023年12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确定了“以美育浸润学生,以美育浸润教师,以美育浸润学校”的三大任务。
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学校在美育工作上发力。云南腾冲,第三中学的孩子们在书法社、国画社等九个社团中学习感兴趣的内容,在文体艺术周施展才华;上海浦东,泥城小学将美育和芦苇非遗项目相结合,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教育活动;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第一小学展览了学生们在寒假期间创作的龙灯、精美挂饰及绘画;安徽黄山,屯溪第三中学开展艺术学科教师素养与能力检测,提升教学与专业能力……
在马丹看来,中小学美育教育,是学校根据教育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实施审美教育的活动,学校美育形态包括自然美、社会美与艺术美,根本目的和任务是传授美学知识,培养审美观念和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向美而行。
但她发现,现阶段校园美育还存在不足,包括:注重技能培养,忽略学生想象力的发挥;师资队伍参差不齐,教学效果难以得到保障;区域差异明显,边疆地区优秀传统文化未得到有力彰显;美育课程缺乏实践环节;主要依据考试成绩来评价学习效果,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美育素养。因此,马丹认为,需要创新美育教育体系,培养更多具有审美素养和创造力的人才。
倡导美育资源数字化
新京报:为什么会想到提出关于发挥学校美育育人功能的建议?在此之前,你有做过相关调研或者研究吗?
马丹:过去一年,我的工作稍微有点调整,除了在学校教学和带比赛,我还是武汉市江汉区教育局体卫艺站的正高级教师,参与了不少美育相关的大型活动和座谈。我发现,在一些市级文体活动的开幕式表演中,老师们传授的更多是技能,而忽略了想象力的发挥。比如彩排时,有孩子蹦蹦跳跳就会突发灵感,对环节和动作有奇想,但我们都认为这是在玩、没有注意到这其实也是一种创造。
这个发现或许能启示教育工作者,我们在注重技能培养的同时,可以根据各年龄段学生的不同形式的想法,去诠释和表达艺术作品。并且不仅是艺术活动,课程建设也应该如此。
不得不提的是,目前,美育的师资队伍有些参差不齐,不利于更好发展。在各类活动、座谈和几十所学校的下校工作中,我同许多艺术课、美育课老师,以及分管领导进行过沟通。在校园里面,美育师资的确存在很大缺口,优质的师资力量比较匮乏。
另外,结合2016年到2022年的援藏工作经历,我感受到美育教育的区域差异也比较明显。送教下乡的时候,我看到一些较为偏远的、靠近边境的学校,连体美老师都没有,那就根本没办法去谈。我一直有种理念是,在育人过程中,体育是托底,认知放中间,美育是拔高、属于精神层面;美育教育做好了,我们的孩子能更加向真、向善、向美。
新京报:对于上述问题,你有何改善建议?
马丹:美育资源数字化是可以促进解决美育资源不充分不均衡问题的,比如共享精品课程,还要加强边远和乡村地区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智慧教室,开展连线课堂和连线教研等。
例如,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美术教学资源可以呈现出声、影、光,实现动态与静态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音乐、舞蹈、戏剧等美育教育的资源都可以如此。这需要教育装备企业和机构配合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出版部门,根据国家美育课程标准,研发教学资源软件。
开发智慧美育平台,利用大数据对学生进行画像,强化个性定制,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制定成长方案,深化育人成效。这就要求着力提升美育教师数字化素养,开展行业背景、技术前瞻、实践应用等相关的培训,强化课题研究能力,调动教师主动投入美育资源平台的建设。
针对边疆民族地区,还可以编写具有民族特色的美育教材,注重介绍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和审美观念。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民族特色艺术活动,组织民族音乐会、民族舞蹈比赛等,让学生深度参与民族文化实践。建立多元化的师资队伍,聘请来自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教师,邀请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家和手工艺人等,提供更丰富的教学体验。
3月4日中午,我和另一位人大代表、来自湖北省恩施州的某高中老师交谈时,夸她的服装很漂亮。她介绍,服饰是当地一所职业学校的师生团队设计的,融入了非遗艺术和民族文化,我觉得这就是一种美育的多元化教学和实践活动。
以博物馆等场馆为依托,沉浸式开展美育教育
新京报:关于优化城区学校和边远、乡村地区学校的美育工作,二者在侧重点上是否有所不同?
马丹:边远和乡村地区学校的重点在于前面提到的基础设施建设,达到满足美育资源数字化的需求,以及配备师资。城区学校这一块,希望能保障各种实践活动的参与,并以开设艺术课程、建立艺术社团、组织艺术活动等方式,将艺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新京报:你有没有了解或关注到比较好的美育案例及经验?
马丹:在调研中,我发现武汉的长春街小学做得特别好,他们融合红色文旅项目,和武汉人民艺术剧院合作,充分利用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的场景,编排了《孩子剧团带你回到1938》的沉浸实景剧。将社会资源用作实践教学基地,是满足学校美育实践教学的好办法,而且这种形式能让教育成果更生动地深入孩子们内心。
这也启发了我的另一项建议——“关于进一步支持武汉建设中国长江博物馆”可以和美育相辅相成。博物馆提供了一个能真正触摸历史、感受文化的场所,其展览、讲解互动等服务可促进课程设计与教学场景改造融合发展,为沉浸式开展美育教育、全方位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助力。
新京报:博物馆建设和美育教育如何协同?
马丹:美育浸润行动,不是孤立单向的活动,而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协调。武汉建设中国长江博物馆具备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博物馆落成,便是收藏、研究、传承荆楚文化和长江文化的重要基地,需要长江流域其他兄弟省份及长江水利委员会、三峡集团等协助征集、调配具有影响力的文物藏品。学生们走进长江博物馆之后,不仅了解历史,还能培养审美能力。
以此延展,按照国家对美育教育设备配备、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标准,各学校应积极与美术馆、展览厅、音乐厅、剧场等美育场馆建立合作关系,后者的场地、器材、工具等,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美育育人成果评价体系应多样化
新京报:你在建议中还提到美育教育的评价体系不够多元,《通知》也指出,要将“美育评价机制优化行动”作为工作举措,对此,你有何见地?
马丹:当前的美育课程评价体系较为简单,主要依据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美育素养。希望能有更多的方式,比如借助学生在展演、社团活动、博物馆讲解等实践中的参与和表现给予多元化评价。
新京报:作为一所中等职业学校的一线教师,你认为职业院校的美育工作是否也需要特色化?
马丹:是,职校学生更加需要美的涵养。美育特色可以和专业课程相结合。比如,礼仪课上的微笑教学,老师除了让学生咬着筷子练习、知道露几颗牙,还要让孩子们懂得,笑容应该自然美丽,表达出内心对人的真诚、友善和阳光。又比如焊接专业的学生,要让他们明白不仅要做得好,还要做得更加精细。传递对文化的理解,对艺术的感知和呈现,这些都是美育的过程和功能。
新京报:2024年是你以全国人大代表身份参加全国两会的第二年,在过去一年的履职过程中,你还发现哪些值得进一步关注的现象或问题?
马丹:一是养老方面的医养结合问题,二是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三是统一中职阶段教育专业目录和打通中职学生升学渠道。第三点是我在去年两会上提过的建议。去年我参加了职业院校优秀教师代表全国巡回宣讲活动,获取了更多信息,很多老师都提到中职生升高职高专院校的通道不畅。我想通过更多调研补充数据作为支撑,让建议切口小一点,更好地完善内容,细化后明年全国两会再提出来。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