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多元力量参与接诉即办改革、更多办理事项接入线上移动端、推动建设城市管理大数据平台……日前,北京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工作会议召开,记者获悉,2024年,为提升群众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北京以打造“北京服务”为主线,在改革引领和数字赋能双轮驱动下,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多个方面将迎来优化升级。
深化接诉即办改革 引导多元力量参与
在北京,一条12345热线牵引出一场超大城市治理变革。记者从北京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获悉,今年,将研究制定深化接诉即办改革的意见,完善“接、派、办、评”全流程工作机制,深化主动治理、未诉先办,加强市区联动,加强对基层的指导支持,引导多元力量参与。
为提升接诉即办数据治理效能,北京将运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大数据等技术,提升热线智慧化应用水平。探索推进市民诉求数据与多元数据的联动分析,并加强热线信息系统优化升级,更好赋能部门行业治理。
在优化提升12345企业服务热线方面,还将完善企业诉求受理、派单办理、增值服务、协同联动等环节,构建畅通、便捷、高效的常态化政企沟通互动机制。在12345微信公众号上线“惠企政策专题”“12345服务导图”,主动为企业推送政策,方便企业及时准确获知政策动态,提升企业诉求接诉即办工作效能,及时有效解决企业的急难愁盼问题,打造北京市为企服务的“总客服”,提升企业归属感、获得感、满意度。
据悉,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校园周边交通综合治理等13个问题被列入今年的市级“每月一题”。各区也在此基础上制定区级“每月一题”工作计划、开展专项治理,对街乡镇难以解决的问题提级响应,形成条块联动合力。围绕重点区域治理,“每月一题”将与治理类街乡镇整治提升深度结合,鼓励基层梳理问题高发点位,探索更多“小切口”改革举措,建立长效机制,实现标本兼治。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方便社会各界零距离了解接诉即办工作状态,今年将开展“热线开放日”活动,邀请市民代表、基层干部、高校学生、外籍人士等走进12345热线和接诉即办基层单位,沉浸式体验接诉即办工作、感受首都治理成效。
优化政务服务环境 打造“北京服务”
2024年,北京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还将聚焦集成化改革,扩展“一件事”覆盖行业和领域,完善办事流程、办事指南、页面解读等内容,提高场景便利性。实施优化传统商业设施更新改造项目审批服务工作制度,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进一步规范和优化政府审批行为,编制2024年版北京市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将全部行政许可纳入清单管理。
针对本市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混合业态发展或产业升级过程中,问题较为复杂且需进一步改革创新、多部门协同研究推进的涉企审批服务项目,还将加大跨部门协同改革创新力度,加强主动服务,促进产业升级和业态更新。
为提升市民群众网上办事体验,记者了解到,北京将推进更多办理事项接入“京通”移动端,优化完善企业服务专区,便利企业群众掌上办事。依托全市统一申办受理平台,实现事项统一申办受理,探索开展线上委托受理,推动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同时,还将推进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不动产权证书、出生医学证明等电子证照在工程建设、住房保障、积分落户等场景应用落地、推进电子证照在全市政务服务大厅落地应用。
京津冀政务服务协同发展方面,北京也将推出一批京津冀自贸区“同事同标”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无差别受理和同标准办理。在企业准入准营、个人执业资格等方面,推出一批互信互认资质资格场景化落地,促进市场要素在三地间的流通。推动更大范畴、更多事项实现“区域通办”。同时,推动政务服务数据和电子证照与雄安新区互通,逐步实现“北京的事雄安能办、雄安的事北京能办”。此外,通州区也将深化与北三县政务服务“区域通办”。
加强智慧城市重大应用建设 让数据“活”起来
智慧城市建设方面,记者从北京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了解到,今年北京将提升智慧化新体验。深化“一网统管”协同联动,推进建设城市管理大数据平台,汇聚城市运行领域全量数据,配合建设渣土车治理、市区积水内涝治理等示范场景。强化“一网慧治”决策支撑,开展城市规划、交通、水务、应急、监管、文旅等“领域级”决策专题应用建设,推动“区域级”决策专题及区域大脑建设。
同时,还将落地10个重点场景商业化标杆应用,建设大模型+政务咨询、政务办公、城市治理、接诉即办、图书馆智能咨询等应用场景,探索大模型应用试点。
围绕数字资源的利用和管理,北京推动建立“一数一源一标准”管理机制,推进公共数据上链汇聚和城市基础数据治理。深化数据专区授权运营,围绕数字政府、数字监管、数字营商等领域积极拓展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
此外,还将充分激活数据资源价值。推进数据开放融合应用,聚焦政务服务、交通运输、金融服务、医疗健康、绿色低碳等8个行业数据要素倍乘试点示范。推动建立数据开放供需对接及需求响应机制,不断提升公共数据开放服务水平。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