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经济亮点不多,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算是中国经济的新亮点,不仅国内产销量双双突破3000万辆,出口也达到491万,超越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一的汽车出口大国。
可以说,当我国房地产低迷的时候,汽车是拉动国内消费的主力,并且还能靠出口,赚回不少钱。
今年1月,我国汽车强势依旧,出口44万辆,同比增长47%,其中新能源车出口10.1万辆,同比增长21.7%。
正当中国汽车一路向上的时候,有人坐不住了,苹果公司宣布退出电动车项目,再加上前两天,奔驰也说“放弃2030年全电动车计划”。
两大巨头,一个终止,一个延缓,大伙难免心里打鼓,新能源车还行不行?
一、苹果不是第一次研发失败
苹果电动车项目起步很早,在十年前的2014年就开始了,那时造车新势力还不知道在哪,传统汽车大厂也在观望,按说有足够的时间可以折腾。
但项目进行得并不顺,就说“退出不干”吧,就不止一次了,前几年也退过一次,或者说暂停过一次,后来想想还是不甘心,2019年又开始发力,那次力度很大,仅从特斯拉就挖了300多人。
所以,苹果的电动车屡败屡战,可没少折腾,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是苹果自视甚高,决心做出牛叉的产品,但另一方面也是行业发展速度太快,让苹果瞻前顾后、心猿意马。
正常来说,苹果的产品开发有两种:
一是划时代的创新,就像iphone一样,从0到1、从硬件、软件到生态,全都掌握于手中,利润从头吃到尾。这种模式当然很牛,但可遇不可求,十几年来,苹果也只有手机做到了。
二是微创新,虽然做不出划时代的产品,但能在成熟的产品上找到优化点,把用户体验做到极致,击穿用户的预期,也可以获得高溢价,那苹果也是满意的,这类产品比较多,有苹果的MP3、笔记本电脑、ipad、手表、耳机。
其实还有第三种情况,就是虽然苹果很有想法,但拿不出好的设计,无法达到让用户眼前一亮的状态,那么苹果多半会放弃,典型的就是电视,现在则又多了一个电动车。
现在看起来,苹果放弃电视项目是对的。
互联网太强大了,尤其是短视频、网剧的崛起,人们的娱乐方式已经彻底改变了,近些年,中国电视的开机率,一直在快速下跌,已经从2016年的70%,暴跌到2023年的29.8%。
也就是说,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家庭,还保持着看电视的习惯。
曾经占据家庭中心位置的电视,再也不是必需品了,尤其是年轻人,甚至根本就不买电视。
不仅中国如此,欧美其实也一样,毕竟中国还不算很有钱,数字化程度也不算很高,比起欧美发达国家来说,并不占优势。
中国走在前面的,只是互联网娱乐内容,但看看Tiktok这两年横扫欧美的样子,短视频的魅力根本挡不住,对吧!
这么说来,苹果放弃电视确实是对的,但放弃电动车呢?
恐怕未必!
二、新能源车大有可为
判断一个产品是不是值得做,着眼点可能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一定是这个产品有市场需求。
电视最大缺点是不能动,只能在家里用,运营方往往又是传统电视台,这两点都不招年轻人喜欢。
新能源车则完全不是这样子,电带来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深受年轻人喜欢,车内安静又时尚,而且在大多数国家,电都比油便宜,这就使得新能源车的前景非常好。
所以,苹果一边关掉电动车项目,一边说会专注于AI,更像是失败后的托辞。
电动车和AI矛盾吗?搞电动车就不能做AI?显然是说不通的。
马斯克从来没觉得自己在搞制造业,他一直把特斯拉当成是AI公司,这可不是随便说说,这么多年来,特斯拉的做法,确实更像是在研发AI。
为啥这么说呢?
AI的研发,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参数”的反馈和调校,就是人们常说的“训练AI ”,这个环节需要大量的“应用数据”,这话说起来抽象,但道理并不复杂,我举个例子,大家一听就明白:
智能驾驶的研发,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出“初级版本”后,直接上路去跑,跑得好的方面就加强,跑出事故就赶紧调整。
可以说,现在全世界跑在路上的几百万辆特斯拉,就是特斯拉AI的数据采集员,每时每刻在向总部上传数据,以此不断改进AI的性能。
大伙看出来没,这就是个“在游泳中学游泳的过程”,需要得到海量的实测数据,绝对不能闭门造车。
不仅从工作方法应该如此,从商业运作上讲,有个产品能分担研发成本,总是好的,AI研发实在太花钱了,没钱往里填,分分钟就得关门……
大伙最近应该都听说了,英伟达的AI芯片卖得很火,这东西一片就要3万多美元,一个项目动辄就要几百片,这得花多少钱?
而上边说的数据采集、反馈和调校,也需要大量人员参与,这又要花很多钱,这两项巨额成本,足以挡住大部分公司。
而马斯克这些年干的事,就是用电动车的利润,填平AI研发的巨量资金投入。
也就是说,如果能有个产品,在前期赚点钱回来,研发AI的资金压力会小很多,毕竟不是所有的AI公司,都能像openai一样,找到微软这样的大爹。
当然,苹果是不缺钱的,但商业模式就该如此,从资金的投入产出上看,特斯拉模式是最好的。
这道理苹果显然也明白,他也是没办法,只能无奈得放弃。
三、苹果无力控制产业链
苹果身处美国,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可以说没有他搞不出来的设计,但问题是美国没有制造业,准确的说,美国没有新能源车的产业链。
而这个产业链,基本全在中国。
前文说了,苹果的研发就是两个路子,要么独创,要么微创新、但做到极致,这两个路子都能保证苹果,对产业链有绝对的控制力:一部苹果手机卖5000-8000元,但留给中国果链的价值,也就是400-600元。
这也是苹果公司成为巨头的原因,实在太赚钱了,销量只占世界的20%,但利润却能占到整个行业的80%。
但现在的新能源车,是什么情况?
一辆车的成本,三分之一是动力电池,而中国电池企业的市占率,就超过了全行业的 75%......
可以说,全世界的新能源车,大多绕不过中国电池,苹果也一样,只要想做车,仅电池这一项,就得把三分之一的产值留在中国。
这苹果还怎么玩?想延续iphone的辉煌,要么把整车价格标成天价,要么把高额利润降下来,这两点,苹果其实都做不到。
其实,这还只说了电池这一块,还没说其他零部件呢!
估计很多同学的印象里,还是“中国的电机不行、电控不行......”
但这都是老黄历了,最近两年,中国的三电等核心部件,做的都非常好,下图是2023年,新能源车核心零部件的市场份额:
可以看到,领先的基本都是国产货,而且不仅领先,前10名中绝大多数也都是国产的。
这就是全世界电动车行业的生态,苹果能不发愁吗?
苹果的老板库克,不是研发出身,他是个供应链专家,这是乔布斯当年给他的评价,这样的专家对生态非常敏感,看到榜单上全是中国企业,打心底里就不开心,这不是他喜欢的生意。
库克的判断,其实是对的!
如今的特斯拉,虽然生意越来越大,烦心事却越来越多,他们领导了电动车多年,但销量却连续两年被比亚迪碾压,2022年落后了55万辆,去年更是落后了122万辆。
不仅销量差距越拉越大,去年年初为了扩大销量,特斯拉还主动挑起价格战,结果是销量没增加多少,利润却大幅下滑:
由于前景不乐观,相对于去年的峰值,特斯拉股价已经下跌了三成多。
大伙不要小看这跌的三成多,要知道美国股市这两年的上涨,全靠“科技七公主”带指数,人家6个都是涨完一波,接着再涨一波,特斯拉一年跌了三成多,已经算的上大跌了。
马斯克号称火星人,心态一直非常乐观,但面对中国车企和产业链,也被打的没脾气了,已经开始呼吁贸易壁垒了!
这问题就有点大了。
四、打不过就加入?想多了
打不过就加入——这话很理性,也是真被打服的人才说的话。
不过,现在的美国,可没心情加入你,一是他们不怎么理性,二是他们还远没被打服。
美国想到的办法就是贸易壁垒,打不过你,但我能让你的货进不来,这做法的典型,就是美国的通讯行业。
美国自己的思科打不过华为、中兴,就限制他们产品进入美国。这么多年过去了,思科还是那个傻儿子,但至少面子上是好看的,整个美国不仅没中国通讯设备,也没啥中国手机。
眼不见为净。
现在轮到新能源车了,美国最近的《通胀削减法案》又升级了,美国国内所有的外国电动汽车都拿不到补贴,当然,这里针对的是日韩和欧洲的新能源车,中国车根本不用想,人家一辆都不让卖,还说啥补贴呢……
就算是美国自己的电动车,拿到的补贴,大部分也只有3500美元,而不是以前的7000美元。
这是闹得哪一出呢?
中国退出新能源车补贴,是因为行业已经做起来了,美国除了特斯拉,其他车企的电动车业务还比较弱,这就不扶植了吗?
原因也不复杂,美国发现味道有点不对了!
美国的特斯拉发展得很好,一开始心里美滋滋,但现在特斯拉也跟不上中国同行的节奏了,2023年的销量,竟然落后比亚迪120多万辆,要是算上其他中国车企,美国公司怕是被甩的影子都看不到。
这就产生一个巨大问题:大规模补贴电动车吧,就会让本就高性价比的中国车,大规模进入,而且,就算把补贴点对点给到美国车企,他们为了拿到补贴、为了控制成本,也必须和中国公司合作。
整个产业链都被中国主导了,根本就绕不过去。
就说动力电池吧,虽然中国企业占领了75%的市场,但好歹有韩国的LG、SK和日本的松下,规模也还可以,尚可一战。
但问题是,这三个哥们的电池,很大一部分就是贴了个牌子,其实还是中国企业生产的,而另外一部分,即使是韩国自己生产,可原材料还是要从中国进口……
不仅电池如此,电动车特有的一体化压铸技术、车载软件控制等等,都离不开中国企业,所以,美国补来补去,肯定会补贴到中国企业,完全躲不开。
这局面几乎是无解的,所以,不仅是美国在减少补贴,欧洲也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行动起来:
德国、英国是暂停了补贴,法国则收紧了补贴范围,将中日韩的电动车排除在外。文章一开始说到的,奔驰取消了“2030年全电动车计划”,也是这个大背景下的产物。
玩不过中国新能源车,欧美都在往后收,试图通过关税和贸易壁垒,保护传统油车。
那么问题来了,欧美真的可以阻止中国新能源车的发展吗?
五、螳臂当车
说到欧美的贸易大棒、贸易壁垒,大伙多半还是心有余悸的,这么多年下来,美国那块土地上,真的没有中国的通讯设备,没有中国手机,也没有中国的新能源车。
这钱咱们是真没赚到。
但美国的贸易壁垒,真的让美国企业发展起来了吗?
没有,被保护的思科,如今不是打不过华为和中兴,就连爱立信也打不过,完全没有当年通讯巨头的风光了。
美国的三大车企,其实早在2008年就不行了,要不是美国硬挺着,早就在那波危机中倒闭了。
保护了15年,做起来了吗?没有。
当年打不赢日韩、德国车企的“傻儿子”,如今面对的不是效率的竞争,更是技术巨变的大变革,他们更玩不转。
其实这道理,中国小伙伴是最明白的,落后就要挨打,我们有大清落后的历史,咱们一方面痛心大清到处受欺负,另一方面也深知,保护和顽固,无法养出优秀企业。
生产力是推动人类进步的第一动力,任何阻挡生产力进步,都是徒劳的。
当年的大清保护不了落后的国内企业,今天的欧美一样保护不了落后的车企。
今天的中国新能源车崛起,不是中国补贴给的多,而是产品太好了,传统油车打不过。
这不是吹牛,就看看咱们身边的例子,相信立马就能明白:
中国去年的车市,进口车、合资车日子都不好过:本田全年下跌了10.1%;日产下跌了24.8%;大众下跌了8%;通用下跌了16.1%,只有丰田稍微好一点,但也下跌了1.7%。
这是因为国内消费疲弱吗?
当然不是,事实上中国去年国内汽车销量是3009万辆,同比增长了12%
大盘增长了两位数,那些国际著名汽车,销量却一个比一个难看,原因就是中国车现在的质量不错、性价比很高,尤其是新能源车。
这一两年,大伙基本接受了一个说法:合资20万的车,比不过10来万的国产新能源,合资30、40万的车,比不过20多万的新能源。
中国的汽车消费者,可以说是最挑剔的消费者,钱不如欧美人多嘛,心又细,能得到他们的认可,太不容易了。
数据也支持这个说法,2023年,中国新能源车在国内卖了950万辆,同比增长38%,市场占有率31.6%,和油车几乎是1:2的比例了。
中国车市是全世界最卷的市场,中国新能源车已经打开一片天地,这么好的产品,欧美真想弄几个壁垒,就能挡住?
话说回来,就算一时真挡住了,那欧美国内的“傻儿子”真的就保住了?
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傻儿子”在家里暖蛋的时候,人家却在外边高速迭代、进步,时间拖得越久,差距只会越大。
生产力是人类进步的第一动力,任何阻挡它发展的人,都是挡车的螳螂!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