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加餐】从张艺谋电影说起,中国法制为何不能照搬西方?

【0302】【加餐】从张艺谋电影说起,中国法制为何不能照搬西方?

00:00
12:23

大家好,我是吴晓波,又到了每周和大家分享商业经典的时刻。

今天邀请李红勃老师来和大家解读《法治及其本土资源》。

大家好,我是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红勃,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分享的一本书,是北京大学法学院前院⻓、教授苏力的《法治及其本土资源》。

这本书实际上不是一个特别严格的学术作品,它是一个论文集,所以作者是把他在不同的刊物上、不同的时间、围绕不同主题发表的一些学术论文,经过了编辑改造之后,汇集成了这本书。

但是就是这样的一本相对比较松散的论文集,它在过去30年,被各种各样的实践检验之后,证明了它的含金量,证明了它的贡献,所以这本书被评为1978年到2014年将近30多年里,影响中国法治的十大法治图书,然后被称之为改变了当代中国法学视野的现象级的著作。

你注意,它不是说改变了中国法治,或者改变了中国立法,或者改变了中国司法模式,它说改变了中国法学视野。视野是什么?就是我们看问题的一个方向,我们的眼界大还是小。

在这本书里面,三个篇章分别讨论了不同的问题,然后提出了一些非常有意思的观点。

第一个观点就是,法律和法治是一种地方性知识。大家听到这个词很奇怪,什么叫地方性知识?比如说最简单就是普通话和方言,对吧,你在大城市里面大家都说普通话,就你操着一口什么闽南语或者山西话或者是东北腔,人家就会觉得你很土,你就不像一个现代人,不像一个城市人,所以方言就是典型的地方性知识。

法治是一种地方性知识,它是什么意思?他是反对把法治西方的模式普世化,就这个意思。

当时的很多法学家都认为,我们很落后。当然学者之所以提出这种观点,是有着比较长的传统的,如果这种传统要追溯,那就鸦片战争之前。

东方文明一直是世界的中心,长安一直是世界上最开放、最包容、代表着最高文明的城市,所以古代长安、罗马,是东西方的两个代表。到清末,我们闭关锁国,把洋人隔离在外面,他进不来,我不出去,所以我看不见,以为我一切都很好,鸦片战争彻底打破了中国人的迷思,让我们发现原来我们如此落后。

新中国成立之后,在阶级斗争的年代,我们实际上也是跟西方隔离开来了。所以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如果我们中国要实现好的立法,我们要实现公正的司法,我们要建立一个优良的政府,我们就必须以西方为师。怎么做?4个字“法律移植”。

事实上,法律移植它的贡献、它对中国的意义不容抹杀,但是我们如果说把它绝对化了,可能就错了。所以苏力在这本书里面就说,法律也罢,法治也罢,它首先是一种地方性知识,随着一个民族而产生,随着一个民族而发展,也随着一个民族的消亡而消亡。

所以苏力说,法律如同语言,就是一个地方自生自发的。如果我们不重视我们自己的东西,而要盲目地去拿别人的,我们就会迷失自我,失去了自己。

他怎么来阐释他这样一种观点,他用了特别有趣的一些案例,这就是著名的《秋菊打官司》这个电影。

《秋菊打官司》是张艺谋早期的一个作品,应该是他从那种魔幻的一种风格,转向现实主义的一个标志。秋菊是陕西一个农村的刚刚结婚的新妇,然后她的丈夫在他们家的承包田里面盖了一个房子。大家注意,耕地里面不能盖房子,所以这是违法的。

因此这个村⻓,村⻓就是这个乡⼟秩序的最高权威,他既是政治权威,也是道德权威。所以这个村⻓就代表着官方,就说你得把这个房子拆掉,不允许在耕地上盖房子,然后就争吵了。

争吵之后农村人打架,那就要骂人,非常正常的,骂人就容易挑那些狠话去骂。秋菊的丈夫就骂了村长一句什么话,说你断子绝孙。这句话深深地刺痛了村长。所以这个村⻓极度震怒,所以这个村⻓就去打秋菊的老公。然后怎么打?用脚去踢他负责生儿育女的部分,说我让你也断子绝孙,就这么一个事情。

好,这个事情发生之后,双方就各自回家了,回来之后丈夫大概就跟他妻子说,被村长踢了下面的部分不舒服之类的。秋菊就很愤怒,她说村长你应该考虑到我们俩刚刚结婚。你用脚去踢我丈夫负责生儿育女的地方,你这是完全没人性的做法,所以她就开始走上了上访之路 

在电影里所有人都是好人,没有一个坏人。李公安他就代表了官方,他就去调解,调解他就说,你这个村⻓啊,他在地⾥盖房子是错的,你收拾他是对的,但是你踢人家那里,确实在乡土伦理里,这是让人断子绝孙之事,这不能容忍的,所以你给人家赔钱,所以这个人赔钱。

赔钱的时候大家看到一个场景,就是这个村⻓把20张10元的票子往地上一扔,然后说秋菊你去捡,我给你赔200块钱,我扔了200块钱在地上,你每捡一张,你要给我鞠一个躬。秋菊扭头而去,她说是你踢了我老公那个部分,不是我错,所以我不需要低下头去给你鞠躬。

你会看到这就是乡民的逻辑,你站在一个城市人、站在一个法学院的教授,你没法理解:他都给你赔钱了,你捡起来不就行了嘛,怎么就打了一下,打屁股就不行,打脑袋就可以,抽耳光就可以,就打那里就不行?这是我们站在高高的一个道德制高点,或者远离乡土社会的人完全无法理解的。从此秋菊走上了什么?上访和告状之路。

最后案子的结尾非常地离奇,因为她已经提起行政诉讼了,所以要对秋菊丈夫做伤情鉴定。在乡土社会,没有伤情鉴定之说,官方介入之后做伤情鉴定,最终裁定她的丈夫构成轻伤,轻伤就要抓人了,所以一辆警车呼啸而来,把村长抓起来了,然后秋菊就跟着车拼命地跑,电影最后,在一个秋菊一边奔跑、一边迷茫的眼睛之中结束。 

村长被抓走了,秋菊满脸迷茫,秋菊的困惑是什么?就是我想要的说法,法律压根就没给我,我想要的是什么,法院根本就不理解,而法院给我的,恰恰是我最不能接受的。所以在这本书里面苏力教授就说,村长是个特别好的人,道德上完美。

终于法律出场了,把村长抓走了,现在法律给他15天拘留,最终,好,秋菊要的,法律说我给你了,你不是要一个说法嘛,我把村长都拘留了,你的说法给你了。但是接着,秋菊能离开这个乡村吗?秋菊能离开她所生存的文化环境吗?假如不能的话,作者在这本书里问,秋菊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可以去思考和猜想。

所以通过这个案例你会发现,我们所从西方移植的一套我们法学家认为公道的一套制度,当这套所谓先进的法律制度,和中国西北一个乡村里面发生的真实的案例,它俩迎面而来的时候你会发现,不是互相成就,而是互相伤害和彼此尴尬。这就提醒我们,当我们的法学家在进行一个法律制度的设计的时候,在提出一种看似特别科学、特别正确的法学理论的时候,我们有没有考虑到中国是个什么样的社会。

在中国一些问题西方是没有的,对吧,而西方的一些制度的优势、基础,我们中国是不存在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关注中国自己的问题。

中国人强调和为贵,遇到事情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是西方没有的。西方一定要争,争个一清二楚,争个你是我非,这是西方的正义观念,中国的和谐观念。

后来实际上我们出台了专门的叫人民调解法,我觉得是对苏力的观点的一个很好的注脚,它用官方的法律给它以加持和确定,这叫发掘本土资源。所以他还说,我们要去不断地去创造,中国法律里面、文化里面有一些独有的西方不具有的优势,我们需要把这种优势去发展。

实际上你会看到,2018年我们的刑事诉讼法做了修改,如果你关注的话,刑事诉讼法确立一个制度叫刑事和解,就是把私了合法化了。过去的话我们不承认私了,就是说如果有犯罪,必须官方惩罚,私下被害人没有资格去原谅作恶者,这是国家的事儿,所有作恶者,国家要收拾他。

但现在我们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就说,毕竟受到伤害的不是国家,而是被打断腿的那个人,所以允许他们俩先谈一谈,看他俩能不能各自退让。所以你伤害了我,把我腿打断了,好,你现在向我赔礼道歉,让我的精神好受一点,接着我腿断了,你赔我20万,让我未来有一个保障。这时候你愿意向我赔礼道歉,并且支付20万,好,换得我的就是,我在法庭上向法官求情。我说本来他应该判8年,现在看在我原谅他、看在给我赔钱的分上,能不能只判他三年,最好是缓刑?

你会看到,在苏力的书里面讲到的民间的私了,在2018年的刑事诉讼法中已经得到了法律的适当的认可,所以这也展现了苏力观点的一定的说服力,就是我们可以在本土资源中,发展出中国法治的新模式、新制度、新道路。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章鱼永生

    这位老师讲的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