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枫落白衣,上一集我们念了一首普希金浪漫到酸倒牙的诗作,但根据内容,你也能猜到,这可不是写给他媳妇儿的,而是一位他爱上了人家却得不到的姑娘,实际上,两年之后,这哥们就忘了那位姑娘,因为他结婚了,而且他新婚媳妇极其漂亮,被称为“圣彼得堡的天鹅”。
可媳妇儿太漂亮了,也不一定是好事,6年之后,他那个仪态万千的少妇老婆被一位流亡到俄罗斯的法国贵族看上了,两人经常出去跳舞,普希金还收到了匿名信,说他是如何被绿的,很自然地,他忍受不了这种屈辱,最后以那个时代男人之间解决问题的方式,向对方提出了决斗,但诗人的枪法差了一些,受了重伤,两天之后就死了。
顺便说一句,欧洲男人之间的这个决斗(Duel),应该是来源自中世纪的骑士作风和维京人那个古老的决斗裁决法,这两者我们前面都介绍过。从11世纪开始,欧洲的绅士们是经常靠着这种方式来“挽回荣誉”,一直到19世纪后期慢慢地被各国禁止。它的流程不复杂,就是当一方自认为受到侮辱,就提出决斗,有时候这不一定是写封战书,行动也算,比如说往对方脚下扔个手套(throwing down the gauntlet),那就意味着我要和你干。然后双方的助手会确认使用的武器,地点,决斗的方式等等,总之一句话就是必须公平,约好时间两人就开始按照规则开干,至于说打到什么程度,一般是挑战者决定,是开三枪就停下,还是有人受伤才停止,或者不死不算完,事先也都要写好。普希金的这次挑战,应该是规定受伤为止,只不过很不幸的是,他的对手看起来就没想留他一条命,直接打在了他的要害上。
得知普希金死讯之后,俄罗斯的报纸悲伤地写道:“我们俄罗斯文学的太阳殒落了。”不过老俄罗斯人不知道的是,就在9年之前,另一个俄罗斯文学的太阳已经下凡,此刻正在一边吃着棒棒糖,一边奇怪地看着家里哀伤的大人们,啥眼神啊,难道你们瞅不出来俺也是一个太阳?
一、十九世纪的西方作家们
这个小太阳就是列夫·托尔斯泰(Leo Tolstoy),后来写出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与《复活》三部伟大作品。
托尔斯泰不仅在俄罗斯文坛占有一席之位,就算放眼整个人类历史,也找不出几个可以和他打擂台的文学家,虽然“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对于文学,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作品和理由,但公认拥有“清醒的现实主义,卓越的心理描写和非凡艺术表现力”的托尔斯泰,无论如何,都是绝对不能被忽视的一位现实主义作家,也是俄罗斯文坛转向现实主义的标杆人物。
除了普希金和托尔斯泰,19世纪俄罗斯文坛上还有前几天被新晋网红董宇辉大加赞颂的《罪与罚》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Dostoevsky),以及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小公务员之死》的作者契诃夫(Chekhov)等等,可谓是人才济济。
这就难怪有人说,唯一可以和法国在文学领域较劲的,就是19世纪的俄罗斯,只是这个说法,英国人未必同意。
盎格鲁-撒克逊人不服的原因是,虽然英国并没有足以和雨果以及托尔斯泰打擂台的文学巨匠,但他们在19世纪的欧洲文坛上,打破了性别垄断,贡献了好几位世界级的女作家,这一点,法国和俄罗斯都望尘莫及。
第一位著名的英国女作家是出生于1775年的简·奥斯汀(Jane Austen),她在1813年出版的小说《傲慢与偏见》不仅在当时好评如潮,就算是200多年后的今天,那也是历久不衰,图书馆里经常被借走,书店的架子上要常年摆放,如同神书一样的存在。任何一个人只要沾染了一点点文学气息,都会点头说知道知道的。
第二位就是前面说过的,和英国诗人雪莱私奔的那位少女,玛丽·雪莱(Mary Shelley),她在雪莱的元配夫人自杀之后,正式上位,嫁给了雪莱,并在1818年出版了《科学怪人》这部西方历史上首部科幻小说。小说描述了科学家弗兰肯斯坦如何用科学复活了一个死人的故事,所以它又被称为“弗兰肯斯坦的怪物”。我们前面说的凡尔纳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玛丽也有一个科幻小说之母的称号,实事求是地说,她这个称号更加名副其实,因为她比凡尔纳早了几十年。
在奥斯汀和玛丽之后,就是大名鼎鼎的勃朗特三姐妹了,大姐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ë)生于1816年,代表作是家喻户晓,大名鼎鼎的《简·爱》(Jane Eyre),二姐艾米莉·勃朗特(Emily Brontë)比大姐小两岁,是另一部世界名著《呼啸山庄》的作者,小妹比二姐又小两岁,她的作品叫做《荒野庄园的房客》,名气虽然不如前两部,但绝对也是一部不容忽视的作品。
这些女性作家虽然今天给英国人长脸了,让他们很自豪,可在19世纪,奥斯汀勃朗特等人却是小心翼翼隐藏自己的行踪,不敢用真名发表作品的,原因很简单,那时候对女性的定位可还是相夫教子,在家里做家庭主妇就是她们最好的职业,写小说这事儿,是男子汉老爷们的专利,所以,几乎所有这些女性作家在开始的时候,都用的是男性笔名发表作品。
2016年的时候,是夏洛蒂·勃朗特诞辰200周年,英国BBC特意播出了纪录片《隐于书后》,用来纪念这她以及她的两个妹妹,有人可能感慨,这三位女性要是生于今天,那就好了,但你也得这么想,要是生于今天,可能也就写不出《简·爱》了,这世上最伟大的作品,都不仅仅是一名作家自己的事情,它必然与时代、环境紧密相连,这一点,在下面这位英国作家的身上,表现得是最突出的,他就是生于1812年的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
狄更斯这哥们因为生得晚,很自然的,浪漫主义的大潮他没赶上,又因为小时候他老爹欠了一屁股的债,家里面的日子过得极其艰辛,那更是没办法浪起来,所以长大之后,他的作品基本上都是那个时代的写实之作,有很多反映世道之艰辛,底层老百姓生活之困苦,最后在1838年,推出了经典之作《雾都孤儿》(Oliver Twist),这部作品不仅反映了19世纪伦敦大量孤儿的悲惨生活,也是19世纪底层人民的真实写照。等到了1841年的时候,时年29岁的狄更斯已经在文坛上声名鹊起,以至于遥远的美国人都知道了这位帅哥作家,邀请他去访问。
可惜的是,美国人盛情邀请,好酒好菜款待着,却没有赢得狄更斯的好感,最大的原因是美国当时奴隶制还很盛行,年轻气盛的小狄一看,这个美利坚的贫富差距比俺们英国的还要大,我在英国都写了雾都孤儿,批判这种差距,干脆,给美国也来一篇吧,由此就写成了《美国纪行》(American Notes),里面除了对美国现实社会无情的揭露,就是对权贵资本家的嘲讽和批判,美国人的热脸,是结结实实地贴到了冷屁股上。
也许是美国之行让他对这个世界上的穷人更加同情,回到英国之后,他的作品朝向更加尖锐,更具批判性转变,但同时也更富有哲理和幽默感,用一些人的话来说就是:“为贫穷注入希望,并从绝望中绞出幽默。”这之后,他的《双城记》和《远大前程》等,大抵都是如此。
和很多作家不同的是,狄更斯在活着的时候就获得了巨大的荣誉,他曾经写过一本小说叫《董贝父子》(Dombey and Son),是在报纸上连载的,当里面一个人物被他写死之后,英国下议院当天开会时,居然集体起立,为这个小说里死亡的人物默哀,由此可见,这哥们当时的影响力有多么巨大。
1870年,狄更斯去世了,他本来的遗嘱是落叶归根,在故乡旁边的一个教堂安葬,但女王维多利亚紧急下了一道御旨,说要把他安葬在西敏寺的诗人角(Poets' Corner),并且在墓碑上刻下了如下评语:“他是贫穷,受苦与被压迫人民的同情者”。
我们说这句话既是对狄更斯的赞美,也是对包括维多利亚在内所有统治者的一个提醒,这个时代,贫富之间的差距实在太大了。
那19世纪中期到底是一个什么时代呢?在狄更斯《双城记》的篇首,有一个家喻户晓的经典段落,那段话的开头是:“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结尾是:“人们拥有一切,人们也一无所有;我们正在直登天堂,我们也正在直下地狱。”
客观地讲,这是一段放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不会有太大问题的话,因为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些人认为是好的,还有一些人认为是坏的,但它之所以成为经典,有三个原因,一是首创;二是狄更斯驾驭语言能力极其强大,让整段话相当有张力,当然,这里的张力指的是伦敦腔的英文原文;最后一个原因最重要,那就是十九世纪的欧洲,或者说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确实比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更能体现出这段话的意义。
二、世博会的由来
我们这里先来看一件事,1851年5月1日,伦敦海德公园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那已经不是壮观,而是相当地壮观,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万国工业产品博览会在此开幕(Great Exhibition of the Works of Industry of all Nations)。
这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博览会,英国邀请了当时世界上所有国家来参加,展出了13000多件工业产品,大多数是英国的产品。为了这次盛会,维多利亚女王特意在伦敦的海德公园建造了一个全新的展馆,长度大概是570米,宽度40多米,整个展馆完全由铁和玻璃组成,英国人用了9个月的时间建成了这座展馆。这个建设速度,在当时就是一个奇迹,虽然因为工具的区别,比不上今天中国人的基建速度,但今天的英国人,却是没办法赶上祖宗的建设速度了。
建成之后,展馆命名为“水晶宫”(The Crystal Palace),和东海龙王的那个比起来,哪一个更加夺目一些,我们是不可能知道了,因为这两者今天都不在了。龙王的那个,某一天可能还能找到,但海德公园的这个水晶宫,却永远消失了,它在1936年的一场大火里,焚毁得是干干净净,时任下议院议员的温斯顿·丘吉尔先生,亲眼看着大火烧红了半边天,沉默了半响,说了一句经典名言:一个时代终结了。
无论如何,1851年的这个水晶宫的万国工业博览会大大地提升了英国的国际地位,四年之后,法国有样学样,也举办了一场博览会,只不过他们称之为世界博览会(World's fair),后来的国家纷纷效仿,形成了今天世博会的传统,咱们国家的上海也办过。
无论是19世纪,还是21世纪,能够举办世博会,那都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牛掰的体现,维多利亚女王今天在全世界享受这么大的名气,到处都是维多利亚港,维多利亚市,她所处的时代,更被称为维多利亚时代,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大英帝国在19世纪,国力达到了顶峰。以它为龙头的欧洲,就像前面两集所说,伴随着科技、工业、艺术、文学等各方面的快速发展,更是独占鳌头。放眼世界,欧洲绝对是当时当之无愧的霸主,欧洲人享受着最奢侈豪华的生活。
所有这些,当然有理由被狄更斯称为最好的时代,也确实是最好的时代。
只是,为什么他又说这是最坏的时代呢?实际上,对于这个问题,我上面已经通过那些现实主义小说回答了一多半,社会上“富者田连阡陌,穷者无立锥之地”,贫富差距之大,令人咂舌,《悲惨世界》和《雾都孤儿》这类书里面描写的穷人生活,那是真的悲惨,对于穷人,它确实是最坏的时代,这里面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社会基础保障体系完全没有建立起来,在社会达尔文主义的风潮下,穷人的穷,被认为完全是他们自己的责任,而这,最终导致了一场席卷整个欧洲的革命,1848革命(Revolutions of 1848),后世称为人民之春(Springtime of the Peoples)。
在这场革命之后,欧洲人找到了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至于说怎么找到的,哪两种,我这里卖一个关子,现在先来看看这场革命。
三、1848革命上半场
首先打响革命第一枪的,是意大利半岛上的两西西里王国(Kingdom of the Two Sicilies)。听到这个名字,你可能一头雾水,啥叫两西西里呢?我们说这个国家,纯粹是列强霸权的产物,拿破仑完犊子之后,在前面说过的维也纳会议上,英、奥、俄等国强行把意大利南边的西西里王国和那不勒斯王国合并,因为那不勒斯王国的正式名称也是西西里王国,所以新的国家就有了这么一个奇怪的名字,两西西里王国,然后列强还指定了一个波旁家族的老爷当国王,当然,这哥们完全是奥地利帝国的一个傀儡。
就在1848年1月12日,两西西里王国国王费迪南多二世(Ferdinando II)过生日这一天,意大利南方的烧炭党举行了声势浩大的起义,很快地,起义就蔓延到了整个意大利,什么威尼斯,伦巴第,帕尔马这些传统的商业国也跟着纷纷造了反,最牛的是北边的萨丁尼亚-皮埃蒙特王国(Kingdom of Sardinia-Piedmont),人家其他地区都是要求自治,制定宪法,它直接打出了统一意大利的旗号。
这个皮埃蒙特王国实际上就是原来的萨丁王国,只不过维也纳会议之后,它变成了法国和奥地利之间的一个缓冲地带,在1830年开始工业化之后,民族主义也趁势抬头,本来它就一直在和罗马教皇暗中商量着意大利半岛独立的事情,现在南方一造反,它觉得机会来了,国王卡洛斯·阿尔伯特(Charles Albert of Sardinia)大旗一举,公然对奥地利宣战,谋求意大利的独立。
可惜的是,教皇庇护九世(Pope Pius IX)在关键时刻当了大叛徒,不仅撤回了军队,还发表声明说不支持意大利独立,最后导致这个历史上被称为第一次意大利独立战争(First Italian War of Independence)的事件彻底失败,奥地利军队在打败皮埃蒙特王国之后,迫使阿尔伯特退位之后,换了他儿子当国王。
在这次独立战争里,有一位叫做朱塞佩·加里波第(Giuseppe Garibaldi)的革命者脱颖而出,他不仅带着意大利人取得了很多小规模战斗的胜利,还赢得了包括雨果、大仲马以及美国当时的总统泰勒等人的敬意,在革命失败之后,远走美国,十几年后,这哥们将再次回归,我们后面还要讲到他。
意大利烧炭党们的革命点燃了欧洲1848革命的大火,这里面最出名的,就是法国的二月革命(French Revolution of 1848)。
前面说1830年的时候,法国七月革命,开启了奥尔良王朝,国王是路易·菲利浦一世。随着时间的流逝,此人的执政越来越倾向于保守主义,经常是这个不行,那个也不许,1848年2月22日,巴黎民众本想举办一个大宴会,庆祝美国已故总统乔治·华盛顿的冥诞,可这个菲利浦却跳出来说,你们庆祝一个共和制的外国总统的生日,啥意思?难道是对俺这个国王不满?然后就下令禁止了,这一下,巴黎市民就不干了,南边意大利人正在造反,干脆,咱们也反了吧,就这样,千百万的群众再次走上巴黎街头,开始革命。
比起意大利,革命老区法国的造反那就顺利多了,无论造反的,还是被造反的,大家对这一套都是轻车熟路,2月22日反旗一举,2月24日,国王路易·菲利浦就宣布退位,然后跑到英国,一直到死,他也没回来巴黎。
胜利了的巴黎人民这一次又选择了共和制,法兰西第二共和国随即宣告成立,并且在第二年,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们法兰西这一次走共和道路是认真的,因为他们选出了法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总统,也是欧洲第一位以总统命名的国家政府首脑,这位新领导人的全名叫查理·路易·拿破仑·波拿巴,也就是后来著名的拿破仑三世(Napoléon III),为了方便起见,从现在起,我就使用这个称呼了。你也别管名字是什么,一听就知道,此人百分百和法国曾经的大皇帝拿破仑有关系。
是的,这位拿破仑三世应该算作是拿破仑正儿八经的衣钵传人,可是他和拿破仑之间的关系却实在是有点儿烧脑,因为他的爹和娘,都与拿破仑有关系,具体地说,他亲爹是拿破仑的弟弟,但他妈却是要管拿破仑叫爹的,你要是惊讶地说这不是乱伦吗?那我必须澄清一下,这事还真很难说是乱伦,因为拿破仑只是他妈妈的继父,不是亲身父亲,所以,这件事就是拿破仑的亲弟弟娶了他的继女,所以拿破仑三世既是拿破仑的侄子,又是他的外孙子,不得不说一句,贵圈可真乱。
他之所以被选举为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总统,只有一个原因,就是这时候法国人无比怀念拿破仑时代法兰西的荣光,以“大伯英雄侄好汉”的心态,把他推上了总统宝座。
那么,啥是总统呢,和英国的首相有啥区别?为什么法国这次要选择这个头衔呢?这个,我们下集再聊。
老师在讲完欧洲史话后讲下中国近代史吧?您的中国史话只讲到1912年,很期待后面的一部分。
开瓶拉菲001 回复 @崔_eu: 1912后面的很可怕,稍不小心就……
中国作者要是写个山东孤儿,那就一定是在舔西方。是要被起诉的
倔强的哈皮 回复 @爱新觉罗圈圈: 去看看现在被西方认可的,写的都是什么东西,红楼梦也揭露社会问题,他怎么不评,因为红楼真的是一部巨著
狄更斯在他的双城记记里写到的那段话的开头是: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 时代。"结尾是:"人们拥有一切,人们也一无所 有;我们正在直登天堂,我们也正在直下地狱。"
狄更斯我最喜欢他的大卫科波菲尔,不过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原因,文字拉拉杂杂
三丫家的丫 回复 @1393590pogo: 可能是你看的版本的差别
大沙发大沙发
我儿子天盯着有没有更新,求更新
俄罗斯文学的太阳陨落了!不过另一颗太阳正在冉冉升起—托尔斯泰
YanYJ22 回复 @三丫家的丫:
印刷术推进了出版业和小说
继续学
作业他祖宗 回复 @yuannannan_7l: √
听老师讲历史真是太过瘾了,科学讲的通俗易懂,文学讲的简明扼要有趣,历史讲的生动有趣
枫落白衣 回复 @Cindy_5w: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