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院|“匍”雁形铜盉:西周外交纪念品

博物院|“匍”雁形铜盉:西周外交纪念品

00:00
06:21

《周礼·行人》载:“凡诸侯之邦交,岁相问也,殷相聘也,世相朝也。”

在遥远的西周时期,大大小小的诸侯国拱卫周王室而立。不管是诸侯国之间,还是他们同周王室之间,在外交往来时,都有着各种礼仪和规矩。河南博物院馆藏的“匍”雁形铜盉,正是那个时代诸侯国外交礼仪的缩影。

“匍”雁形铜盉,青铜酒器,西周文物。整器通高25.2厘米,流至尾长31.8厘米,体宽17.2厘米,口径14.3厘米;重3550克;容量2125毫升。1988年出土于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现藏河南博物院。

这件铜盉造型独特,器身为雁形,圆形器口开在背部中央,口外敞,斜方唇,高领内束,腹腔呈圆角长方形扁体状。

雁颈曲而上扬,昂首前视,双目圆睁,扁嘴微张,自然形成盉流。雁尾部有一个卷身上扬的龙首形鋬手,扁腹下附有四柱形足。

器口上有子口器盖,盖略向上隆起,中部设一上粗下细的捉手为盖钮,捉手内饰蜷曲鸟纹,盖缘饰有不分尾的长鸟纹,与站立在雁尾上的一圆雕铜人相连。

此人双手抱住器盖上的环形钮,双脚之间有横梁,与雁尾上浮雕牛头饰顶端的环钮相衔接。铜人发型为竖髻,高绾于头顶,发丝细密而整齐,面庞消瘦,五官清秀,上身赤裸,下身着十褶裙,腰束饰有连续菱形纹饰的革带,脚穿浅筒靴。

铜盉盖内有铭文5行44字,大意为:在四月戊申这天,匍到了氐这个地方。青公派司史皃赠送给匍鹿皮、铜。匍特地铸了这件铜盉以作纪念,祈求能长久地使用下去。

“匍”盉出土于应国墓地,毫无疑问其所有者匍是应国贵族。有学者认为,青公即邢国国君邢公,铭文反映了诸侯国之间所例行的覜聘礼情形;也有学者认为,这件铜盉是诸侯与西周王室交往的记录,反映的是王朝大臣遣使于诸侯之事。

此外,雁形盉的造型,正印证了《礼仪·士相见礼》中“大夫相见以雁……上大夫相见以羔”的记载。周人以雁为聘问之礼,流传到后世,雁又在古人婚礼中被赋予了重要意义。可以说,这件文物承载着一段历史的记忆,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艺术的积淀。

专家解读

据河南博物院馆员向祎介绍,青铜礼器盉的基本形制特征为:硕腹,腹部一侧斜生长管状流,另一侧有一鋬,三足或四足,有盖,盖多以链索与鋬相连。关于盉的用途也是学界长期以来争议较多的问题之一。北宋金石学家吕大临《考古图》据《说文》释盉为调味之器。王国维根据端方所藏出土铜禁上所列诸酒器中杂有盉,著《说盉》一文,认为应为酒器,并进而指出盉是“和水于酒之器,所以节酒之厚薄者也”。考古学家容庚著《商周彝器通考》及《殷周青铜器通论》依从王国维之说,并补充认为:盉有足,亦可兼温酒之用。青铜器专家郭宝钧认为“盉是古时和酒温酒的器物”。学者陈梦家提出盉是和“郁”于酒而煮之器。此类说法大多是根据盉字的音训而得出的结论,认为盉为酒器。现据墓葬出土成组的青铜礼器之组合关系与出土情况分析,对盉有了新的认识,亦有学者认为其应为水器。

据考古资料显示,西周中期墓中随葬盉已较普遍,多伴出有盘,且纹饰相同或接近,有的共出盘还有同铭的现象。西周晚期墓多实行匜、盘组合,但凡有此种组合墓中均不见有盉,若盉、匜同出,则配有二盘。加之宗仲匜等器自名为盉,表明此二器在一定历史时期用途相同,可以互代。

目前所见铜盉虽多有动物造型附于器上,但多为装饰之用,饰于流口、器盖或鋬,整器仿动物形的并不多见,青铜器中以形状似鸟兽的盛酒器为仿生铜器的大类。西周时期是青铜鸟兽尊制作最为发达的时期,数量大,品种繁多,新出现了兔尊、鸳鸯尊等新的器形。春秋战国时期,青铜鸟兽尊的数量和种类都开始逐渐减少,直至衰落。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归正观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正观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同时注明来源正观新闻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正观传媒科技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