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人“年味儿淡了”的感叹声中,以往村里“自娱自乐”的游神活动,却在这个春节吸引了全国各地大量游客,甚至在海外也有极大声势。据《新华每日电讯》报道,农历新年期间,游神这一民俗活动从福建火出了圈。
游神文化流行于东南沿海地区,以福建和广东东部最为盛行。每逢游神日,村里村外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们簇拥着众神明走街串巷,还有舞龙和舞狮等表演,被誉为“行走的民俗博物馆”。
在这个春节同样“出圈”的还有广东潮汕地区的英歌舞。这一“中华战舞”的火爆不仅仅存在于潮汕地区,还传播至英国。2月11日,在伦敦举行的“四海同春”新春庆典上,6分钟的英歌表演《英歌雄风》打了头阵。广东普宁南山英歌队边走边演,一路巡游,吸引多达70万人现场围观。
此外,全国各地也有众多民俗文化活动占据着春节期间的C位,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正如游神活动被打趣为“80后出钱、90后管理、00后出力”,古老的民俗文化活动如今也已经“年轻化”,而这就是我们的传承,这也才是中国的年味儿。
民俗是历史与信仰的结合
民俗文化背后是历史与信仰的结合。以游神为例,是古老的祈福活动,求的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承载着民众的朴素认知和美好愿望。其之所以在福建沿海地区盛行,是地理环境与历史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
靠海吃海、时常面对风浪与水患的福建沿海地区的人们,自古就对自然环境格外敬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由妈祖娘娘、张圣真君、镇海王陈文龙、临水夫人、五福大帝和世子等构成的繁复神仙体系。
这看起来固然有着“不够科学”的一面,但恰恰是一代代福建人对世界进行探索和想象的产物,并在代际传承和知识演进中逐渐丰富与多元化。在人类对世界的认知还相对蒙昧的时代,游神还有着维系与团结乡村体系的作用,鼓励人们面对天灾时共克时艰。
此外,从《诗经》里的“神之吊矣,诒尔多福”到明清文人创作的各种诗篇,也都是“游神”衍生的文化遗产。游神文化也是各种非遗文化的集大成者,一般会与竹编、漆器和音乐等当地非遗特色相结合。
随着民众的世代迁徙,在拥有众多侨乡的福建,游神也成为海外游子的寄托和精神纽带,让游神得以在海外“出圈”。
潮汕地区的英歌舞有着类似的历史脉络,其糅合了南派武术和戏剧等地方艺术,有独特的步法、身法、槌法和阵法。以刚劲雄浑的舞姿,渲染磅礴豪迈气势,带来力与美的震撼。英歌舞既有古老傩文化元素,承继先民的图腾崇拜,又在岁月演变中逐渐丰富,依附于水浒故事。
作为中原文明南下传播与岭南本土文化在千年流变中结合的产物,英歌舞“源于邹鲁又异于邹鲁”,见证了文化交融的历史。而其武术元素,也与当年防御匪患的地域特征有关。
这种丰富的历史意涵,使得英歌舞与游神一样自带生命力。潮汕地区的华侨文化,也让英歌舞得以在海外延伸。
民俗文化最需要焕新传承
无论游神、英歌舞,还是其他地区的优秀民俗文化,其内核都是“敬畏天道”的仪式感。敬畏天道,其实也就是遵从自然、顺应人心,显然是不能将之单纯理解为“迷信”。
比如福建的妈祖文化,其背后是代代传承的海洋精神,是“闯出去”的动力来源,与现代文明的海洋文化相契合。
民俗文化的传承不能只靠老人。近年来人们时常忧心的传统文化断层,在游神和英歌舞这里都变得不是问题。
一直以来,游神和英歌舞都由当地村民自发组织,自愿捐资,人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在游神队伍中,青壮扛轿辇、挺神将,长者捧香炉,女性提灯执扇,这恰恰是农村社会关系和分工的展现,巡游本身也是村际之间的和谐往来。
有人总结出的“80后出钱,90后管理,00后出力”的游神新模式,正是民俗文化代际传承的体现。
社会经济的中坚力量在经济上予以扶持,中生代将现代管理模式注入民俗活动,青年人也积极参与,合力扛起重达七八十斤的神将塔骨。这不但会让文化得以延续,也能带来创新。
今年游神的各种新版形象便是明证,其更为立体,也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配合现代电子音乐等元素,更有利于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播。
当地年轻人对游神民俗的看法也凸显时代感:“我们不迷信,不拘泥于陈旧的形式,游神祈福是一种精神寄托,挺神将是一种文化载体,也是全民皆可参与的民俗文化。”这种既坚持传统又不墨守成规的思维,恰恰是传统文化最需要的,也才是我们该有的年味儿。
英歌舞在英国的出圈,同样是与时俱进的体现。既有街舞的气质,又有街舞不具备的传统文化意涵,英歌舞因此完全可以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
作为年轻人为主体的民俗活动,需要年轻人参与,也需要年轻人传播。而其对信仰的看重,对天道的敬畏,也完全可以与现代社会崇尚的道德与美学相匹配,获得认同。
也因此,80后、90后、00后合力追捧的游神、英歌舞等在这个春节热闹“出圈”,不仅是传统年味儿淡了的最好反证,更充分表现出了中国古老民俗文化传承焕新的蓬勃生命力。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