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与见证:张玉良作品中的时代印迹与个人风格

抒情与见证:张玉良作品中的时代印迹与个人风格

00:00
09:09

访问记:张玉良先生的艺术人生

在一次偶然的交谈中,我得知了张玉良先生的名字。他被描述为一位在现代经济洪流中保持宁静,专心致志于艺术探索的画家。作为一名记者,我被他的故事深深吸引,决定亲自去拜访这位艺术家。

当我抵达张先生位于北京北郊的住所,迎接我的是他祥和而热情的微笑,以及手中未完成的画作。他的客厅里摆放着一幅巨大的画布,上面描绘了飞翔的百鸽和盛开的牡丹,尽管尚未完工,但已显露出非凡的气势。

张先生的画室简朴而整洁,画桌上的文具井然有序,书籍整齐分类,透露出温馨与雅致。从他的言谈中,我能感受到学者的风度和与世无争的品格,这让我对他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由于原作过大,不便展示,张先生拿出了一些作品的照片和画册供我欣赏。我被他的画作深深吸引,每一幅都富有诗意,展现了他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独特的艺术表达。他的画风追求着寄物言志,澄怀观象的境界,用笔生动、墨色丰富,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艺术魅力。

张先生来自安徽淮北市,曾是一名高中美术教师,现已退休。他告诉我,是儿女们将他接到北京来安度晚年,并给了他三个任务:多走走看看北京这个古老的文化名城,一饱眼福;多尝尝集全国之大成的北京名吃,以饱口福;多与北京的书画名家交流,充实自己,完善自己的艺术。谈到子女时,他的眼中充满了骄傲和满足。

他的故乡萧县,地处中原,自古崇尚诗礼教育,有着久远的书画渊源,历代丹青高手辈出。出生在这块灵杰之地,加上他天性喜欢画画,这也可能是他踏上绘画之路的原因之一。

当我询问起张先生的绘画历程时,他沉默不语,只是轻轻地叹了口气。从他深邃的目光中,我察觉到他并不愿意多谈这些往事。我忽然意识到,他走过的道路可能充满了艰辛。后来,通过他的家人的叙述,我才逐渐了解到他的身世和经历。

张先生六岁时便遭遇了父亲去世的悲剧,他与母亲和年幼的妹妹一同生活。在那个偏远的贫困农村,生活条件极其艰苦,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更是让他们的生活雪上加霜。许多同龄的伙伴和同学都不幸离世。在伯父的援助下,张先生艰难地生存下来,直到十二岁才有机会走进学校。这段经历无疑在他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由于家境贫寒,张先生并没有接受太多的正规教育。在国家解放后,国家经济同样困难,他在学习绘画时,学校没有专门的老师,也没有教材和资料,更没有钱购买绘画用品。凭借对绘画的热爱,他开始临摹课本上的插图,甚至用老师给的旧报纸来练习。经过几年的刻苦学习,他终于能够绘制出复杂的门神等风俗画,他的勤奋和才华赢得了乡亲们的赞誉,使他在当地小有名气。

“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停课,老师们受到批判,张先生感到求学无望,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然而,他并不想在那个混乱的年代虚度光阴。就在他对未来感到彷徨之际,一个偶然的机会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他应征入伍,成为一名军人。军旅生活为他带来了无尽的喜悦和挑战,他感到在部队这个大熔炉中有无限的可能性。张先生表示,他的绘画梦想是在部队实现的,他在那里得到了锻炼和展示才华的机会。他利用空闲时间画速写,描绘战友、营房以及所见的一切,最终成为一名出色的连队宣传员。

张先生回忆说,由于政治需要,他前后绘制了大约两百幅伟人像,这是一段难忘的经历。他的话语中流露出对部队的深深眷恋。然而,为了孝顺母亲,他在不愿意的情况下离开了心爱的部队,转业回到地方,成为一名教师。尽管在当时教师被贬为“臭老九”,但张先生坚信教师肩负着崇高而光荣的使命。他在教育岗位上坚守了四十年,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学生。

在教学之余,张先生数十年来一直深入研究美术理论和绘画技法,特别是中国画的传统文化。他临摹了许多古代佳作,创作了上万件作品。他的作品多次被选入展览,并不断在报刊上发表,逐渐在当地赢得了声誉。

张先生是一个极其低调的人,对名利看得很淡,不善于自我宣传。他表示,自己只想专注于热爱的艺术,追求内心的满足。他的温饱康安,就是他最大的心愿。

在与张先生的交谈中,我逐渐被他的作品所吸引。他的每幅画作都附有诗作,实现了画与诗的完美融合,展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境界。我注意到,除了在绘画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张先生在传统文学领域也有着极高的修养。随着谈话的深入,他兴致勃勃地拿出了一本未发表的诗集《砚边诗草》供我欣赏。他谦称这些诗作都是随性而为,仅供自娱自乐,是一些粗陋之言。然而,这些诗篇却显露出了他深厚的传统文学功底,让我不禁想起那句“天下才子隐者多”。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这样一位自学成才的艺术家,他的才华和成就却鲜为人知,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张先生的诗作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涵盖了词、绝句、格律诗等多种形式。他游历山川,观赏大海,歌颂盛景,沐浴春风,感受秋雨,思考人生,抒发情感,集中精神,创作丹青,题写画款,表达胸臆。他的诗中融合了东方传统文化的情怀和现代审美意识,给人以美的享受。从他的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豁达大度、正直坦荡、谦逊质朴的人格魅力。

退休后的张先生本可以享受天伦之乐,但他却依然在追求尚未实现的梦想,广泛涉猎书籍,深入自然。他认为绘画艺术是综合知识的体现,尤其是传统文化与中国画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他追求中国画的格高韵雅,强调传统文化修养对画家的重要性。张先生认为,传统文化是中国画的灵魂,也是画家的精神食粮,能够激发独特的思维。谈到未来的计划,他表示希望继续探讨中国画的发展与创新。他坚信,中国画艺术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创新,不能停滞不前。他不仅这样说,也这样做,他真诚地拥抱大自然,攀登高峰,突破困境,寻找创作的新灵感。他的创新作品得到了好评,并产生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与张先生相处的时间过得很快,我带着许多未解的疑问离开了,但我知道,这些问题只能通过我自己的探索和思考来解答。

这次采访让我受益匪浅,张先生默默探索、默默耕耘的精神,与那些追求虚名和利益的画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那谦和忠厚、平易近人的品质,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心态,以及他精美的巨幅画卷和渊博的学识,令我深感敬佩。古人形容水墨画为“无色也动人”,而张先生则是“默默探索更感人”。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惊人的成就,是因为他在人生的苦难和逆境中,培养出了与世抗争的意志,不甘心被命运摆布。

我真诚地祝愿这位可敬的老人身体健康,精神愉快,继续为繁荣中华民族的绘画和诗歌艺术,创造出更多更精美的作品,为世界的东方艺术增添异彩。

刘彗娟

中国数字电视环球旅游频道

2008年8月18日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