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投石》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

《扁鹊投石》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

00:00
09:40

第48课

扁鹊投石: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摘要:无论治病、烧菜还是治国,都是非常讲究的技术活,也都是精细活。

听众朋友,你们好!欢迎继续收听古文素养课第48课。我是主讲人常方舟。

1

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选自《战国策》。在开始之前,先来简单介绍一下《战国策》这本书。战国时期,群雄并起,当时各国的政治外交形势可以说是瞬息万变,这也催生出一批权谋之士,他们周旋在各个国家之间,为合纵和连横的政治目标开展行动,留下了很多经验和故事。到了西汉时期,刘向就把这些史料整理出来,定名为《战国策》,按照十二个国家分为三十三篇,内容就是纵横家们的权术谋略。

这篇课文的名称叫“扁鹊投石”。有个成语叫讳疾忌医,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讲的是蔡国国君蔡桓公不相信自己有病,三番四次拒绝扁鹊给自己看病,后来疾病一天天地发展,最终病入膏肓,连神医扁鹊也没有办法治疗了,扁鹊怕他怪罪自己,只好连夜逃走了。相传扁鹊有透视的能力,能够一眼就看清人的五脏六腑,哪些器官有问题。传统医学也有一种说法,上医治未病。在还没有生病的时候,就开始预防,才是最上等的医生。扁鹊就是这样一位有性格、有原则,而且医术也非常高明的医生。由于扁鹊名气很大,请他看病的多是一些诸侯国的国君。

扁鹊治国

事实上,历史上有明文记载的扁鹊其人,姓秦,名越人,生活在春秋时期,是中医望闻问切的创始人,和上面提到的蔡桓公有几百年的差距,所以,先秦很多典籍当中提到的扁鹊,往往不是特指一个人,而是对医生的统称。今天的课文叫作“扁鹊投石”,讲的也是扁鹊给人治病的故事。只是这一次的病人是秦武王,这位扁鹊也不是春秋时期的那位扁鹊。不过,我们不必过度深究这些细节,只要记住这是一位名医就可以了。

2

我先给大家念一遍原文:

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undefined

3

下面我们来看第一句。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

意思是,名医扁鹊去看秦武王,秦武王把自己的病状告诉扁鹊。

“扁鹊”,是名医的称号。

示意的“示”,在这里是告诉的意思。

秦武王把病状告诉扁鹊之后,扁鹊请除。

意思是,扁鹊请求替他治病。

“除”,就是治病的意思。

这个时候,秦武王身边的人对他说:“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

意思是,“您的病在耳朵前面、眼睛下面,治疗了也不一定会痊愈,还有可能会失去听力和视力。”

“必”,是一定的意思。

已经的“已”,是停止、治愈的意思。

“将使耳不聪、目不明。”

将”,是副词将要的意思。

“聪”,是听力好。丧失听力,就叫作失聪。

秦武王听到了这种说法以后。君以告扁鹊

意思是秦武王把这番话告诉了扁鹊。

这句话“以”这个字后面省略了宾语。应当是,君以之告扁鹊,之指代的就是前面那段话。

听说周围人给秦王嚼的舌根以后,扁鹊怒而投其石曰。

“投”,就是扔的意思。

石头的“石”,在这里指治病用的石针。

扁鹊把治病的工具一扔,生气地说:“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

意思是,您和内行的人商量如何治病,却又和外行的人推翻了它。

“知”,是知道、了解的意思。

“谋”,就是商量的意思。

“败”,是败坏、推翻。

最后一句也是扁鹊说的话。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意思是,如果像这样治理秦国,那么秦国很快就会灭亡了。

“使此”,就是如此的意思。

这个“知”,在这里是掌管的意思。

“一举”,强调很轻松的样子。

4

接下来,我们把这段文章从头到尾串讲一遍。

名医扁鹊去看秦武王,秦武王把自己的病状告诉扁鹊。扁鹊请求替他治病。秦武王身边的人就说:“您的病在耳朵前面、眼睛下面,治疗了也不一定会痊愈,还有可能会失去听力和视力。”秦武王就把这些话告诉了扁鹊。扁鹊大怒,把石针扔在地上说:“您和懂得的人商量,又和不懂得的人破坏,如果像这样治理秦国,那么秦国很快就会灭亡了。”

5

秦武王之所以惹得扁鹊大动肝火,是因为他犯了两个重大的错误。

第一个错误是听信周围人的谗言,没有做到用人不疑。一方面,秦武王既然已经把自己的病状告诉了扁鹊,让扁鹊来给自己看病,就应该全心全意地相信他,听取扁鹊的治疗建议。即便周围的亲信对他讲了一些怀疑扁鹊的话,他也应该及时制止,不要把这些话再传给扁鹊。我们说,任人之道在于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像秦武王这样出尔反尔、优柔寡断,造成的后果就会很严重,也可以看出他比较缺乏治下的手段。

另一方面,扁鹊是民间的医生,只是由于他医术高明,经常会去给达官贵人看病。在多人会诊的时候,扁鹊的见解往往要胜过那些一直居住在宫廷里的医生,导致那些御医们总是很嫉妒扁鹊。我们可以推测,秦武王左右的这些人当中就包括嫉恨扁鹊的同行。扁鹊们的性格也往往很是耿直,喜欢有话直说,不会故弄玄虚,也因此得罪了很多人。根据《史记·扁鹊列传》当中的说法,那个生活在春秋时期的扁鹊,在各地到处行医,在天底下的名声也越来越大,终于引起了秦国太医令的嫉妒,于是他派人刺杀了扁鹊,扁鹊最终也因此就这么白白地死去了。

《芈月传》里举鼎的秦武王

秦武王所犯下的第二个错误是让非专业人士插手和干扰专业人士的工作。扁鹊是专业的医者,治病经验也很丰富,但秦武王却任由不懂得医术的人对他的治疗指手画脚,不仅患者自己的心情发生动摇,而且也影响了扁鹊的治疗。在现实生活当中,随着现代分工不断发展,各个行业越来越垂直细分了,术业有专攻的情况也变得越来越明显了。我们有时候也难免会碰到类似这种外行指导内行的情况。我们能够做的,一方面是专注于自己的领域,做好自己手头的事情,展现专业素养。另一方面就是充分地尊重专业人士,首先确保我们自己不会成为一个制造障碍的外行人士。

这样说起来,扁鹊最后说的那番话其实也有一点越界的嫌疑,他主要是为了点醒秦武王,在治国这件事情上要拿得定主意。通过治病这件事,他看到了秦武王在治国方面存在的重大缺陷。在扁鹊看来,治国就像治病,需要和内行的人一起商量才行。无独有偶,后世唐太宗也曾经对身边的大臣们讲:治国如治病,病虽然看着要好了,还是需要细心调养,所以作为君主始终战战兢兢,一刻也不敢放松。老子曾经把治国比喻成做菜,治大国如烹小鲜,小鲜是美味的小鱼,厨师必须要很小心地掌握烹饪的火候,才可以做出一道非常美味的菜肴来。这样看起来,无论治病、烧菜还是治国,都是非常讲究的技术活,也都是精细活。

这一讲就到这里,我们下一讲再见!

总结:

我们从今天开始进入对《战国策》的学习,《战国策》由西汉刘向整理,主要内容是纵横家们的权术谋略。这节课我们讲了秦武王找扁鹊看病的故事,秦武王听信了身边非专业人士的话,而不是全心全意地接受扁鹊的治疗建议,惹得扁鹊大怒,并且向秦武王下了国家灭亡的结论。我们从这个故事分析了秦武王治国的潜在危机,最后引用道家思想,将治国归结为“需要小心把握的技术活、精细活”。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