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武子知免》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范武子知免》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00:00
10:02

第41课

范武子知免: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摘要:怀着戒惧之心立朝治家,家族才能长时间地在晋国保有显赫的地位。

大家好!欢迎继续收听古文素养课第41课。我是主讲人常方舟。

1

说起中国式父亲,很多人都会有刻板印象,比如父亲往往不善于表达感情、对孩子的要求比较严格,等等。你是如何跟自己的父亲相处的?你感受到深沉父爱的时刻又有哪些呢?今天的文章选自《国语·晋语》,讲的正是发生在父子之间的一段对话,在其中,我们既可以感受到父爱如山,也可以读到父辈的深沉智慧。

2

我先给大家念一遍原文:

靡笄之役,郤献子师胜而返,范文子后入。武子曰:“燮乎,女亦知吾望尔也乎?”对曰:“夫师,郤子之师也。其事臧,若先,则恐国人之属耳目于我也。故不敢。”武子曰:“吾知免矣。

3

下面我们来看第一句。“靡笄之役,郤献子师胜而返,范文子后入。”

这句话的意思是,靡笄之战,郤献子打了胜仗班师回朝,范文子走在队伍的最后面。

“靡笄”mo2ji1,是山名。

“郤献子”。是春秋时期晋朝的大夫,名克。谥号为献,所以叫郤献子。

“范文子”,是范武子的儿子,在靡笄之战中担任中上军的副元帅。

下一句是,武子曰:“燮乎,女亦知吾望尔也乎?”

这句话的意思是,范武子说:“燮儿呀,你也知道我在天天盼望你早点回来吗?”

“武子”,范武子,是晋国的正卿,他名士会。

“燮”,指范文子,他名士燮。

“女”,在这里通三点水叫一个女字的“汝”,意思是你。

“尔”,也是对第二人称你的称呼。

“也乎”,是两个语气词连用。

下一句是,对曰:“夫师,郤子之师也。其事臧,若先,则恐国人之属耳目于我也。故不敢。”

这句话的意思是,范文子回答说:“军队,是郤献子带领的军队,打了胜仗。如果我走在前面,那么恐怕国人会把注意力集中在我身上。所以我不敢走在前面。”

“臧”,是善、好的意思。

“先”,是走在前面的意思。

属于的“属”,读作zhu3,是专注的意思。

于是武子就说:“吾知免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范武子说:“我知道你可以免除灾祸了。”

“免”,是免除祸患的意思,“免”字的解释往往是包含宾语的。

4

接下来,我们把这段文章从头到尾串讲一遍。

靡笄之战,郤献子打了胜仗班师回朝,范文子走在队伍的最后面。范武子说:“燮儿呀,你也知道我在天天盼望你早点回来吗?” 范文子回答说:“军队,是郤献子带领的军队,打了胜仗。如果我走在前面,那么恐怕国人会把注意力集中在我身上。所以我不敢走在前面。”范武子说:“我知道你可以免除灾祸了。”

5

决定战争胜利与否的因素,主要取决于天时、地利、人和。靡笄之战是历史上发生在晋国和齐国之间的一场战争,战争的起因就是文中提到的晋国大夫郤克。郤克脚有些跛,所以在他出使齐国的时候,齐顷公就让宫中女眷们躲在帷幔后面围观他。女眷纷纷嘲笑他走路的样子,郤克自觉受到了极大的侮辱,回到晋国以后就要求出兵攻打齐国。在靡笄之战中,郤克身先士卒,负伤坚守,最终大胜齐军。在战争结束论功行赏的时候,晋国的三军将领又都表现出高风亮节。当时晋国的国君晋景公先是对郤克说,打了胜仗都是你的功劳呀。郤克就回答说,我不过是以君主您的命令统帅三军,三军将士勇敢战斗,我哪有什么功劳可言。晋景公又赞赏中上军统帅范文子的功劳,范文子也推脱说,自己也不过是遵循中军元帅的命令而已。晋景公又表彰中下军统帅栾武子的功劳,栾武子也是一样的说法。由此可见,晋国发动战争有着正当的符合道义的理由,君臣上下又勠力同心,将帅也是谦虚谨慎,谁也不居功,可以说占尽了有利的综合条件,那么打胜仗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作为一个老成的政治家,范武子洞察人情世故的能力很强。郤克出使齐国受辱之后,他就对儿子范文子说,郤克一定会通过执掌朝政的方式来向齐国复仇。所以,范武子就主动告老退休,让渡政治权力,还交代儿子要恪守君令,勤勉为官。而初入官场的范文子并不是一开始就懂得明哲保身的道理,也是经历了一番成长的阵痛。《国语》里边就记载,有一次,范文子很晚才退朝回家,范武子就问他原因,文子就得意地说,今天朝堂上来了一个秦国的客人,讲了几个谜语,没有一个人能答上来,我一个人就解出了三条。武子听了以后就勃然大怒,说你这孩子太不明事理了,大夫们不回答是为了礼让父辈兄长,你却三次都抢了别人的风头,这样下去我们家很快就要败亡了。然后他就拿起手杖去打范文子,把头上的簪子都给折断了。这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可以看出,正是因为范武子始终战战兢兢、怀着戒惧之心立朝治家,他的家族才长时间地在晋国保有显赫的地位。而范文子最终也成长为一代儒将,谦逊有礼、爱国善战,范武子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养不教,父之过。”范武子对儿子的教诲,可以说用心良苦,寄托深远。那一句,“燮儿呀你也知道我在盼望着你吗”,尤其让我们感受到一位平凡的老父亲殷切盼望儿子早日从战场上回来的思念之情。父母长辈对孩子总有说不完的嘱咐,传不完的经验,历史上,不少名人都曾经留下过风格迥异的《诫子书》。比如,东汉经学大师郑玄在《诫子书》当中回顾了自己艰苦卓绝的求学经历,虽没有一官半职,但自己在著书立说方面不遑多让,他就劝勉孩子要勤俭节约,勤于学问,亲近有德之人,体现了对学风的追求。再比如,诸葛亮的《诫子书》有不少名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勉励子孙要树立远大志向,成为德才兼备的君子。“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写有《家诫》这篇文章,嵇康本人是魏晋名士的典型,任情放达,追求自由,因为政治上的不合作态度被当权者处死,但他的诫子书却写得委曲详尽,和他本人离经叛道的形象差别很大,书中事无巨细地交待儿子应该怎么和长官打交道,怎么请托别人办事,还教导儿子要谨言慎行、寡言少语、远离是非。

除了《诫子书》以外,家风的传承还有赖家训。家训大多是由家族中地位比较崇高的、具有一定社会名望的长辈撰写,把族中子弟为人处世应当遵循的原则通过规训的方式代代相传。其中,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部,被称为“古今家训之祖”,它的影响力至今仍然十分深远。传统的家书家训,塑造了伦常有序的家庭伦理关系,而诗礼传家、修身养性也由此成为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基础思想。

这一课就到这里,我们下次再见!

总结:

这节课的主题是“范武子知免”,选文讲了范武子与儿子范武子的对话,范武子为儿子知道谨慎保身感到欣慰。在讲授这段选文之后,我们又补充了关于范武子洞察人情世故教导范文子的背景,由这个话题引出中国古代“诫子”的案例和家风的传承,向我们展示了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其中一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