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嫡传弟子张静登央视“百家讲坛” 《诗词大先生》致敬恩师

叶嘉莹嫡传弟子张静登央视“百家讲坛” 《诗词大先生》致敬恩师

00:00
11:01

她转蓬万里情系中华,以诗词赓续文化根脉。她命运多舛:青年丧母、晚年丧女,是中华诗词助她度一切苦厄。40多年前,她带着乡愁从海外归来,也返回了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她讲授诗词七十余载,用生命传递诗词之美。她,就是叶嘉莹。

2024年7月,有“诗词的女儿”之称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大家叶嘉莹先生将迎来百年诞辰。从今日开始至27日,每日中午12时,央视科教频道《百家讲坛》将连续播出以讲述叶先生诗词人生的主题的节目《诗词大先生》,以此致敬这位毕生传递诗词之美的风雅“先生”、“穿裙子的士”。该节目主讲人是南开大学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叶嘉莹先生嫡传弟子张静教授。

张静在百家讲坛上

“未应磨染是初心”

《诗词大先生》共分为6讲

2017年叶嘉莹先生在南开大学设立“迦陵基金”并完成前期捐助3568万元,志在全球弘扬中华诗教。三十年后,叶先生写给1979年听课的同学们的诗中云:“卅载光阴弹指过,未应磨染是初心。”如今,百岁叶嘉莹已经成为中华诗教的一面旗帜。在22日中午播出的《诗词大先生》第1讲“未应磨染是初心”中,张静讲述了1979年初叶嘉莹先生首次回国执教,给古典诗词的课堂带来一股清新的风,同学们惊呼:“诗词,可以这样讲!”

作为古典文学专业博士,张静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古典文学教育,博士导师是南京大学资深教授莫砺锋,之后又跟随叶嘉莹先生学习、工作多年。登上央视百家讲坛这个著名讲台,张静教授讲起恩师的诗词生命,侃侃而谈,语言流畅,风格自然清新又言之有物。

2月22日下午,封面新闻记者也电话采访到张静,她介绍《诗词大先生》共分为6讲。在第2讲“文明新旧能相益”中,她将分享叶先生解读诗词的第一大特点:“深厚的国学根底,古今之间的融通。”然后在第3讲“心理东西本自同”中,分析叶先生讲诗的第二个特点:“精湛的西学修养,东西之间的融汇。”在第4讲“只是征行自有诗”中,张静将分享自己所领受到的叶先生讲诗的第三个特点——“深刻的生命体验”。在第5讲“高节人相重”中,张静将重点讲述叶先生多次提到的古典诗词“兴发感动”。张静将讲解示例,无论是言情、咏物、叙事的古诗词,读到最后都是读人。在本系列最后一讲“诗教绵绵传嗣响”中,张静将重点分享叶先生赓续、发展了中国传统的“诗教”观。

深入系统讲述

“叶先生讲诗词最大的魅力究竟是什么”

这不是张静第一次登上央视“百家讲坛”。2023年10月26日到11月4日,她就登台讲了《唐诗经典炼成记》,反响不俗。节目组就跟张静商量,能否继续再讲一个古典诗词的系列。张静欣然答应了。经过思考和商议,她决定以自己恩师叶先生的诗词生命为切入点,深入讲述中国古典诗词,“叶先生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典范,导演、制片人和我商定,从我这个弟子的角度来揭秘叶先生讲诗的成功经验,于是有了《诗词大先生》。”

在张静看来,中国的古典诗词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数千年来深刻参与了文化核心价值的生成与民族精神的塑造,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被喻为中华文化的“芯片”,通过这个“芯片”,可以积累、传导、激活、开启人们优雅生存的智慧。中国的古典诗词可以唤起人们一种善于感发、富于联想、更充实高瞻远瞩之精神的不死的心灵。中国古人作诗,是带着身世经历、生活体验,融入自己的理想志意而写的;他们把自己内心的感动写了出来,“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千百年后的我们再诵读这些作品,依然能够体会到同样的感动,这就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生命。而叶嘉莹先生讲诗就是重在发掘、传讲古典诗词中蕴含的精神标识和思想精髓,叶先生曾经慨叹道:“如果说我传的是诗教,而且是广义的诗教,要把中国诗歌里边这一份崇高、美好的思想、感情、品格、修养传下来,那我真的是有这样的理想,我也真的是有这样的意愿和感情的。”正好今年将迎来叶嘉莹先生的百岁华诞,作为2020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叶先生数十年来弘扬中华诗教的传道精神也感召了很多人,所以大家就商定,一起发掘一下:在我看来,叶先生讲诗词最大的魅力究竟是什么。而且,在将近八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叶嘉莹先生将其深厚的国学根底、精湛的西学修养和深刻的生命体验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解诗学范式,召唤生活在不同时间、空间,有着不同的价值、信仰的听众,将自己的生命体验贯注到中华诗教中,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典范。那么,叶嘉莹先生讲诗的成功经验究竟有哪些呢?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梳理并分享给大家。”

张静还谈到,此次《诗词大先生》这个系列定档元宵节前后播出,也是想向叶先生表达敬意,向中华诗教致敬,节目组因此春节期间都还在加班,这份敬业精神,令人非常感动。

以真诚讲述和真实的细节

呈现叶先生的鲜活、可亲、可敬

包括专业人士以及热爱古典诗词的普通观众在内,很多人都已对叶嘉莹的诗词人生不陌生。作为弟子讲老师,会有什么不同之处?张静说,“如果要评价叶先生的学术成就、教学成果,我作为学生,不够资格。但是如果从个人的视角切入,谈谈自己对于叶先生诗教理念的理解。 ‘余虽不敏,然余诚矣’。所以节目中我也讲到了自己在叶先生身边经历的一些事情,以真诚的讲述和更多真实的细节,呈现更鲜活、可亲、可敬的叶先生。”

能够在叶嘉莹先生身边读书、工作,张静充满感恩,认为这是自己一生莫大的幸运。“‘江海虽言旷,无如君子前’。讲授古典诗词于叶先生而言绝不仅仅是一份职业和谋生的手段,而是她真正热爱的兴趣、事业,甚至是生命的一部分。”

来自“央视科教”微信公众号

传承古典诗词,不是仅能背会写

而是涵养身心、敦励品行

张静透露,就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期间,她到医院病房探望叶先生时,叶先生跟她讲,回首自己的百岁人生,能与古诗交朋友,是一件很快乐的事。于叶先生而言,讲授古典诗词不仅仅是一份职业和谋生的手段,还是她热爱的兴趣和事业,更是生命的一部分。这个生命,是她本人的生命,也是古典诗词的生命。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古典诗词数千年来深刻参与了中华文化核心价值的生成与民族精神的塑造,被喻为中华文化的“芯片”。张静表示,“‘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通过这个‘芯片’,可以积累、传递、激活优雅生存的智慧。千百年后的我们再诵读这些作品,依然被感动、有共鸣,这就是古典诗词的生命。”

近些年来,很多专家学者都在通过大众媒体向普通读者推广古典诗词。张静说,以她个人的体会而言,在这个过程中,最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能只听、看、读古典诗词而对我们的心灵不产生触碰、对我们的情感不产生触动、对我们的思想不发生影响。如果这些诗词的力量对我们当下的修为不发生作用的话,那真好似一个人如入宝藏空手而还一般遗憾。所以今天的我们传承古典诗词,为的不仅仅是能背会写、刻舟求剑,更重要的应是涵养身心,敦励品行,从行动上践行古人的智慧与修为。叶嘉莹先生就曾多次强调,凡是一流的诗人,都不是用文字写诗,而是用自己的生命去创作、用自己的生活去践行的。当下对古典诗词的传承,不能够舍本逐末,只追求形式,比如吟诵和作诗,都不是为了炫于人前的才艺表演,“诗词,是人心不死的力量”,这才是内核、才是根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