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为助推中小企业做大做优做强,海淀区亮出硬招实招。2月19日,《海淀区支持科技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在2024海淀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正式发布。
政策实施后,海淀区每年将安排4亿元专项资金,支持不少于500家中小企业,优质企业将获得最高200万元资金支持。各项支持措施的申报指南将于一季度陆续发布。
“科技中小企业15条”同步匹配权益保障、融资贷款等资源
“科技中小企业15条”以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为主线,重点面向关键核心技术领先和商业化高成长两大类主体,旨在助推中小企业高速成长,形成具有海淀特色的创新企业集群,打造海淀高质量发展引擎。
科技中小企业是海淀区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全区共有科技中小企业约13万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16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28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近万家。
“科技中小企业15条”围绕研发投入、营收增长、投融资、知识产权等多个维度,明确可量化的支持标准,分梯度开展扶持,形成相互关联的政策脉络,全方位评估、挖掘和培育一批高潜力中小微企业做大、做优、做强,赋能一批高成长中小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政策实施后,海淀区每年将安排4亿元专项资金,支持不少于500家中小企业,优质企业将获得最高200万元资金支持。在以资金为主要牵引的同时,“科技中小企业15条”同步匹配了权益保障、融资贷款、人才培育、应用场景等多方面资源,引导中小企业在创新能力、国际发展、专业能力、高速成长等多维度加速发展,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提供源源动力。
每年安排不少于5亿元专项资金支持不少于30家高水平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在2024海淀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海淀区支持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发展若干措施》也正式发布,各项支持措施的申报指南将于一季度陆续发布。
政策实施后,海淀区每年安排不少于5亿元专项资金,支持不少于30家高水平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力争到2026年带动不少于100家上市公司、独角兽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辐射不少于5万家初创科技企业,形成若干全球领先的产业集群。
“创新平台15条”重点支持提供概念验证、项目孵化、资源整合、人才培养等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的发展,是新时期推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的重要举措,将成为引领未来产业创新组织方式发展变革的积极探索,并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海淀区构建新质生产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海淀区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海淀区GDP跨越1.1万亿元的新阶段,为了打造中关村科学城高能级创新创业服务体系,进一步破解要素和成本等阻碍企业成长的难题,保持海淀区创新驱动引领地位,海淀区制定并发布了“创新平台15条”,通过支持概念验证中心、未来产业孵化平台、标杆孵化器、产业共性技术平台等创新平台建设,打通源头创新成果转化的“第一公里”,降低科技企业从创业想法到初创阶段的各类门槛。
通过鼓励建设枢纽型平台、创新联合体、政企学深度合作平台、人才交流互动培养平台,探索创新组织方式新路径,带动科技企业提高创新效率。通过招揽全球创业人才、打造中关村科学城标准的特色产业园、引进“耐心资本”,织密科技创新服务要素网络,助推科技企业创新发展。通过优化政务服务体系、建设高端科技服务集聚区、打造高能级创新创业服务生态,支持高水平创新创业活动,营造活力四射的创新创业氛围,推动首都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据悉,海淀区是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之一,在高质量创新创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方面成绩斐然,创新创业工作连续六年获得国务院通报表扬。
发布医药健康产业20条措施,力争到2026年产业收入达1500亿元
在今天的大会上,海淀区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二十条措施也正式发布,通过实施政策,力争到2026年,海淀区医药健康产业收入达到1500亿元,培育2-3家国内行业领军企业,新增30家专精特新企业,培育10家上市企业,形成一批细分领域产业集群。
措施重点支持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数字医疗等研发、生产企业及医药健康产业平台等,以资金支持为主要牵引,匹配人才、场景、金融、生态等资源和服务;各项支持措施的申报指南将于一季度陆续发布。
其中,12条为新政策,8条参照“创新平台15条”、综保区等政策执行。这些政策品类全,既包括细胞与基因治疗药物、重组蛋白及多肽药物、AI新药研发、高端医疗器械、数字医疗、动物药、生物育种等方向,也包括改良新药、通过一致性评价药物等对疾病治疗效果显著的产品。
同时,政策覆盖广,既涵盖了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一期、二期、三期、上市、销售、国外注册认证、授权转让等环节,也包括了孵化、CRO、CDMO等平台、产业园区的支持。
政策充分利用海淀区大信息+大健康产业融合优势,发力AI+药物研发、AI+器械等关键赛道,实现弯道超车。围绕重大疾病治疗靶点发现、医学影像设备核心零部件等底层技术重点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揭榜挂帅”,支持龙头企业组成创新联合体,开展核心技术攻关。
海淀区医药健康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人才梯队强、基础学科全面、医工交叉活跃、前沿技术融合的发展格局。据统计,目前海淀区医药健康领域共有科研工作人员约3.4万人、全市占比约48%,院士110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5个,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4个,医院研究所资源15个,集聚企业500余家,重点企业282家,上市公司20家,在北京医药健康产业发展中发挥了创新策源作用。
下一步,海淀区将聚焦“AI赋能医药健康产业的先导区”和“医工交叉产业创新示范区”两大产业定位,再发布医药健康产业三年行动计划和空间集聚区,统筹区内政产学研医各方力量,打通“三医联动”渠道,合力“出征”医药健康产业,为北京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创新力量和竞争动能。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