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档元年:80亿的春节档有多残酷

撤档元年:80亿的春节档有多残酷

00:00
13:30

今天正月初九,所有人和电影都已退出龙年“春节档”。

过去八天,减重百斤的贾玲,一举一动都能掀起网络狂欢;韩寒万万没想到,《飞驰人生2》衍生的最大热搜居然是薛之谦的屏摄争议;张艺谋的《第二十条》竟能靠口碑带动票房逆跌,跨过10亿元门槛;闷声发“大财”的光头强,直接创造系列巅峰,预测可突破20亿元。

这个春节档,话题频出,热搜不断,纪录更新,成为全民焦点。可是卖相中藏有怪相,有多么热闹的,就有多么惨淡的。撤档潮就是这个热闹春节档的另一面:春节档拢共8部影片,居然有4部未破亿元的电影先后撤档。

这很现实,很残忍。春节档的影片,要么收金揽银,要么沦为炮灰,几无中间选项。

【壹】

春节档是“兵家”必争之地。春节短短几天的票房成绩,一般都占据年度票房的10%多。今年比往常多1天,号称史上最长春节档,总票房表现相当亮眼,高达80.16亿元,创中国影史春节档票房、人次新纪录。

票房前四的贾玲、韩寒、张艺谋和“光头强”都是赢家。尤其贾玲,减重固然是核弹级的宣发武器,但影片里一个被彻底否定的女性,靠拳头将自己的破碎拼贴完整乃至重启人生,才是真正的制胜法宝。《热辣滚烫》以27.18亿元独占鳌头,预测总票房超40亿元,加上《你好,李焕英》的54亿元票房,使得贾玲成为百亿导演、百亿女主演只差临门一脚。

当整个世界的聚光灯打在长裙翩翩的贾玲身上时,却有4部黯然无光的影片,惨淡离场。

起初是韩延导演的“生命三部曲”最终章《我们一起摇太阳》,于大年初五宣布撤档。主出品方联瑞影业承认在档期选择上“出现了重大失误”,遂决定延后至3月30日重新上映。

该片讲述了两位重症青年勇敢又动人的“生死约定”。这个向死而生的故事,定档时就遭遇过与春节气质不合的质疑,结果,片方的勇敢没有得到偿报,日趋逼仄的排片空间,迫使他们承认失误。

但紧随其后,吊诡的一幕出现了:一部毫无波澜的动画片《黄貔:天降财神猫》于大年初七晚上宣布撤档。很快,宁浩、刘德华合作的《红毯先生》也发声明,要与观众“改天聊”。事情还未结束,初八当天,春节档最后一部未破亿元的影片《八戒之天蓬下界》,跟风撤档,硬是凑齐了一桌“麻将”。

本以为张艺谋的《第二十条》是今年春节档的分水岭,在他之上的,猛烈拼杀,拿走大头;在他之下的,艰难挣扎,向“亿”攀登。突然,临到春节档尾声,下面的退赛了,张艺谋成了垫底选手。

这波撤档潮委实惊人,成了与贾玲减重、薛之谦屏摄并列的热点。一众网友戏言,2024可谓“撤档元年”。

其实,“撤档”这个概念并不新鲜。

早在2016年,冯小刚导演的《我不是潘金莲》先定档国庆,后又突然撤档,改为11月18日上映。2017年,冯小刚又心情“有些悲壮”地宣布,《芳华》将在原定的国庆档前5天撤档,改为12月15日上映,最终票房超12亿元,“撤档”反倒成了一种有效的宣传。

冯小刚微博曾解释《芳华》“撤档”

但冯小刚的撤档和今年春节档的撤档潮不一样,毕竟他的影片还未上映。上映后紧急退场的代表,或可追溯至2018年的魔幻电影《阿修罗》,上映三天,顶着豆瓣3.0分的骂声紧急撤档,此后再无消息。

开春节档上映而后又撤档之先河的,大概是邓超、俞白眉的《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因种种原因,该片多次换档,后于2023年大年初三上映,次日便发声明撤档——即片方所谓的“改为小规模放映”,直到三周后才正式上映。

撤退,是为了避其他影片的锋芒,竭力争取更大的排片空间。可惜,邓超未能“绝地反击”,最终票房勉强破亿元,回本无望。

去年,面对张艺谋、郭帆的压阵,邓超离场了;今年,面对贾玲、韩寒、张艺谋的攻势,宁浩、韩延不得不退席。

撤档是他们的战败宣言。只是他们不甘心,仍想再战一次。

【贰】

此次撤档潮有两类影片。

一类,动画电影“黄貔”“八戒”,本身就乏善可陈。但它们像“碰瓷”一样,非要勇闯春节档,就是寄望于能在“熊出没”的统治边缘分一杯羹,像2022年的《小虎墩大英雄》搏个1800万元也说得过去。

没想到,一部330万元,一部88万元,完全沦为炮灰。

另一类,则是韩延导演的《我们一起摇太阳》和宁浩导演的《红毯先生》。他们没有邓超、俞白眉那样的现实障碍,更非《阿修罗》那样烂到畸形的“神”片,并且前期投入了大量的宣发成本,实在没有恰当的理由撤档。

但他们还是撤了。

撤了,就等于输了,而且是心不甘、情不愿的“输”。网友说,这是“输不起”。两部影片,据传制作成本分别为1.3亿元和2.6亿元,票房至少要达到成本的三倍才能回本,结果未能破亿的惨淡结局和持续的排片压力,使他们不敢赌下去。哪怕狼狈,哪怕被嘲,也认了。

暂时的认命,一方面是无奈之举;另一方面,也暗藏了一股底气——他们相信,现在的票房配不上自己的作品。

韩延的底气来源于他的作品、经验和过往的成绩。

2023年,导演韩延,图据视觉中国

“生命三部曲”首作《滚蛋吧!肿瘤君》在2015年就取得5.11亿元票房,第二部《送你一朵小红花》的17亿元更是达到其导演生涯的巅峰;第三部,按理说能差到哪儿去?

有人说,该片的“绝症”放在春节档,就是“晦气”,这里面存在误解。影片从起初李庚希的情绪压抑,到彭昱畅的滑稽搞笑,到后半段肾源手术的催泪,乃至结尾的温情执手,“摇太阳”是韩延三部曲中唯一一个HE故事。

可要说影片的“晦气”情节,在张艺谋的《第二十条》里更多,有霸凌、奸污、撞车、跳楼、拘留等。

但它还是输了。

因为彭昱畅和李庚希的对手是雷佳音、马丽和赵丽颖,更不用说票房靠前的贾玲和沈腾。对手锋芒太甚,而且非常意外地在水准之上,豆瓣评分都曾徘徊在8分左右。

倘若韩寒的《飞驰人生2》像《四海》一样口碑崩盘,张艺谋的《第二十条》像《狙击手》一样不温不火,贾玲的《热辣滚烫》除了“减重”再无亮点,韩延是有机会逆袭的,甚至实现长尾奇迹的。

现实就残酷在没有“倘若”。

不过,韩延还有希望——本片豆瓣评分7.9分,口碑甚佳。去年,同样7.9分的《我爱你!》,一个老年爱情题材,而且是6月份档期,还能拿下4.28亿元。只要避开贾玲等人的锋芒,择期再上,或许能换取排片空间,也未可知。

宁浩的赢面不大。该片豆瓣评分是今年春节档5部真人电影中最低的,仅有6.8分。纵观宁浩的所有导演作品,也是垫底的存在。因为这实在是一部陈旧的、过时的电影。它涉及的情节,如明星隐婚、偷拍、算命、抢C位、争影帝等,仿佛是上个世纪的香港娱乐圈现状的侧写。

调侃过时的东西,非常安全,但不过瘾;有点意思,但不够疯癫;更何况宁浩拒绝合家欢,使用“反高潮”叙事,题材及埋梗需要门槛,简直就是在拒绝观众。

宁浩说这是一部“冷静”的电影。别人都在热闹,你却在“冷静”。最终市场也只能让影片冷静冷静了。

但真金白银砸出去,如何能“冷静”——只能撤档再战,或许可以遇见不追求合家欢和热闹喜剧的观众,让自己“输”得不那么难看。

撤档之后的未来如何,无法预知。失策一次,焉知不会再次掉坑?这是一场迫于无奈的豪赌。

【叁】

究其根本,撤档潮的“罪魁祸首”其实是春节档本身。

春节档票房盘子大是一种巨大的诱惑,关键是它能让很多影片“吃饱”。以2023年春节档为例,6部影片的票房均超过了2.9亿元。2022年春节档的5部真人电影,票房均超过1.9亿元。同时,《红海行动》在2018年春节档实现排片、票房逆袭的壮举,也带动了一个春节档的特点:只要质量够硬,口碑够高,哪怕影片不适配春节档,也能靠长尾积累,在后春节时期创造奇迹。

2023年春节档电影

韩延或许对标的就是《红海行动》的票房神话。宁浩则以为,或许能让观众于“闹中取静”,至少维持2023年春节档近3亿底线的体面。只是他们失算了——春节档,或者说中国电影,正在发生变化。

2023年,《消失的她》《孤注一掷》开创了一种“流派”,或许可称之为“话题电影”——一部影片,如果能够创造热点话题,提供激烈的情绪,哪怕口碑一般,也能创造票房奇迹。换言之,电影逐步在“抖音”化。

等到春节档,这种特征还在,只是还必须要求用喜剧来营造“合家欢”的迹象。喜剧之余,贾玲几乎统治了各大平台热搜榜,她能够极大范围地连接女性情绪;韩寒与之相反,几乎全部男演员的阵容直击男性情绪。张艺谋的拍摄方式,以及个别女性被辱情节,也引发了大量讨论。

微博上贾玲统治了热搜区域

可以说,今年春节档设立了一道隐藏的票房及格线,只要符合“喜剧+情绪”的叙事要求,就能够胜出;反之,则败。

《我们一起摇太阳》没有“情绪”,喜剧也不够纯粹,不够“重量”,并且有“绝症”“晦气”这些刻板印象打击观众和影院的信心,只能屈居“及格线”之下。宁浩压根就是在拒绝“情绪”,拒绝大众乐见的喜剧形式,影片的命运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这种“及格线”或许是他们的遗憾。但对春节档而言,是否也是一种遗憾?则值得我们深思。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