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美国太远,离中国太近?为何说越南认贼作父的基因已深入骨髓?

距美国太远,离中国太近?为何说越南认贼作父的基因已深入骨髓?

00:00
13:31

越南,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

1979年2月17日,中越边境突然炮声隆隆、杀声四起,对越自卫反击战拉开序幕。

虽然彼时的越南不可一世,甚至自诩为第三军事强国,但面对新中国的大军压境,越军的顽强抵抗纷纷成为无谓的挣扎,苦心孤诣的防线更是迅速崩溃。随着高平、同登、谅山、老街等据点纷纷失守,首都河内暴露于解放军的火力覆盖之下。

在越南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解放军从3月16日全线北撤,随后中越两国在老山、者阴山等地进行了十多年的惨烈拉锯战,越南因此被彻底打回原形,其背后的苏联也在1991年彻底分崩离析。

对越自卫反击战之所以如此惨烈,除了中越两国同为社会主义国家,强大的战争动员能力在战争中发挥得淋漓尽致。更因为在中越兵戎相见之前,两国曾经并肩作战20多年,是真正的同志加兄弟。所谓爱之深恨之切,师傅收拾白眼狼徒弟自然毫无保留。

而情比金坚的两国关系之所以在短短数年时间里急转直下乃至反目成仇,除了黎笋政府弃华投苏的倒行逆施,忘恩负义的白眼狼行径,根本原因在于越南从来都是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小国,而且越南自古以来还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国家,所以不惜抱大国大腿就成为越南统治阶级的常规操作。

而越南没有安全感,根本原因不在于北方邻国的泰山压顶,而是越南不自量力的勃勃野心。

和其它身在中华文化圈内的国家一样,历史上的越南是中原王朝疆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不过,因为有宇宙大国韩国身体力行的示范,越南也在乱认祖宗的事业上捷报频传,比如一再表示南越国就是越南的文明之源,河北籍的南越国奠基人赵佗祖上就是越南人。

而后越南再接再厉,并不由分说地将长江南岸纳入越南势力范围,和在长江北岸加班加点跑马圈地的高丽帝国一起,逼迫着中华民族在长江的碧波荡漾中创造了辉煌的中华文明。

前111年汉武帝消灭南越国,重新将两广地区纳入中原王朝版图后,由于南越国将疆域延伸到越南北部,于是这里也成为大汉王朝的一部分。

从南越国灭亡一直到五代十国时期,越南北部始终内属于中原王朝,直到937年脱离南汉自立门户。

960年北宋建立后,长期奉行“守外虚内” 政策,统一中原地区尚且吃力,更不要说重新将越南纳入版图,于是安南,也就是越南得以茁壮成长,甚至侵略宋朝,深入两广地区烧杀抢掠,令大宋颜面尽失。

虽然独立地位得到了宋王朝的承认,真正挣脱了中原王朝的统治,但安南依然难以摆脱中华文化圈的影响,只能继续作为藩属国而存在。不过,在向中原王朝称臣纳贡后,安南对内则自称皇帝,即所谓“外王内帝”。

蒙元帝国建立后,先后三次征讨安南,企图将安南重新纳入中原王朝版图,但由于山高林密、湿热难耐的地理环境,再加上安南的顽强抵抗,折戟沉沙的蒙元帝国最终接受现实,安南继续作为中原王朝的藩属国而存在。

明朝永乐年间,明军重新将越南纳入版图,但彼时的越南早已心有旁骛,明朝也在得不偿失20年后退出越南,越南再度取得独立地位。

1803年,阮福映建立阮朝并请求改国号为“南越”,最终嘉庆皇帝赐名“越南”,这是越南国名的由来。

在战战兢兢地向中原王朝称臣纳贡的同时,越南也从未停止过在中南半岛上蹿下跳扩张的脚步。对于此时的越南而言,北部的庞然大物无可撼动,东边的波涛汹涌难于登天。而西部因为长山山脉的存在,天然地挡住了越南扩张的脚步,所以留给越南的扩张方向只有一个,那就是南。

从自立门户以来,越南在长达800多年的时间里,以红河三角洲为基础沿海岸线不断向南扩张,尤其是在消灭占婆国后,越南又趁吴哥王朝衰落夺去了湄公河三角洲地区,从此占有两个江河入海流的越南地缘位置得天独厚,人口也达到近亿人口的庞大规模。

而在向南扩张过程中,越南也不忘“关心”一下西部的柬埔寨,毕竟西部的暹罗王朝也在不断膨胀,而越南与暹罗的棋逢对手,意味着早已盛极而衰的吴哥王朝不得不沦为东西两国的共享猎物。

而后法国殖民者纷至沓来,越南和柬埔寨一道成为法国殖民地,彼时的英国早已加快了对缅甸的征服,夹在英法之间的暹罗左右逢源,最终维持了独立,并成为英法势力的缓冲。

而为了生存,暹罗不得不放弃周边大量利益,包括将掸邦高原一部割给英国,将老挝让给法国,使法国得以在1887年成立囊括越南、老挝和柬埔寨的印度支那,越南的扩张最终为法国做了嫁衣。

法国殖民时期,在加班加点地强取豪夺时,对越南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殖民地现代化建设,尤其是西贡,作为法国殖民者的行宫所在地,一度被称为“东方小巴黎”。

一般而言,如果一个地区在被殖民前没能形成成熟的民族意识,那么西方殖民者就将承担起建立民族意识的“重任”,典型如印度,而这样的国家也必然是黄皮白心的四不像,在对被殖民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同时,更对西方殖民者感恩戴德,甚至以西方殖民者继承者自居。

越南虽然在法国殖民者到来之前就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文明体系,越南也从来没有像印度那样以被殖民为耻,但“印度支那”的大饼实在令垂涎三尺的越南无法拒绝,毕竟这就是千百年来越南前赴后继的奋斗目标,是越南谋求中南半岛霸权的重要一环。

而越南的坐大,势必严重威胁北方邻国的南疆安全,这是中越反目的重要因素。

二战爆发后,法国在德国占领巴黎前光速投降,日本于是趁势“接收”了法国在亚洲的殖民地,尤其是印度支那。

二战结束后,中英以北纬16度线为界受降,这让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国也就是北越的胡志明大为不满,在心心念念的美国公然支持中国的情况下,胡志明不惜与狼共舞,联合法国驱逐南京国民政府军队,并留下了“宁闻法国五年屁,不吃中国千年屎”的名言。而法国殖民者只想重新殖民北越,于是法越战争爆发。

二战结束前,斯大林将胡志明视为民族主义者,甚至称之为“中南半岛的铁托”,但二战结束后冷战旋即拉开序幕,法国的卷土重来毫无疑问威胁着苏联的东南亚利益,于是苏联推动新中国成为北越的坚强依靠。

在新中国抗法援越的大力支持下,法国终于在1954年承认失败并在《日内瓦协定》签订后卷铺盖走人,于是北越、老挝和柬埔寨取得民族独立。

而这绝不是胡志明想要的结果,而此时的美国为防止中南半岛泛红,早已取代法国成为南越靠山,于是随着1961年美国特种部队登陆南越,美越战争全面打响。

虽然此时中苏早已交恶,但为了拉拢北越纷纷慷慨解囊,苏联援越物资甚至通过中国的铁路网送达北越手中。

面对中苏交恶甚至兵戎相见的局面,人微言轻的胡志明坚持从中斡旋,并留下了“老大哥老大姐不要再打了”的名言。但1969年胡志明去世后,中苏关系剑拔弩张,越南也在潜移默化中放弃了在中苏之间左右逢源的“中立”政策。

对于北越而言,苏联不仅综合国力远强于新中国,能提供更加丰富的援助,为了围堵新中国更愿意支持越南恢复印度支那。相比之下,新中国作为与北越山水相连的大国,不仅在越南南北统一问题上始终给不了北越期待的答复,更不可能支持越南建立心心念念的印度支那,所以黎笋政府在经过“深思熟虑”后,最终作出了“弃华投苏”的历史性决策。

随后,因为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以及1974年西沙海战,中越关系急转直下。

等到1975年美国撤军,越南统一势不可挡,中越关系则迅速恶化到冰点,苏越关系则更上一层楼,两国甚至在1978年11月签定了《苏越友好合作条约》。

苏越的结盟给了越南莫大的底气,于是越南加紧上蹿下跳,顾不得30年战火屠戮,越南人民亟需经济恢复和重建的现实,誓要“趁热打铁”统一印度支那,于是越南借柬埔寨内乱大举入侵,越南开始了玩火自焚。

在越南一心想要恢复印度支那的同时,也加紧在中越边境疯狂挑衅,在国内尤其是越南南部则掀起大规模的排华浪潮,于是早已忍无可忍的北方邻国发动对越自卫反击战,用10多年的时间摧毁了越南北部工业,将越南彻底打回了原形,并使其经济长期难以发展,最后连累苏联分崩离析。

1986年,越南全面效仿北方邻国实施“革新开放”,但40多年战争带来的生灵涂炭,以及难以承接大产业的小体量,使得越南经济长期步履蹒跚。

直到苏联解体,越南北上求和,中越边境偃旗息鼓,越南经济才有所改观。

理论上说,没有了冷战的你死我活,新时代越南应该静下心来,专注发展经济才是,但这并不是越南的风格。

对于越南而言,虽然经济发展和北方邻国亦步亦趋,但北方邻国的巨大体量依然让越南胆战心惊。毕竟越南从未真正放弃过“印度支那”的努力,时至今日依然在老挝和柬埔寨保持着相当的影响力。

而在北方邻国断然不会支持越南野心膨胀的情况下,越南能做的就是在俄罗斯一蹶不振难以指望的情况下,寻找新的靠山。

放眼世界,这样的理想靠山有且只有一个。

而除了从未熄灭的中南半岛霸主梦,越南为发展经济,早已越过九段线窃据了大量的南沙群岛,这不仅扩大了越南的海洋纵深,其盗采的石油天然气更成为越南摆脱油气进口甚至出口创汇的重要宝藏。

而随着北方邻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越南在南海的非法攫取必然会成为历史,届时不用等国际资本收割,越南自己就先垮了。

所以,没有安全感的越南,和美国的“相逢一笑泯恩仇”绝不是偶然,毕竟只有美国才有给越南“看家护院”的本事,只有美国和越南在针对我们的阵线上有更多的共同语言。

相比于日韩等被美国吊打后不得不拜倒在美国牛仔裤下的卑躬屈膝,以及本就是美国私生子的前美国殖民地菲律宾,越南虽小,但更有和美国平起平坐以及各取所需之意。

只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越南一日不放弃不切实际的印度支那梦想,不认清自己的实力,那么越南的前景就一日不明朗。而从乌克兰、格鲁吉亚等被美国忽悠得半身不遂甚至半死不活的尴尬情况来看,越南和美国的缘分也必然是一段令越南刻骨铭心的孽缘。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