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观无量寿佛经》 的要义是什么?

35 《观无量寿佛经》 的要义是什么?

00:00
04:18

35、 《观无量寿佛经》 的要义是什么?


盖由阿阇世王, 乘大愿轮, 示为恶逆, 囚父禁母, 而为发起。 其母厌离娑


婆, 愿生极乐, 并为未来众生, 求往生法。 世尊乃为说此观想西方依报国土,


种种庄严, 正报佛及观音势至, 相好威德, 以及九品往生, 若因若果之十六观。


于第十三观, 特为劣机众生, 开方便门, 令观丈六八尺之相。 第十六观, 又令


恶业重者, 直称名号。 由称名故, 即得往生。 是知相有大小, 佛本是一。 观不


能作, 称即获益。 于此谛思, 知持名一法, 最为第一。 末世行人, 欲得现生决


定往生者, 可弗宝此持名一行哉?


《观无量寿佛经》 者, 普令一切若凡若圣, 同于现生, 往生极乐, 或顿或


渐, 证无生忍, 以至圆成佛道之大法也。 以圣则自力具足, 兼仗佛力, 故所证

入, 最为直捷, 以故华藏海众, 同愿往生也。 凡则仗佛慈力, 带业往生, 即已


超凡入圣, 证不退位。 从兹渐修, 必至圆满菩提而后已。 此经中品戒善世福,


下品作众恶业, 及五逆十恶, 将堕地狱, 由称佛名, 遂得往生也。 如是力用,


最为洪深。 盖由阿阇世王, 乘大愿轮, 示为恶逆, 囚父禁母, 而为发起。 其母


厌离娑婆, 愿生极乐, 并为未来众生, 求往生法。 世尊乃为说此观想西方依报


国土, 种种庄严, 正报佛及观音势至, 相好威德, 以及九品往生, 若因若果之


十六观。


于第八像观之首, 发明宗要云: “诸佛如来, 是法界身, 入一切众生心想


中。 是故汝等心想佛时, 是心即是三十二相, 八十随形好。 是心作佛, 是心是

佛。 诸佛正遍知海, 从心想生。 是故应当一心系念, 谛观彼佛。 ” 须知法身入


想, 理实甚深。 心作心是, 事本平常。 平常非常, 甚深非深。 能圆悟者, 方名


达人。 于第十三观, 物为劣机众生, 开方便门, 令观丈六八尺之相。 第十六观,


又令恶业重者, 直称名号。 由称名故, 即得往生。 是知相有大小, 佛本是一。


观不能作, 称即获益。 于此谛思, 知持名一法, 最为第一。 末世行人, 欲得现


生决定往生者, 可弗宝此持名一行哉。 (《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 卷五第 993


页 观无量寿佛经善导疏重刻序)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