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级演员陈道明的“消失”,是娱乐圈的悲哀和损失

国家一级演员陈道明的“消失”,是娱乐圈的悲哀和损失

00:00
15:25

现在的娱乐圈乱象频出,很多表面光彩亮丽的当红明星都翻了车。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明星”这两个字嗤之以鼻。

但当大家到陈道明时还是会由衷的赞扬。

身处娱乐圈这个“名利场”,陈道明绝对是一个特别的存在,从业几十年,他从不羡慕浮华,只享受一人的独处。

“我觉得人有三个境界:想做不能做的,能做但不想做的,能做又不想做的。这或许就是青年到中年的写照。我比较喜欢自然的成长,从不会拼命去争”。

这句话是陈道明在一次采访时说的。

据传,陈道明不吸烟、不喝酒、不喜欢应酬,从来不去酒吧、舞厅等娱乐场所,即便是参加饭局,通常情况下不会超过30分钟。

除了工作之外,他在闲暇的时光里,喜欢读书、弹琴、练字、给女儿缝制衣服、给发妻制作皮包。

有人调侃陈道明只会“奇技淫巧以悦妇孺”。

而陈道明则反驳道“这些事情或许远不如一场饭局来得有意义,但人活着,需要给自己的心灵安一个家,使得自己保持自我、本我、真我。工作中,我的疆场是摄像机前的大千世界;生活中,我的舞台是家里的方寸之地”。

人生最重要的东西,就是那些最没有用的东西,如亲情、爱情、读书、音乐、清风……在我们遇到人生中最灰暗的时刻时,赋予我们力量的,往往是它们。

人生的快乐,就是藏在那些无用之事里。

当一个人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追求名利,不肯静下心来做点“杂事”时,就永远摆脱不了世俗和焦虑。

只有暂时抛掉欲望的包裹,才可以以轻松愉悦的姿态去面对生活,获得灵魂的安宁。

能看透人生,着实不易,看透不说透,更是不简单。

1.

人有关于性格的铸成,都逃不开童年的影响。

普通人如此,陈道明亦是如此。

别看陈道明精气神依旧很饱满,脸上皱纹星星点点,

但他却是标准的50后。

他出生于天津,长在知识分子家庭中。

父亲陈磊光是那个年代为数不多的大学生之一,之后成为天津美国救济总署的翻译。

而他的母亲则在话剧团工作。

也正是这样的家庭氛围,让他养成了儒雅淡漠的性格。

家中兄弟姐妹共8人,但就属陈道明模样最出众。

也正是这幅长相,才为他的演艺之路开辟了一条大道。

但彼时的他,心中并无演员梦,同样也不爱学习。

挨训、面壁思过都是常有的事儿。

这也导致陈道明越来越孤僻,朋友更是寥寥无几。

没有朋友的他,成天将自己关在屋里画画。

没想到,陈道明还真就画出了名堂。

从那之后,他包揽了班级的后黑板和学校的文艺墙,常常在上面作画、写标语。

久而久之,陈道明的名字如同风一般,吹进了每个人的耳朵里。

1971年,陈道明被前来选拔种子演员的“天津人艺”一眼看中,

人人都想要的机会,到了他这里,却成了闷闷不乐的事。

因为他压根不想要走文艺这条路,而翻译官才是他的梦想。

但最终,陈道明还是被现实打了个措手不及。

在那个年代,“知青下乡”是逃不开的话题,

为了摆脱这个难题,陈道明不得不向现实妥协,踏进了人艺的大门。

进入人艺后,陈道明并没有其他人的优越感,

因为对他来说,这就是份工作,而自己却是一个讨饭吃的打工人。

加上配角与主角吃同一碗大锅饭,待遇相差无几。

陈道明早已没了出人头地的志向。

一待7年,陈道明看惯了同事之间的人情世故、尔虞我诈,

他也早已厌烦了这样的生活。

不仅如此,他还一股脑地跑了7年龙套。

这一场是伪军,下一场就可能是特务。

来来回回的角色,也让他倍感无趣。

那时候,混到退休可能就是他心里最真实的写照。

但偏偏一个女孩的出现打乱了陈道明的心,将他的生活推上了正轨。

2.

俗话说:“英雄难过美人关。”

而一个男人想要成功的欲望多半来自于女人。

陈道明也正是如此。

那是一个名叫杜宪的女孩,两人在人艺偶然相遇,

那一刻,陈道明的一颗心瞬间花开成荫。

一时间,他没了忧郁,笑容爬上了眼角。

为了追求杜宪,陈道明颇为文艺范地拉起了小提琴,两人更是畅聊《简爱》,一同沉浸在文艺世界的海洋里。

很快,儒雅随和且俊朗的陈道明也逐渐走进了杜宪的心中。

正当两人情意相浓时,杜宪却要回北京上学。

而陈道明的一颗心也就此飘走,为了一解相思之苦,他开始给杜宪写信。

随着一封封信的送达,两人的情意不减反增,

但他们的故事却被杜宪的父母提前知晓。

身住清华园、皆是高知身份的杜家父母,并不同意两人交往。

因为陈道明的职业和家庭背景根本入不了他们的眼界。

眼看着爱情要落入西山,别人的轻看激发了陈道明那颗沉寂已久的进取心。

为了得到杜宪父母的认可,他放弃了人艺的铁饭碗,立誓要考入中戏。

凭借着这一股冲劲儿和聪明的头脑,陈道明一举中的,走进了中戏表演进修班。

看着陈道明的表现,杜宪的父母总算对两人的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是否同意两人的婚事,还是要看陈道明的表现。

转眼之间,时间来到了1981年,陈道明与杜宪一同毕业,双双被分配进了中央电视台。

陈道明走进了影视制作团队,而杜宪坐在了《新闻联播》栏目的镜头前。

那一刻,陈道明彻底拿掉了失败者的标签,

事业、爱情双双揣进了口袋。

之后,两人在父母的祝福下走进了婚姻殿堂,共唱爱情圣歌。

虽说爱情事业双丰收,但没有一样是靠陈道明走捷径得来的。

一步一个脚印的结果,也让陈道明一直努力进取牢记初心。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他会对娱乐圈乱象嗤之以鼻。

3.

一晃3年,陈道明与杜宪的生活和和美美,而他的事业也随即迎来了转折。

1984年,29岁的陈道明因电视剧《末代皇帝》一炮而红。

在影视剧中,他出演青年溥仪,戏份极多且有大量镜头。

秉承着对历史的敬畏,剧组请来了清代历史学家,而身为主演的陈道明更是翻阅大量古籍,

从根本做到有考有量。

但让陈道明没有想到的是,这部电视剧会连拍4年之久。

终于在1988年之际,《末代皇帝》成功上映,而身为主演的陈道明等来了人生之巅。

那一年,随着影视剧的爆火,陈道明的人气水涨船高。

凭借着超高的演技和对角色的成功塑造,陈道明连获多项大奖。

虽然只有33岁,但他依旧将“金鹰奖”与“飞天奖”双双收入囊中,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双料影帝”。

随着名气的叠加,年纪尚轻的陈道明也曾落入“名利怪圈”。

“不管是对职业的肯定,还是作为人的一种虚荣,都有过极大满足的时候。”

但此时的陈道明,尚且保留一丝“清醒”,

但这种“清醒”却在出演《围城》之后,彻底消失殆尽。

1990年,陈道明因《围城》一剧再获大奖,人气更甚,甚至得到了原作者钱钟书的认可。

粉丝的推崇,文学家的认可都将陈道明的“虚荣心”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用他的话来说:“一个从无到有的演员,得到了若干人的肯定,当然是很高兴。”

那时,沉浸在灯红酒绿、推杯换盏之中的陈道明,

一头扎进了名利场,险些无法自拔。

而这一切,都在一次平常的交谈中烟消云散。

4.

因为《围城》这部剧,陈道明有幸见到了作者钱钟书,之后还到钱先生的家中拜访。

也正是这次十分平常的访客之旅,让陈道明的虚荣之心无处遁形。

在钱钟书的家中,没有名贵字画古董,一台电视机极为陈旧,

家中的物价很是普通,丝毫看不出这是哪位文学大家的庭院。

而钱钟书本人也极为平和,虽然满腹经纶但却没有一丝骄傲之情。

在与钱钟书对话交谈后,陈道明倍感羞耻,甚至为之前的自傲而羞愧。

出了那家庭院,陈道明决定要从内而外的做出改变。

很快,他就做出了一件令所有人都不可思议的事情:暂退娱乐圈。

身为当红男星,身边大把的人脉和资源,失去这些就意味着失去一切。

摸爬滚打多年的陈道明不是不懂这些道理,但他却义无反顾的“消失”了。

一走8年,他从未在大荧幕上露过面。

他开始和妻子修身养性,读书也成为了他改变的突破点。

利用大量时间阅读、琢磨角色、磨练演技,除此之外,他将时间花费在陪伴家人上面。

总之,为了平静自己的内心,陈道明放下了明星大腕的身段,回归成一个普通人,过上了平静的生活。

没有急功近利,没有趁机捞钱。

一步一个脚印的陈道明,还真就应了那句话:“好饭不怕晚”。

而社会也始终会善意接纳有内涵、会思考的人。

1998年,陈道明再度出山,受邀出演《我的1919》,

身穿黄蓝相间的霸气军装,43岁的他依旧不见老态,

虽然影片中的年轻演员不在少数,但陈道明还是拿下了“金鸡奖影帝”,为他的演艺事业再添荣誉。

但这一次,他早已没了浮躁,继续在这条路上发光发热。

从《康熙王朝》、《楚汉传奇》,再到《归来》,陈道明的口碑越来越好,受众群体越来越多。

似乎有陈道明出现的作品,就一定值得看。

不知几时起,陈道明已经是剧作的保障,

而他也的确努力践行着“不拍烂片、不拍与事实不符的抗日片、伪军片”的信念。

珍惜羽毛,珍惜演员的脸面,但这样的王牌演员,却还是“消失”了。

5.

自2017年拍摄古装电视剧《庆余年》后,陈道明似乎再度与世隔绝,直到2020年疫情来临胡,陈道明和濮存昕,领衔朗诵《相信》才再次出现在公众面前,之后才出演了几部适合他这个年龄段的戏。

在他没有了作品的那段日子里,不见热度,江湖只剩下有关于他的传说。

中间,唯一一个消息还是他于2018年当选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的新闻。

自此,他的名字似乎没人再提。

有人说是他太清高,也有人说他不懂人情世故。

然而造成如今局面的,却是陈道明默许的。

与其说他是清高,倒不如说是他的底线极高。

从从事演员行业开始,陈道明就一直不太跟圈里人打交道。

别人总希望资源人脉多多益善,但他却与这些渐行渐远。

没拍完一部戏,他总会对导演说:“没事别找我啊。”

更不要说综艺、广告等行业,在他看来对演戏无益且伤害和观众的感情,陈道明从来没有想过靠此赚钱赚名气。

虽然他也曾虚荣过、膨胀过,但对于演员这一行,陈道明似乎早已有了自己的独到认识。

想要为自己留一点空间思考的他,压根不在乎名利与名气。

而自己的成功的确是靠自己努力,但也少不了观众的抬爱和喜欢。

对此,他只好用更为精湛的演技和出色的作品来回馈观众。

在自述里他曾说过:

“你尊重一点其他行业的人,尊重一点给你方便的人,尊重一点把你当回事的人。”

而作为演员,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少之又少。

反而是拿着观众的喜欢,疯狂在道德的边缘游走。

于是,敬业没了,道德没了,可钱财却一沓接着一沓送进了这些人的口袋。

而陈道明也不止一次抨击过娱乐圈乱象。

在一次文艺座谈会上,陈道明声色严厉的批评某些流量明星:

“我从来不认为这些演员是我们队伍中的人。”

“他们是包装炒作出来的‘塑料演员’。”

在他看来,这些演员压根没有正确的职业观。

而这些明星也在资本的扶持下,坐上了常人无法匹及的位置。

但这些问题,却从来没有在陈道明的身上发生过。

即便是被称为“国宝级演员”,但他却总说:“演员就是我的职业,我就是一个戏子。”

并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也毫不顾忌揭晓了娱乐圈古怪乱象,

十分看得开的陈道明,已然成为了娱乐圈的标杆。

与其说是陈道明“消失”,倒不如说是他“退隐”。

因为多年下来,陈道明并没有将自己牢牢捆在演艺圈里,

没好作品就不拍,没有名气也坚决不拍综艺和广告,

因为有实力的人,走到哪里都底气十足。

而他的生活里也不仅仅只是演员这一个角色,

他曾是围棋冠军,还被季羡林夸赞阅读量之大堪称北大教授。

就是这样一个人,却连连对娱乐圈发出叹息声,

这不是自怨自艾,而是整个娱乐圈的“悲哀”。

当陈道明这样的演员“消失”了,娱乐圈又将何去何从?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财运亨通波

    看你文章名,以为他死了

  • Jolie周

    机器人读文章,没温度。

  • 布尔什维克2017

    陈人品在艺人圈的确算得上凤毛麟角,虽说也有些小小绯闻,但实属正常,人非圣贤,基本算得上德艺双馨。但跟人做觉得他做人有点端着,有点装。再说他的艺术似乎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期,无法突破,给人以江郎才尽的感觉。这一点他自己似乎也有所感觉,这也许是他不出来接戏的原因。

  • 听友304435376

  • 听友477751995

    我喜欢健康评论,对其它不感兴趣。

  • Cazer

    用道德绑架温良,用规则收割价值殆尽。

  • 恺爷来了

    没啥可惜你,他确实演技好,但是,你知道他背后利益关系多乱吗?

  • 听友474170306

    ,x.x

  • 1850646ilxa

    悲哀太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