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伦关系-第2集-君臣有义

五伦关系-第2集-君臣有义

00:00
19:13

五伦之---君臣有义
五伦中的君臣有义,君,一国之主称为君;臣,君主的各级官员称为臣。君臣有义,是说君臣之间要有大义,要做到君仁、臣忠。一国之主称为君,这个君,在历史各个时期中称呼不同,上古时候称为帝,例如帝喾kù,帝尧,帝舜。到了中古时期,在夏、商、周这三代称为王,禹王建立了夏朝,历经了400多年,传了13代,共16位王。汤王建立了商朝,历经了600多年,传了17代,共31位王。武王建立了周朝,历经了800多年,传了30代,共37位王。到了秦朝,秦始皇统一天下,君主改称为皇帝。从秦朝往后延至清朝,历代的君主都以皇帝相称。不论是上古的帝,中古的王,还是后来的皇帝,他们所有的君主都用一个君字以统称。君臣,指的就是皇帝与大臣之间的关系。要有义,说君臣之间要有大义,就是要做到君仁、臣忠。当年的尧和舜,他们以五伦教化天下百姓,并亲自为后世所有的君臣做出了榜样,做到了真正的君仁、臣忠。至圣先师孔子祖述尧舜,使他们的圣德昭明天下,永垂青史。尧舜天下为公,其心至仁,是人道的极则。天下做君臣的,当效法尧舜,法尧舜就是仁爱,不法尧舜,就是暴虐。在《孟子》七篇当中,《离娄》篇上第二章孟夫子有这样一段话,孟子曰:“圣人,人伦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孟夫子说,圣人是人伦的极点,天下愿意为君的,你就一定要行好为君之道,愿意为臣的,你就一定要尽好为臣应该尽的道,不论是为君还是为臣,这两样都效法尧舜就足以了。如果不拿舜当年所以事尧的道理去侍奉自己的君,那就是不敬不忠他的君,不拿尧当年治民的道理去仁爱人民,那就不是一个仁德之君。尧和舜,为天下后世立下如此的榜样,下面我们就来共同领略一下他们的至仁与至忠。历史上记载尧,其仁如天,其智如神,富而不骄,贵而不舒,战战栗栗,日谨一日。尧在位期间的圣德,来源于不断的修持自己内在之德,在处理天下政事的时候,以一颗仁爱之心,体察百姓,他设置了谏言之鼓,让普通人都能对国家政事发表意见,竖立了诽谤之木,让天下百姓来攻击他的过错。作为一位君王,能做到如此谦恭履下,实在是难能可贵。他还要求大家举荐贤人,然后根据每个人的才能,加以任用。尧说,如果有一个人挨饿,这就是我的责任,是我饿了他。如果有一个人还在受冻,这是我的过错,是我没有领导好人民,让我的人民还挨冻受饿。如果有人犯了错,尧就说这是我的过错,是我不善教化,我害了他。尧对人民的关心无微不至,轻徭薄赋,因此百姓十分拥戴他。他要大力提倡五伦道德,以孝悌之心,使整个邦族能够和睦相处,并且各个邦族之间都能够和谐一致。尧,他除了在位期间对百姓的仁爱,更重要的是,在选接班人的时候,他有九个儿子,没有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希望找一位贤德之人,进行禅让,那是在他执政的后期,恰逢天下多灾多难,干旱水患频频,此时的尧深感年事已高,恐怕后继无人,眼看着黎民百姓就要受苦,天下苍生处于危难之中,于是他忧心忡忡,四处遍访仁人,欲禅让帝位。为了能寻求顺应天命,继承帝位之人,尧曾多方微服私访,探访贤能,希望能够找到一位贤德之士,把天下托付给他。当时,大臣们向尧举荐了舜。舜,是一位孝子,在20岁的时候,就以孝而闻名。舜的父亲叫瞽叟sǒu,是一位盲人。他父亲的脾气古怪,性格暴躁,继母是没有妇德之人,继母生了个弟弟叫象,三个人经常联合起来刁难舜。不论继母与父亲还有弟弟象,如何对待他,舜从来没有怨恨之心,每一次都是以一颗真诚的孝心去感动,去化解。当尧听说了舜的孝德以后,便亲自去考察舜。当尧亲自证实了舜的孝德以后,他以为唯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治理天下,造福百姓。为了进一步考察舜,尧把自己两个女儿嫁给了舜,观察他对内的品行,派九名男子,来帮助舜处理一些朝政,观察他对外的待人处事能力。最后在尧的种种考核下,舜果然不负尧的期许。终于尧决定让舜带理他执政。舜代理尧摄政28年之久。在这28年里,兢兢业业,忠心耿耿。首先命大禹来治理水患,命博弈yì来辅助大禹。当水患治理好了,又命后稷教民稼穑sè,种植五谷,从此人民的生活逐渐富裕起来。当人民生活富裕以后,尧舜又命司徒官教导人民用这五伦,让天下的百姓都知道,父子要有亲爱,君臣要有大义,夫妇要有分别,长幼要有次序,朋友之间要信实。当百姓明白了五伦十义,就能够各行其道,各尽其职。所以上下相亲,天下康宁,这就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尧天舜日这种太平盛世。尧的仁爱,除了在位期间,对百姓的爱护,更重要的是,为天下寻找一位最具圣德之人,把帝位禅让。那么舜的忠诚在于他代尧执政这28年,除了兢兢业业之外,还有一点,是在尧去世以后,舜带领全天下之人为尧守丧三年,当三年期满的时候,舜没有登上帝位,而是离开了建都的地方。因为尧有九个儿子,为了躲避尧的儿子,舜去了阴山南面居住。当时来朝觐的,进贡的,他们都到舜这里,没有人去丹朱尧的儿子那里。打官司告状的,人民百姓有了诉讼,都去找舜,请舜来评判,没有人去找尧的儿子丹朱。天下歌颂功德的人,他们都歌颂舜的功德,没有人去歌颂尧的儿子丹朱。最后在所有大臣的共同请求下,舜才回到建都的地方,登上帝位。在我们看来,舜代理尧执政已经28年之久了,当尧去世以后,他就应该理所当然的去登上这个帝位,但是舜他没有这样做,并且还以一个臣的身份,带领天下百姓为君王守丧三年。如此的忠诚,如此的圣德,怎么可能不让我们后世之人去景仰,去效仿,去学习呢?所以孟夫子讲,圣人是人伦之至。过去是君主时代,君指的是一国之主,忠君就是爱国,也是爱民。现在是民主时代,君臣之间的关系同样适用,君臣之间同样要有大义。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现在的君臣关系,在社会上,国家是君,各级领导及全国人民我们都是臣,只要我们是中国公民,对自己的祖国,都要尽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我们爱国家,爱人民,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好本分,不做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人民的事,能够遵纪守法,这就是对国家尽忠。如果把这份尽忠上升到理论高度,可以归纳以下五点:第一,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这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第二、遵守宪法和法律,也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第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这也是每一个中国公民的义务。第四、要依法服兵役。第五、应该依法纳税。这都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在当今社会对国家尽忠应该尽的义务。现在我们的生活都比较富裕,有很多人出国旅游,出国求学,甚至有的出国求职,移民的都有。当我们走出国门的时候,一定要想到,自己所有的行为,都不能有辱祖国的声誉,这就是在尽忠,这也叫民族大义。如果我们的言语行为在国外,得到外国人的尊重,我们这是在为国争光,这就是对祖国的这份忠诚。假如我们的行为不检点,受到别人的指责和批评,人家会说,中国人怎么这样,还有几千年文明史呢?他们的后代怎么这样没有素质?这我们就没有尽忠。每一个人都应该明白,先有国才有家,现在我们的国家富强了,人民的生活提高了,中国人走到哪里不会被人欺凌,这都是国家的庇bì佑。但是我们不要忘了,过去我们曾经有过屈辱的历史,曾经被人践踏,遭人凌辱。所以爱国是每一位国民的责任和义务,我们不要做任何有辱国家尊严的事情,一定要记住这份民族大义。当我们心中有了这份民族大义的时候,就是在对国尽忠,就是在行好我们为臣之道。在家庭之中,父母站在君位上,儿女站在臣位上。父母对儿女也有君臣大义,因为父母慈爱自己的子女,严格管教,把他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就是对国家尽忠,这就完成了对社会的责任。儿女孝敬父母,就会移孝作忠,真正的孝,会把在家的行为引到社会上,形成社会的公德。因为自古以来我们都有这样一句话,叫忠臣出自孝子之门,还有一句叫自古忠臣多孝子。在生活当中,每一位父母都希望把自己的儿女培养好,但是在他们不明白五伦大义的时候,只是为了孩子有一个好的前途,好的发展去培养,结果他的收效就甚微。如果我们明白了五伦大义,站在君臣之义上去培养自己的子女,将来孩子的前途就不可限量。我们都知道百年大计,教学为先,在学校里,老师为君,学生为臣,作为老师,责任非常的重大,因为它是代表国家,教书育人,培养人才。此时的老师站在这个君位上,如果他明白君臣大义,对学生的这份仁爱就会体现在他的本职工作上。老师的责任是传道,授业。解惑。首先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其次是教授他所有的知识技能,还要帮助学生解答生活上的疑惑,能够做到这些,才是一名合格的老师。学生站在臣位上,这份忠,体现在首先是对老师的尊重,因为尊师重道,这是作为一名学生的本分。学生如果不懂得尊敬老师,对老师有所轻慢,那老师的话他就很难入心,老师所教授的知识,他还能学好吗?一名学生,最大的忠诚是体现在,能够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然后进入到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之中。如果学生,他能够明白这君臣大义,站在民族大义上去完成学业,相信将来他所学,一定能够得以更好的发挥。在工作中,不论自己处在哪一个岗位上,上级领导就是自己当下的君。自己站在臣位上,就要努力的完成好领导交给自己的各种工作,让领导放心,让领导满意,尽好为臣之道。如果自己还负有领导责任,那自己的属下就是自己的臣。角位变换的时候,站在了君位上,对自己属下的员工应该有仁爱之心,在工作当中多去帮助,多去提拔,这就是在行为君之道。生活当中,不论是为君和为臣,都应该尽好自己的这份责任。在工作中,不论自己处在哪一个岗位上,上级领导就是自己当下的君。此时自己站在臣位上,应该尽职尽忠的完成上级领导交给自己的各种工作,让领导放心,让领导满意。当角色变换的时候,自己负有领导责任,站在了君位上,对自己的属下就应该有仁爱之心,在工作当中多去帮助,多去支持,行好自己为君之道。在生活当中,我们都是多种身份,既为君,又为臣,不论自己处在哪个角色当中,都应该尽好自己身份下应该履行的责任与义务。在生活当中,君臣大义处处可以体现出来,我们用心的去体会,就会完成好自己处在任何一个角色下应该尽的责任与义务。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