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金龙、黑龙……四川眉山897个地名与“龙”有关

青龙、金龙、黑龙……四川眉山897个地名与“龙”有关

00:00
07:04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十二生肖的“龙”文化源远流长,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符号。“龙”文化历经千年的演变,从山川大地、湖泊水系,到人们的衣食住行、文化艺术,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封面新闻记者从眉山市民政局了解到,据初步统计,全市含“龙”字各类地名897个,占全市地名的2.7%。除了龙地名,当地著名的小吃也含“龙”,名为龙眼酥。东坡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记载了龙眼酥为代表的月饼,最早的雏形:小小的像月亮,中间包有酥油和糖。

青龙、金龙、黑龙……

眉山“龙”地名色彩缤纷

在地名中,眉山赋予了“龙”各种颜色。不仅有“黑龙”,还有“青龙”“金龙”等。如今青龙街道的“青龙”一名相传源于嘉庆六年,岷江水暴涨,漆家街周围出现许多青鳝,如同一条一条的青龙,故而将漆家街更名为青龙场。东坡区金龙社区则是由金龙村撤村改居而来,在20世纪50年代,东坡岛上的金李村和座龙村,后两村合并各选一个字组建了金龙村。

眉山市仁寿县黑龙滩。图由仁寿县文广旅局提供

仁寿县在黑龙滩水库建成之前,曾是一个“十年九旱”的缺水之地。在古代,除官方的祭天、祭神农外,民间对司掌风雨、管理水域的龙王崇拜自然应运而生。

相传“黑龙滩”原本为阳山脚下的一处大湫,因此湫水比较深,潭水看起来呈黑色,按照古代民间信仰“有水必有龙”的说法,故名“黑龙潭”。

1969年,乐山地革委派工作组来到仁寿县,帮助仁寿县进行水利规划;1970年10月,黑龙潭水库开始动工。整个项目先后经过八年建设,七年整治,历时十五年竣工。从此,仁寿县从过去“靠天吃饭”的贫困县,逐渐发展为“天府粮仓”。1986年,黑龙潭风景名胜区成立;2005年,因行政区划调整,当地行政区划更名为黑龙滩镇,因此黑龙潭风景名胜区更名为黑龙滩风景名胜区。

顺龙、龙吟、龙马……

“眉山龙”形态各异爱搭伙

记者也从眉山市民政局了解到,据初步统计,全市含“龙”字各类地名897个,占全市地名的2.7%,主要为山体、村社、街道、水库、桥梁等。其中包括11个乡、镇、街道,84个村和社区,54个街路巷等。

眉山市东坡区金龙社区。图据东坡发布

观察眉山各地,不仅有众多“龙地名”,当中的“龙”更是“形态各异”。仁寿县境内有许多“动词+龙”组成的地名,例如:骑龙坳、回龙屋基、飞龙咀、盘龙村等。这类地名通常都属于以风水堪舆学说专用名词命名。在古代风水堪舆学说中,常常会借“龙”的名称来代表山脉的走向、起伏、转折、变化。在这一理论基础下,“骑龙”指位于山脉中前部山脊位置;“回龙”属于地脉走向急转弯,犹如龙回头一般的地形;“飞龙”指两侧山体较矮,中间山体较高,并以缓坡形式向下,从航拍图上看呈“山”字的地形;“盘龙”则是山脉环绕,山坡上树木郁郁葱葱,且有水源聚集在山脚下,形成山谷和河流的地形。

眉山的“龙”还“爱搭伙”。在仁寿县,原龙桥乡因场内有一桥,桥上刻有龙头龙尾,故而得名。2019年,龙桥乡并入了龙马镇。龙马镇则因其域内有一座山,形似龙头,面向马家溪,故名为龙马场,后设龙马乡,2019年,眉山市撤销龙桥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龙马镇管辖。

除了龙地名

还有龙小吃、龙文化

眉山龙眼酥。

不止有“龙地名”,眉山还有以“龙眼酥”为代表的“龙小吃”,以及以彭山草龙、青神竹龙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草龙一舞动山川,橘花新开响天地”。草龙是彭山区黄丰镇最具特色的“名片”之一,它历史悠久,保存了不少传统的插、织、绕、剔、镶、嵌等手工技巧。据了解,草龙起源于隋唐,盛行于明清。最初是当地百姓为庆丰收,在每年秋收之后,用稻草、青竹,扎成5人、9人等耍的草龙,表达人们期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黄丰草龙制作与耍龙最初起源于清末民初,主要以当地稻草、茨竹为原材料,辅之以麻绳、骨胶,将茨竹扎成龙骨架,用当年新鲜干黄稻草编制龙头、龙身、龙尾。草龙舞动时,上下翻腾、活灵活现、极具感染力。

竹龙是青神最具代表的非遗之一。青神是蚕丛故里,有1400多年的历史。唐代文宗太和年间,当地人张武率领老百姓编竹篓在岷江两岸拦河筑堰,治理岷江水患。当地人把拦河筑堰的竹篓俗称“竹笼”或“竹龙”,竹编舞龙由此演绎而生。

龙眼酥,作为眉山的传统特产之一,是一种状似龙眼的美味小吃。它的底部圆实,表面有千层重叠的酥皮,造型美观精致。东坡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记载了龙眼酥为代表的月饼,最早的雏形:小小的像月亮,中间包有酥油和糖。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