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墨谈新书《永和九年,赴一场兰亭之约》:王羲之是一个血肉丰满活生生的人

刘墨谈新书《永和九年,赴一场兰亭之约》:王羲之是一个血肉丰满活生生的人

00:00
11:36

写出《兰亭集序》的王羲之有怎样的秘密故事?永和九年都发生了什么?琅琊王氏大家族都有哪些盘根错节的故事?近日,刘墨老师携新书《永和九年,赴一场兰亭之约》,接受了正观新闻记者的采访。

记者:《兰亭集序》对大部分人来说不算陌生,想要把读者熟悉的题材讲得有意思,有一些难度。创作过程中,有没有让您顿笔的章节内容,如何解决这些难题?

刘墨:《兰亭集序》确实对大部分人来讲都不算陌生,书店里面也有很多关于《兰亭集序》的出版物、印刷品,但是能够从历史的角度、从哲学的角度、从美学的角度、从人物传记的角度,来做一个深入分析的著作,不是说没有,而是没有特别详尽的。

想要吃透史料再写,当然就特别地有难度。比如“307年永嘉南渡”,北方汉人大批南迁。这些人本来在山东、在洛阳生活得好好的,怎么会跑到江南去?跑到绍兴去?这里面就会涉及王羲之出生之前的很多事情,尤其是发生在西晋晚期的“八王之乱”事件,想要把这些事情写清楚是非常麻烦的。

如果给《永和九年,赴一场兰亭之约》这本书做一个人名索引的话,我想大概会涉及几百人。人物多,事件也多。

尤其是“八王之乱”中的司马家族,那些人的辈分让我反反复复写了很多,也看了很多资料。我是要把它作为此书的一个大背景,如果这个背景不解决的话,像王羲之的父亲王旷,还有王导、王敦、晋元帝等很多人的问题就没法解决。所以我在这方面花了特别多的功夫,才有了此书现在呈现的内容。

记者:您对兰亭集会的理解是什么?它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如何?

刘墨:中国过去的文人讲究雅集,就像我们今天朋友聚会一样,但现在的朋友聚会一般是喝酒、划拳,可古人是在一个特定的时刻,有特定的仪式。聚会时必须要写诗,必须要有文章,所以它是雅集。与雅集相对的,我开玩笑讲,如果没有诗、文的话,那可能就是一个“俗集”,所以兰亭集会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记者:兰亭集会对于后世的书法艺术有何影响?

刘墨:可以说,如果没有兰亭雅集的话,也就不会有《兰亭集序》的诞生,如果没有《兰亭集序》,中国书法也就失去了一个标志性的作品。这个标志性的作品虽然不是书法史的开端,但它却是后世一千七百年来书法的开端,因为有了这个开端,书法才有一个神圣的开始。

一般关于王羲之的书或者论文,都是以写他的书法为主。书法在我们普通人的看来,就是有书体之分,各种起程转折;用笔方面的中锋、侧锋、藏锋;笔的材料方面,狼毫、羊毫、兼毫;还有纸的方面,等等。但实际上如果仅仅把王羲之的书法当成一种技法,当成一本字帖,那就显然忽略了王羲之在中国历史,或者说在中国文艺史上的地位。

我曾经把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和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相提并论,《兰亭集序》对于中国书法艺术,尤其是对于中国美学的重要意义,就像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对于西方艺术的影响一样,都是无法缺少的存在。

记者:虽然以兰亭诗会为书名,但书中讲述了永和九年发生的诸多人物故事及相关历史大事件。您这本书的主题是写人吗?书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您是如何塑造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命运的?

刘墨:参加兰亭雅集的大概有41个人,永和九年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事情,两者看起来是不相关的,可把它们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你会发现那些人物的故事和历史大事件息息相关。所以我在写到兰亭雅集的时候,几乎就是在写人。

书中的主要人物肯定是琅琊王氏,这是一个世家大族,包括王羲之的父亲、母亲、伯父、叔叔以及堂兄弟,还有王谢家族里的谢安。以及王羲之最好的两个朋友,这两个朋友也是互相敌对者,一个叫殷浩,一个叫桓温。

关于这些人的性格特点,《世说新语》有很多的记载,当然《世说新语》可能更富有故事性、戏剧性,这些内容需要对照史料进行核实。从能够作为历史典籍里面的史料里,去看他们究竟是什么样的人,这些人的性格、命运和特点如何——王羲之的很多帖子就是这样产生的。

目前所存的有关王羲之的大量文字和墨迹,都是他和这些人的书信往来,比如殷浩北伐,打四川、攻洛阳。王羲之的很多帖,是和历史大事件息息相关的,如果这些内容得不到解读,我们既读不懂王羲之,也读不懂他的那些帖。

记者:有作家说,写作是自己与笔下的人物是在平等对话,而非创造与被创造的关系。《永和九年:赴一场兰亭之约》中的人物都在历史上真正存在过,在塑造笔下人物时,您与他们有对话的感觉吗?书写这些人的人生故事时,您心中有何感想?

刘墨:我在此书的后记里面写道,我读高中的时候,曾经去书店买了《世说新语》,当时是两块钱。为了买书,我省了一顿中午饭和公交车钱,在下雪天抱着两本书,踩着雪嘎吱嘎吱回到家,饿得打晃。这件事让我印象深刻,《世说新语》这本书也从我十几岁的时候就深深印入脑海,后来我也不停地去收集关于魏晋时期的史料。

在写作这本书的人物的时候,尤其当我通过文字把这些人是如何关联的,一一展现出来的时候,我竟然有写剧本的感觉。一场发生在1600年前的真实故事,那些历史上的人物、人物对话、重大事件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当这些线索交织在一起时,真有一种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时代的感觉,有一种历史现场感。

还有一点,我一直不希望把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人只当成一个概念,或者当成一个标本,应该把他当成一个活的人,一个和我们现实中一样的血肉丰满的人。比如说王羲之的少年时期,为了写好这部分内容,我曾专门去看讲少年的心理学。我甚至会看一些讲中医、中药的书,去了解魏晋时期,他们为什么追求吃这个药?吃的什么药,以及它的作用是什么?我甚至找到了化学家拿到五石散的化学元素,好研究它究竟是什么,有什么药效作用。

记者:“时方颠沛,则显不如隐”,魏晋时期是隐士文化的高潮时期,其背后有哪些方面的因素?

刘墨:当我们从王羲之留下的墨迹和文字当中去看,你会发现他书法的背后是生命的沉痛,是人生的无奈。虽然他也有很洒脱的一面,但是真正深入了解之后,你才会发现所谓的飘逸,所谓的超越,实际上是以他们的生命的痛苦为底色的。

如果从文艺的角度来说,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无比重要的时期。有人说它是人的觉醒,有人说它是生命的觉醒,魏晋风度也成为后人永远追慕的一个对象。但是当我们真的回到那个历史现场里面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实际上是非常的痛苦,面对战乱、面对饥荒、面对种种的不幸,以及身边人的生离死别。比如王羲之的身体,我曾经用了很大的篇幅去分析王羲之的病因,以及他的病症。

记者:如何将书法艺术与文学创作相结合?刘墨老师在这方面有哪些独到的见解?

刘墨:1980年成立了中国书法家协会,才有了书法家这么一个独立职业。其实在1980年以前并没有书法家这个概念,对于中国过去的文人而言,书法不是一个职业,是他们自身知识结构里的一部分。

过去的书法家没有抄别人内容的,如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黄庭坚等,他们就是在写自己的文章,或者说写一个日记。

一个人大量的书法艺术和文学创作是天然的结合在一起的,我们没有办法想象苏东坡去抄一首米芾的诗,或者说米芾去抄一首苏东坡的诗,就是自己的书法、自己的文字结合在一起创作,成为一个特别完美的统一体。

关于书法呢,我一直有自己的看法,曾经我去讲课的时候,学生也问书法的关键是什么,我当时只用了几个字来回答:第一要有真学问,第二要有真性情。把学问和性情加在一块,就是我所理解的最好的书法艺术。

刘墨,生于1966年,祖籍河北三河。文艺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现为独立学者,自由艺术家。少读书,长而游学,喜书画诗词文史,以宁静、淡泊、独立自由为安身立命之宗旨,著述自娱,以终老焉。代表著作:《中国艺术美学》《禅学与艺境》乾嘉学术十论》《中国散文源流史》《中国美学与中国画论》《石涛》《八大山人《现代国学思潮与人物》等。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