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三大名将之中居然有一个韩国人?还是亚洲第一战神?这是我中华名将握不动刀了,还是韩国人里真有英雄?恐怕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韩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一个将军名叫李舜臣,是万历朝鲜战争时期的一名朝鲜族将军。
对于这个人物,韩国人简直都要把他捧上天去了,因此才被冠以了亚洲第一战神这样的响亮称号,此事堪称极为离奇,日本与中国都表示画面太美,不忍直视。
那么,李舜臣这个人物究竟有着怎样的历史事迹呢?在世界军事历史上,他的军事水平到底可以排到多高呢?被誉为是亚洲第一战神,他究竟合格不合格呢?
矮子里的“名将”
其实,韩国之所以如此看重李舜臣这名将领,最直接的原因在于韩国历史上的名将属实是太少了,只能矮子里面硬拔将军。
以李舜臣参与的这场万历朝鲜战争为案例,在这场战争里,是人是鬼都在秀,唯有韩国在挨揍,简直就是这场战争之中战绩最为拉垮的一方了。
当时,日本的丰臣秀吉对朝鲜半岛发动了一场悍然入侵,刚一入侵,就把李氏朝鲜的大军打得七零八落、丢盔弃甲、一路北逃。
李氏朝鲜君主李昖本人弃都而走,其余众多朝鲜族守将也纷纷弃城奔逃。
还好,这个时候大明王朝路见不平一声吼,特意前来救助李氏朝鲜,来了场古代时期的抗日援朝,这才让朝鲜民族不至于在古时候就亡了国。
由于朝鲜兵的战力低下,这场发生在朝鲜土地上的战争实际上是中日双方的一次较量。
李氏朝鲜反而成了打酱油的,全程拿不出什么像样的战绩,由朝鲜将领申砬所率领的朝鲜骑兵主力还被打了个全军覆灭。
在这样的情况下,本场战争里,唯一独立领兵作战取胜的朝鲜族将领便是李舜臣了。
与其他朝鲜族将领不同的是,李舜臣是一个水师将领,因而得以躲过了李氏朝鲜在陆地上的溃败,并且获得了在海上与日寇较量的机会。
就当全体朝鲜族将领在全场被按着打的时候,李舜臣却得以在海面上击败了日寇,在第一次冲突之中屡破日军的海上运输线,最后取得了一场难得的大胜,也就是第二次冲突时期的鸣梁海战。
也许是一直没尝过胜利的滋味,所以对于这场大胜,韩国至今都无法忘怀。
二战之后,有人评选过一个二战版的世界三大名将,把朱可夫、曼施坦因、麦克阿瑟三人位列其中,因为这三人是二战时征战距离最远的常胜之将。
后来,便有韩国人模仿这个“三大名将”的格式,编了个代表东西方的三大名将,让李舜臣与拿破仑、凯撒齐名。
他们认为李舜臣既然是20世纪前远东地区国际战争的代表人物,自然足以与西方的两个著名军事家相并列。
如此,牵强的理由,属实是有些太过胡扯了,但似乎韩国人就喜好这种虚无缥缈的说法,硬是把本国唯一的军事家称为世界级军事家。
以至于,如今不少的韩国人都认为中朝联军之所以可以战胜日军,功劳应该全归于李舜臣,而不是明朝援军。
日本对此都表示很鄙夷,毕竟就算是日本史料也清楚记载着他们是被明朝军队击败的,而我们中国对此则更是不屑一顾。
然而韩国“蜜汁自信”的误导性太大,以至于还是有不少人真以为李舜臣才是这一战的最关键人物。
其实,只要仔细观察鸣梁海战的历史背景的话,就会发现,韩国人的吹嘘里还是含有大量的水分的。
中规中矩的普通胜战
鸣梁海战虽然打的很好,但它却并不像韩国人吹嘘的那般神乎其神,而是一场中规中矩的普通胜战。
在韩国人眼中,这一战有效切断了日军的补给,导致丰臣秀吉的军队兵粮不动、兵卒无力,日本这才无法并吞古代时期的朝鲜半岛。
然而,事实上,在鸣梁海战之前,这场战争的走向便已经确定了。
在第一次冲突时期的两次平壤战役、碧蹄馆战役与第二次冲突时期的蔚山战役等等战事之后,加藤清正、小西行长、黑田长政等日将纷纷落败,明朝军队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上风。
在这样的情况下,丰臣秀吉的军队是否断补,这对于战争的胜负来说已经并不重要了。
即使在鸣梁海战后,李氏朝鲜军也没有在陆地上有过什么拿的出手的战绩,明朝军队依旧是中朝联军之中的主力担当。
总之,单论战术能力的话,万历朝鲜战争一直保持着中国军队战力强于日军战力,而日军战力又强于朝鲜军的态势,这个局面从始至终都没有改变。
哪怕在海面上,最终战胜日寇水师的战役也是鸣梁海战后的露梁海战,明朝水师则是这场战役之中的主角,最主要的指挥者为明将陈璘。
因此,无论是战略意义,还是战术意义,鸣梁海战在整场万历朝鲜战争之中,都不占据主要的地位,对战争造成的影响有限,对敌人的杀伤力也较为有限。
就军事地位来说,李舜臣也远远比不上参与此战争的明朝名将李如松、麻贵等人。
倘若李舜臣都能称得上是世界级名将的话,那么此战之中的明军将领都可以被称为是宇宙级名将了。
当然,朝鲜族将领李舜臣指挥的鸣梁海战还是有着一些其他战役所不具有的特殊意义的,那就是验证了龟甲船的实战能力。
在风帆战舰时代,海战本来就较少出现,李舜臣惯用的全封闭龟甲船确实比较少见。
从这一点上来看,李舜臣的战术确实很有创新性,其本人虽然称不上什么世界级名将,但也并非庸将,是担得起一代名将的称谓的。
虽然韩国人有点太吹牛皮了,但我们其实还是应该对这样一位曾在古代与中国军队密切合作过的外国将领表示尊重的。
军事领域是最为务实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之中,无中生有的吹嘘毫无意义,实打实的战绩才是最有分量的事物。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务实的民族,思考问题自然从来都是从务实的角度出发的,不会像韩国人那样自吹自擂。
其实,韩国人自己也未尝不知道历史的真实情况,他们如此爱慕虚荣的根本原因其实还是在于韩国人的文化自卑心理实在太过严重了。
韩国人的“遮羞布”?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韩国吹牛,自吹自擂。
要说全世界到底谁是最能吹牛的国家,那么韩国自然是当仁不让的吹牛大王了。
诸如“孔子是韩国人”、“端午节是韩国人发明的”等韩国逆天言论早已是令大家目瞪口呆了,由此可见,对李舜臣的吹嘘也仅仅是韩国吹牛现象的一种缩影而已。
韩国人之所以如此热衷于吹牛,主要因为他们的历史太过浅薄了,而这就叫文化自卑。
一个人,如果太失败,自然会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这点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也是如此。
因为太自卑了,他们便需要寻找“遮羞布”,而李舜臣就是这样的一张“遮羞布”。
在历史上,作为一个半岛民族,朝鲜族一直都是周边强权的藩属,被夹在中国大陆与日本列岛之间。
在汉代时,朝鲜半岛曾被汉王朝设郡,在唐代时,朝鲜半岛上的高句丽、百济均被唐王朝所灭。
明代时,若非明王朝的救援,则朝鲜半岛到今天恐怕就不会是朝鲜族的领地了,蒙元与满清这两个少数民族强权崛起时,朝鲜也被征服为藩属。
在文化上,韩国文化仅仅只是一种对中华文化的模仿,在军事与政治上,韩国也一直是个矮子,就算是祖上,也从来没有阔过。
就算是同样偏安一隅的日本,至少可以拿镰仓幕府时期抗击蒙古入侵的事情来说事,韩国翻遍他们的古代史,恐怕就连一点高光时刻都找不到。
更令韩国人气愤的是,他们在近现代的历史也是一部憋屈的历史。
二战前是日本殖民地,二战结束后,朝鲜族则被分给了朝鲜与韩国这两个国家,哪怕到了现代,韩国也仅仅是其他大国可以操控的玩具罢了,算不上是什么有尊严的国家。
历史太过憋屈,在这种情况下,韩国自然特别需要一些“神话”,来填充本不充实的历史,并寻找一些心理安慰了。
相比于檀君神话的太过虚幻,李舜臣的神话至少确实有史料可循。
因此,韩国人会把李舜臣这个精英级的名将捧成战神级的民族英雄,也就并不奇怪了,韩国人其他的那些不着边际的吹嘘,其实也是万变不离其宗,并不难以理解。
当然,他们这种吹嘘,反而在一定程度上矮化了李舜臣这样一位还算战绩优秀的将领,使得李舜臣的历史形象更像是一个被编造出的传奇,而非立足于实干的军事家。
倘若,李舜臣在九泉之下有知,想必也并不会满意他的后世子孙给他戴上的这些不靠谱的高帽子。
结语
万历朝鲜战争本是中华民族与朝鲜民族在历史上紧密合作的典范,然而韩国如今回顾这段历史时,却也只记得吹嘘李舜臣。
李舜臣虽并不是注水的名将,但恐怕也架不住世界级名将、亚洲第一军事家这些过重的大光环。
因为浮夸的光环,他本人真实的军事成绩却也显得并不重要了,成为了被人遗忘的边角料。
历史终究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无论再如何的吹嘘,韩国也并不能凭空拥有什么光辉历史。
执迷于塑造虚幻的历史,反而会使得自己看不清未来的方向,继续过去的历史教训,知史可知兴衰,曲解历史则会失去未来。
孔子云:“见不贤而内自省”,对于邻居家的这种看待历史的错误心态,我们也应引以为鉴,不要犯下与他们类似的错误。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与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