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加利亚,一个鼠目寸光的国家。
2001年6月17日,保加利亚议会选举结果揭晓。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势力强大的左翼和右翼政党纷纷折戟沉沙,成立才两个多月的“西美昂二世全国运动”获得了高达43%的选票,一骑绝尘获得组阁权。
7月12日,“西美昂二世全国运动”议员团推举西美昂二世为总理候选人,随后西美昂二世出任总理,保加利亚从此迎来新篇章。
西美昂二世的上台之所以引人关注,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他曾经是保加利亚王国的末代沙皇,一个曾经的旧时代人物经过长达55年的流亡,完成了从丧家之犬到商界富豪再到政坛新秀的蜕变,用大半生实现了新旧身份潜移默化的切换,对于西美昂二世和保加利亚而言都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和成绩。
所以,广大保加利亚群众相信,保加利亚必将在西美昂二世这个末代沙皇的带领下继往开来,带领保加利亚走向更加灿烂的明天。
但现实情况是,保加利亚却坚定地选择“穿新鞋走老路”,在西美昂二世“审时度势”的励精图治下,保加利亚“新官上任三把火”,直接和美欧国家打得火热。
在2002年保加利亚立促联合国通过了针对伊拉克的1441号决议后,美国对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东欧小国刮目相看,随后保加利亚在2004年3月加入北约。
又因为西美昂二世坚定不移的西方化路线,终于获得了欧盟的好感,于是保加利亚在2007年1月成为欧盟的新成员。
从1991年冷战结束以来,昔日苏联卫星国甚至加盟国纷纷一路向西,比如在政治上抱美国大腿,在经济上对欧盟趋之若鹜的大背景来看,保加利亚随波逐流选择“攀欧拼美”并无不妥,毕竟随大流不挨揍,作为名副其实的小国,躲在大国的羽翼下安身立命古今中外都是无奈但有效的求生之道。
但问题是,保加利亚虽然小,但做派却相当高调,除了和美欧称兄道弟开玩笑,更以实际行动为北约“牵线搭桥”。
比如近日,美国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访问保加利亚,在同保加利亚总理佩德克夫及国防部长扎克夫举行会晤时,在强调了美国与保加利亚的“安全伙伴关系”之外,还讨论了当前的二毛局势。
会晤后,奥斯汀还亲切看望了驻扎在保加利亚的美军及其它北约军队,带来了美国的亲切关怀,勉励它们坚持反俄,继续发扬“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的挑事精神,为北约的共同目标而不懈奋斗。
面对奥斯汀的亲切慰问,广大士兵纷纷表示会以前赴后继的实际行动践行没事找事的北约精神,而后它们听到了保加利亚人民山呼海啸般的呼声。
在得知奥斯汀不远万里漂洋过海地到保加利亚“送温暖”,广大保加利亚群众自发地组织起来,他们纷纷走上街头,打出了“北约滚出去”等口号和标语,直接将奥斯汀的访问推向了高潮。
虽然游行示威人山人海、红旗招展,但也从侧面说明了保加利亚的政客们,正在追随北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并最终走到了玩火自焚的边缘。
那么,明明身在巴尔干,为何保加利亚却越来越乌克兰?静夜史认为这和保加利亚特立独行的历史轨迹密切相关。
最早生活在保加利亚地盘上的是色雷斯人,保加利亚人反而是外来移民。公元前1世纪罗马帝国异军突起后,将整个巴尔干半岛收入囊中。395年罗马帝国分裂后,巴干半岛又成为东罗马帝国的一部分。
6世纪时,由于气候逐渐寒冷,居住在东欧的斯拉夫人和中亚的部分保加尔人陆续迁徙到巴尔干半岛,与居住在巴尔干半岛上的罗马人和希腊人发生尖锐冲突并开启了民族融合的进程,随后保加利亚民族逐渐形成,并带有鲜明的斯拉夫人特征。
681年,保加利亚第一帝国在多瑙河三角洲诞生,在与拜占庭帝国的长期战争中,保加利亚将东正教奉为正统,并最终在1018年被拜占庭帝国消灭,正式寿终正寝。
被拜占庭帝国消灭后,保加利亚人不断发动起义,并在1185年趁拜占庭帝国与库曼人的战争中成功脱身并建立保加利亚第二帝国。
然而好景不长,保加利亚第二帝国很快被后来居上的奥斯曼帝国吞并,一直持续到一战前夕。
由于奥斯曼帝国是政教合一的逊尼派穆斯林帝国,因此信仰东正教的保加利亚深受奥斯曼帝国的残酷压迫,而此起彼伏的起义抗争也给了大航海时代以来欧洲列强野蛮干涉的无限可能。
尤其是沙皇俄国,除了“噬土成性”的扩张传统,对暖水港的渴望也始终如影随形。而奥斯曼帝国在区位上成为沙俄向西南扩张的最大羁绊,因此俄土战争一触即发。
从1676年第一次俄土战争爆发以来,沙俄与土耳其先后进行了12次大战,最终将奥斯曼帝国推向了盛极而衰的不归路。
1830年希腊摆脱奥斯曼帝国自立门户后,其它巴尔干民族深受鼓舞。1877年,沙俄趁机对奥斯曼帝国宣战,第十次俄土战争爆发,奥斯曼帝国再度战败,不得不与沙俄签订《圣斯蒂凡诺条约》,规定建立一个北起多瑙河,南至爱心海,东至黑海,西至马其顿的大保加利亚公国作为沙俄的附属,保加利亚在名义上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
然而好景不长,因为沙俄对巴尔干半岛的统治尤其是对土耳其海峡的威胁引起了其他列强的恐惧,于是英德奥匈等国强迫沙俄在1878年7月13日签订《柏林条约》,规定被划入大保加利亚的罗马尼亚和塞尔维亚独立,保加利亚则重新被奥斯曼帝国控制。
彼时的奥斯曼帝国早已在西方列强的啃噬中日薄西山,于是保加利亚在1885年趁机兼并了东鲁米利亚,并在1908年脱离奥斯曼帝国实现了真正的独立。
巴尔干半岛上风起云涌的独立浪潮,再度激化了奥斯曼帝国与巴尔干半岛诸民族的矛盾,于是保加利亚和希腊、塞尔维亚及黑山组成“巴尔干同盟”,联合起来与奥斯曼帝国玩命。
1912年10月,趁意大利与奥斯曼帝国打得难解难分,“巴尔干同盟”对奥斯曼帝国宣战,这就是第一次巴尔干战争。
战争以“巴尔干同盟”的大获全胜而告终,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半岛的势力范围基本被扫除殆尽。
但由于“巴尔干同盟”“分赃不均”,保加利亚同塞尔维亚和希腊的矛盾迅速激化。于是在奥匈帝国的承诺下,保加利亚同塞尔维亚及希腊大打出手,这就是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战争开始后, 罗马尼亚和黑山迅速与塞尔维亚和希腊结成“反保联盟”,刚刚被保加利亚当头一棒的奥斯曼帝国也趁机报仇雪恨。更尴尬的是,在德国的干涉下,奥匈帝国选择按兵不动,于是保加利亚被围殴得鼻青脸肿,不得不举手投降,最终在签订《布加勒斯特条约》后,罗马尼亚割走了南多布罗加,希腊获得了西色雷斯,塞尔维亚夺取了瓦尔达尔马其顿,保加利亚的扩张成果只剩下东色雷斯,但很快也被奥斯曼帝国夺走,于是保加利亚失去了爱琴海的所有出海口。
遭遇奇耻大辱的保加利亚,与周边国家的矛盾更加尖锐。而彼时的欧洲大陆,英法德俄奥等列强逐渐完成了各自阵营的整合,塞尔维亚加入协约国阵营,保加利亚则逐渐倒向同盟国阵营。
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保加利亚在1915年与德奥结盟,随后加入到对协约国的作战中。
1918年一战结束后,作为战败国的保加利亚受到了严厉的惩罚,在与协约国签订的《纳伊条约》中确认了《布加勒斯特条约》的内容,将南多布罗加割让给罗马尼亚,西色雷斯割让给希腊,西部的波西来格勒达、斯特鲁米察等领土地区割让给南斯拉夫。
对于保加利亚而言,虽然依旧是沿海国家,但黑海是名副其实的陆间海,每当土耳其心情不好,保加利亚随时成为内陆孤岛,所以保加利亚对周边宿敌尤其是希腊的仇恨情真意切,这是保加利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加入轴心国的重要因素。
纳粹德国作为对凡尔赛体系极端不满的帝国,对保加利亚有着强烈的吸引力,于是在德国再度抛出帮助保加利亚收复失地的承诺后,保加利亚再度义无反顾地与纳粹德国携手并肩。
然而,虽然再度站错了队,但保加利亚却逐渐学会了意大利的见风使舵。在轴心国大厦将倾的情况下,保加利亚共产党武装在苏联红军配合下发动声势浩大的起义,推翻了保加利亚王室,成立祖国阵线政府,并在战后的1946年9月宣布废除君主政体,迫使当时的国王西美昂二世流亡西班牙。
1946年9月15日,保加利亚成立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随后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员,与美欧资本主义阵营长期对抗。
虽然是战败国,但由于及时“反正”,保加利亚领土维持在1941年的水平,并永远失去了爱琴海出海口。
由于11.1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基本是低地、丘陵和山地的地貌地形,所以保加利亚的本底条件并不优良,自古以来以农业为生,经济作物以玫瑰为主。再加上自然资源匮乏,保加利亚对外国的依赖长期居高不下。
冷战时期,这个“外国”特指苏联,事实上也正是在苏联的支持下,保加利亚才逐步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工业体系。
但随着1989年的东欧剧变和1991年的苏联解体,保加利亚再度走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在改旗易帜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后,保加利亚和其它东欧国家一样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之势开启了一路向西的进程。甚至叶利钦领导下的俄罗斯也一心想要和西方国家化干戈为玉帛,甚至一再表示要加入北约。所以拥抱握手形势大好,保加利亚也看到了追随西方吃香喝辣的信号。
但问题是经历过苏联解体摧残后的俄罗斯依然块头惊人,恐怖的核武库更是让西方国家胆战心惊。更重要的是,俄罗斯依然有一个“大俄罗斯”主义的梦。于是想要小弟甚至儿孙而不是大哥甚至大爷的西方国家果断对俄罗斯脱下了裤子,将冷冰冰的屁股对准了俄罗斯的热脸。
于是,在被一次次拒绝甚至围追堵截后,俄罗斯只好拾起武器坚决反击。而俄罗斯的反抗更进一步刺激了北约和欧盟的不断膨胀,简称“东扩”。
为了达到让俄罗斯死得通透,凉得彻底的目标,北约和欧盟尤其是北约对俄罗斯穷追不舍,昔日的苏联卫星国甚至苏联加盟国纷纷倒戈,包括保加利亚。
在美俄对抗再度尖锐的情况下,保加利亚不得不再度面临向左向右的选择。毕竟它没有苏联解体时乌克兰“第三军事强国”那样的雄厚家底,只能在剑拔弩张的阵营中二选一。
保加利亚选“B”,也就是和北约沆瀣一气。
应该说,这样的选择并无什么非议,毕竟当年东欧剧变,保加利亚就通过改旗易帜将苏联彻底抛弃,从内心已经和苏联没有交集。再加上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在北约的围追堵截下遍体鳞伤,根本不足以形成社会主义阵营一般的强大合力。于是在北约实力极端强大的情况下,保加利亚和北约欧盟称兄道弟,本质上是明智之举。
更重要的是,相比于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这样和俄罗斯山水相连的小国,保加利亚与俄罗斯在大陆上并不相邻,无形中再度增加了保加利亚的安全感。换句话说,当毛熊怒发冲冠时,保加利亚不会首当其冲。
但2014年的克里米亚危机改变了保加利亚的主意,因为这个小国惊奇地发现:虽然陆地上和俄罗斯相去千里,但因为黑海,保加利亚和俄罗斯的距离越来越“触手可及”,于是保加利亚慌得一匹。
虽然为了对抗北约东扩的冲击,俄罗斯基本不会拿着作为“亲戚”的保加利亚撒气,毕竟二毛才是俄罗斯眼下最要命的问题。但保加利亚却越来越忧虑,毕竟就算俄乌对抗时在黑海脱缰的水雷,也可能随着洋流让保加利亚遭受无妄之灾的打击。
所以,保加利亚情不自禁地与北约越来越亲密,甚至允许北约在国内设立军事基地,而这样的选择只能是引起俄罗斯的注意,并让保加利亚成为美俄对抗的新阵地。
事实上美国也确实是这么想的,在几乎失去了二毛,格鲁吉亚被收拾得奄奄一息,土耳其又时常“见利忘义”的情况下,美国在黑海周边需要一个新伙计,而且最好和二毛隔开距离,而且能同时威胁塞尔维亚和俄罗斯的联系。
但问题是,美国在乌克兰有难时坚决不给力,眼看乌克兰被揍得鼻青脸肿时依然表示不会出兵干预,保加利亚何德何能让美国前赴后继?
事实上,东欧国家因为冷战时期长期与西方世界尖锐对立,双方彼此心有芥蒂,即便保加利亚早已改弦更张与过去分离,在西方国家眼中也依然是不被接纳的外来势力。
再加上东欧各国相比于西方国家而言普遍经济发展吃力,因此当保加利亚这样的东欧国家为了反俄的共同目标走到一起,彼此之间也因为经济实力的差距而相互嫌弃。
更重要的是,当包括保加利亚在内的东欧各国在政治上拜倒在美国的牛仔裤下,经济上追随欧盟实现共同富裕,却也面临着被左右夹击的尴尬结局。因为虽然北约和欧盟高度雷同,但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尤其是冷战结束后,欧盟更是成为北约的新公敌。
在这样的情况下,为打击欧盟,保加利亚这样的东欧国家几乎都成为同时打击俄罗斯和欧盟的双刃剑,俄乌战争漩涡中的乌克兰就是最生动的结局。
所以,保加利亚群众的呼声,更多的是出于对“乌克兰第二”的恐惧,但政客们早已对北约芳心暗许,只为一个并不确定的安全结局。
只是,在保加利亚学着逐渐与俄罗斯割袍断义,资源匮乏的它却不得不持续倚靠俄罗斯的能源接济,这又意味着保加利亚不想着“反俄未捷身先死”,就只能学着匈牙利,身在北约和欧盟,却坚决不去当炮灰搅局。毕竟干活不积极不会被开除,但作死一定没有好下场。
而几乎从未“正确”站队的保加利亚,似乎也并没有“改过自新”的痕迹。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