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第一玉龙”玉猪龙

“华夏第一玉龙”玉猪龙

00:00
04:27

“华夏第一玉龙”玉猪龙

玉猪龙,又名玉兽玦,是对红山等地发现的玉器的称呼,被认为是龙的最早雏形。在红山文化各遗址中,玉猪龙累计已发现数十件,通常背部都有一两个穿孔,似可作为饰物系绳佩挂。玉猪龙被普遍发现,且完全是标准规范模式,因而玉猪龙是红山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器物之一,距今约6500-5000年,也是中国龙最早的雏形。玉猪龙出土时多发现于墓主人胸前,是社会地位、等级、权力的象征,是按照一定规格制成的原始“礼器”。玉猪龙也是迄今所知最早的玉龙,极其珍贵,有“华夏第一玉龙”的美称!

辽宁省凌源市牛河梁出土,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玉猪龙,通高14.1厘米,宽10.4厘米,是红山文化同类玉器中形体较庞大、形制最规则的一件。体蜷如环、肥头大耳、圆眼有皱、口露獠牙,头尾之间的缺口未完全断开,头部有一圆形钻口,穿绳后,佩作耳坠。该猪龙通体抛光,浑厚圆滑、线条流畅、造型生动。

红山玉猪龙普遍性特点:其一,超现实的巨眼。在所见的红山玉器群中的动物,几乎都长着一双超乎寻常的圆眼睛,其中玉猪龙的眼睛更是极度夸张。其二,玉龙家族的另类。玉猪龙,都长着长吻,上部带有皱褶。其三,器型花纹风格迥然不同。红山文化的玉器群有一个十分鲜明的风格,即以圆润富于曲线变化见长,绝少用棱角作为装饰。

对于红山兽首玦的命名,学界有一个不断再认识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初,辽宁省考古学者孙守道在《三星他拉红山文化玉龙考》一文中称之为“兽形玉雕”,而后他与郭大顺又在《论辽河流域的原始文明与龙的起源》著述中,将兽首玦正式命名为“玉猪龙”,其主要依据有两个:一是当时认为红山时期已经进入农耕文明,而猪是农耕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二是这种器物整体造型憨厚、圆润,而且在嘴巴的位置雕有类似野猪一样的獠牙。“玉猪龙”这一名称基本为学界所认同,影响很大,也被社会广泛使用。

随着越来越多佐证材料的问世及研究的不断深入,郭大顺认为“玉猪龙”叫做“玉熊龙”更合适。原因之一,红山文化时期的先民更多靠采集和渔猎来过生活,熊是红山人经常见到、不同于其他的一种野生动物,熊作为崇拜对象进入玉器造型中也就不足为奇了。原因之二,牛河梁遗址挖掘中,在女神庙内出土了与熊有关的造型器物,表明熊崇拜已经成为当时红山先民动物崇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第三个原因,是玉猪龙的雕刻本身更具熊的基本特征。

无论是玉猪龙也好,还是玉熊龙也罢,都具有图腾崇拜的起源和文化意义,也可以从中看出5000年前红山先民精湛的雕工技艺以及独特的审美意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