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日记》著成之后,直到2010年这本书的内容才在蒋介石后人的允许下陆续开放,当无数读者带着好奇心开始阅读之后才渐渐发现,书中有4个人是在错综复杂情况下而反复出现的,简单归纳就是“想杀一人,错信一人,错爱一人和错放一人”。蒋介石在日记中反复提及想杀的这个人就是孙中山先生的妻子宋庆龄,同时也是自己妻子宋美龄的亲二姐,蒋介石之所以想杀掉宋庆龄,就是因为两人的政见主张截然不同。尽管孙中山先生和蒋介石同为国民党领袖,但自孙中山去世之后,尤其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以来,以民族大义为重的宋庆龄就站到了反对蒋介石的道路上。连同多位国民党元老,他们一直奋力于谴责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翼势力的行动上。不仅如此,局部侵华战争爆发以来,蒋介石力主“攘外必先安内”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蒋介石的反常举动不仅惹得宋庆龄的反对,甚至还一度激起抵抗浪潮,所幸“西安事变”爆发促成了民族统一战线,可宋庆龄自此也偏向了共产党阵营,其种种举动自然让蒋介石愤恨不已。张学良则是蒋介石在日记当中反复提及的那个“错信之人”,1931年皇姑屯事件爆发之后,统率整个东三省的张学良积极支持改旗易帜,也就是积极维护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之所以这样做,其实也是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局部侵华战争爆发以来,哪怕蒋介石始终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可张学良还是忍着杀父之仇和东三省沦丧之仇,忍着东三省父老乡亲和全国人民的辱骂,不放一枪一炮撤回关内积极接受南京国民政府的调遣。张学良的系列举动均代表自己支持蒋介石的立场,而蒋介石也以此和张学良义结金兰,有了张学良几十万东北军的加入,无异于在最大程度上稳固了蒋介石在国民党内的地位,于是蒋介石对张学良信任满满。撤离东三省之后,张学良被蒋介石派往西北负责整个西北地区的“剿共”事宜,奈何民族大义在前,再加之共产党和张学良之间关系微妙的变化,张学良深刻意识到“必须以民族大义为重,并要积极反对内战。”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是无奈之果,在此之前张学良曾对蒋介石苦苦相劝,奈何苦劝无果才将蒋介石诱到西安发动了逼蒋联合抗日的西安事变。单就西安事变本身而言,张学良确实可以称之为民族功臣,可也此引来了蒋介石对张学良此后余生的愤恨。众所周知,蒋介石此生最爱之人莫过于宋美龄,但宋美龄确实也在很多事情上对蒋介石的做事构成过阻碍,所以不少读者便觉得蒋介石口中那“错爱一人”就是宋美龄,实则不然。蒋介石在日记中反复提及的“错爱之人”名叫津渊美智子,在没有回国主持国民党事宜之前,蒋介石和戴季陶曾留学日本,素有深厚兄弟情谊的二人在同一时间爱上了同一个人,这个女子就是津渊美智子。不过蒋介石最终迫于戴季陶的央求,还是决定退出追求美智子的行列,将自己最初的所爱之人拱手让给兄弟。就这样,戴季陶和美智子组建了家庭且有了儿子,只不过戴季陶向美智子隐瞒了自己在中国已有家室的实情,而且之后还冷酷拒绝了美智子和儿子。面对戴季陶这副狼心狗肺的模样,不远千里从日本来到中国的美智子也丝毫不讲情面,在苦苦寻觅不到戴季陶之后,便将两人的儿子抛给了夹在中间的蒋介石。由于蒋介石当时还对美智子颇具好感,于是他便将两人的孩子抚养了下来,这个孩子就是日后的蒋纬国。蒋介石败退台湾之后,蒋纬国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主管装甲部队,不过为了稳固蒋经国在国民党内的地位,同时也是为了防止蒋经国和蒋纬国两兄弟之间出现摩擦,于是蒋介石便将主管装甲部队已经15年的蒋纬国调离,没曾想“湖口兵变”接踵而至,真是悔不恨当初啊!比起宋庆龄、张学良和蒋纬国三人,蒋介石日记当中提到的“放错一人”相比下就有些相形见绌了,这个人就是蒋介石同父异母的兄长蒋介卿。兄弟二人虽然同父异母,但蒋介卿并没有蒋介石的那般才能,此人心胸狭隘不说,而且在蒋介石未发迹之前还曾多次对蒋介石和母亲发难。“四一二”政变爆发后,远在浙江老家的蒋介卿也过来投靠蒋介石,蒋介石对待亲人的心胸还是很宽广的,可他却忽略了“任人唯贤不唯亲”的原则,蒋介卿才疏学浅不说,而且为人处世的能力也有失偏颇,所以蒋介石将其委任的很多职位,难成大器的蒋介卿总是只顾玩乐而疏忽职守。见此情况,蒋介石只好给其足够钱财将其革职回家,整件事情均被国民党官僚和地方官员看在眼中,所有人普遍认为“玩忽职守而被革职查办的蒋介卿,并未得到应有的惩处,如此势必会助长国民党官僚日后的不良风气。”虽然所有人都是这样想的,可没过多久便迎来了西安事变的爆发,躺在老家的蒋介卿听到蒋介石被胁迫的消息时,竟不由自主地开始紧张起来,他担心一旦蒋介石倒台那他自己必然也会受到牵连,何况自己之前还在地方犯下过多错误,百姓肯定也接机不会饶了他,蒋介卿越想越害怕,竟然活生生地沦落到被吓死的结局。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