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花甲,一位农村嬢嬢想说,“Hello world!”

年近花甲,一位农村嬢嬢想说,“Hello world!”

00:00
06:52

《五百英里》这首英文歌,杨冬华一天至少要听五遍,手里的农活儿再重,心情都会慢慢平复下来。

56岁的她几乎没出过远门,大半辈子扎根在成都温江区岷江村,却很能领会这首歌的情绪,“舍不得家乡,但更渴望去外面,人终究是越走越远,要走向更广阔的空间。”

四年前,为了迎接成都大运会期间可能到村里旅游的外国友人,杨冬华和十几位阿姨在返乡大学生的带领下学起了英语——听老师讲课、唱英文歌、打卡背单词,日复一日坚持下来。不少人是零基础,又年近花甲,但她们不愿依赖翻译软件,“面对面沟通才会有真正的交流。”

成都大运会结束了,看起来,阿姨们又恢复了往常的生活节奏。杨冬华照看孙儿,操持家务,孝顺老人,似乎没什么特别。只有杨冬华自己知道,那个盛夏还留在她的心里,郁郁葱葱地生长。

为大运学英语的经历,似乎把她内心某个部分撬动了……

杨冬华

“大运会之后,只想抓紧时间去做有意义的事”

“大运会之后时间变快了,好像每时每刻都没有停下来。”杨冬华说,心里的那个发条,拧得更紧了。

从前,她认为生活得有些散漫。早上起来炒几个菜、到田里做一会儿做活后去村里民宿上班、六点钟回家吃完晚饭、把手工活儿摊在沙发上,做到眼睛发酸就睡下。一天与另一天,没有太大区别。

“现在不管做啥,好像都一环扣一环,抓紧时间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杨冬华说,通过大运会,自己看到全国人民都在积极向上,自己如果落后的话,就掉到后面去了。大运会后民宿生意更好了,天南地北的客人多了起来,做事情自然也要跑得快。

即使下班后,她也不给自己放假。村里的留灯书舍是她爱去的地方,坐在芙蓉花下翻一翻《醒世恒言》,就是一种休息了。

岷江村的书舍

传统的习俗和思维,曾经支配着这座村庄,村中女性做农活、干家务、侍弄孩子,日复一日重复着祖祖辈辈都在做的事情。随着村庄旅游业发展,她们有了更多的选择,通过培训变身民宿管家、服务员、咖啡师,视野也大不相同。

不少阿姨像杨冬华这样,觅得一份工作,在那里获得对生活的掌控感和自信心。最初有媒体进村采访,杨冬华紧张到说不出一句话。而现在,即使是初访者,都会对杨冬华留下一种开朗的印象。从民宿经营、英文知识到中外名著,她都侃侃而谈,“一份劳动,一份收获嘛,多学总是没得错的。”

“民宿里很多年轻人,我天天跟他们说说笑笑,心态也年轻了不少。”杨冬华说,虽有代沟,自己也努力向他们学习新的思维、处事能力和办事效率,每一天都有进益。

一有空闲,杨冬华还是会翻翻上课的笔记本,每天坚持听英文歌,她觉得既然开始了,就不想放弃。学英语让她看到了未曾见过的风光,《五百英里》中描绘的那个更宽阔的世界,始终吸引着她。

若有机遇,她想去世界上走一走,看看外面的天地。若没有机遇,“我大概就是又忙又开心直到老去,就这样挺好。”

杨冬华

岷江村党总支书记陶勋花:

今年将更密集开设农村英语课堂

等翻了年,岷江村党总支书记陶勋花要把英语培训班好好做起来。从前,为了大运会,英语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游客的“吃喝玩乐”场景表达,但是现在,学的内容还要更深刻。

这些年,陶勋花带领着村民们把岷江村从一个产业结构单一的“尾巴村”变成了拥有一批农旅融合项目的“模范村”,一件事始终萦绕在她的心头——要怎么做,才能再往前一步?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她一直留心考察全国各地的乡村发展,她逐渐相信,村民的整体素养,与全村的发展基调必定是要匹配的。

“随着国家的发展,我们农村有更多机会展现在世界面前。当外国友人走到成都周边的乡村,希望他们能真切地看到这里的发展变化,不仅一改印象中的老旧形象,更要看到农民的价值追求。”陶勋花相信,一个乡村、一位村民,要有国际化的视野,才能抓住国际化的机遇。

岷江村的“灯塔营地”

岷江村妇女善编织,手工作品已经出口了10余个国家,大家讲起来也很有自信。而通过学习英语,陶勋花看到越来越多的杨冬华们从内而外有了变化,“我们这代人小时候没有机会接触英语,现在年过半百了,还能学门外语,觉得自己紧跟上了时代的变化,很有成就感。”

今年,陶勋花计划根据村子发展需求,更密集地开设免费英语培训班,面向村内外招生,授课内容会更广更深。陶勋花说,只有让老百姓成为参与者和受益者,才能真正推进城乡融合。

在岷江村的英语课堂中,常常可以看到老阿姨们带着小孙子一起上课,一老一小都学得很认真。忙了大半辈子,这一次,她们要为自己往前走一步。

红星新闻记者 杜玉全 张芷旖 图据受访者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254483807

    就是为了博眼球,蹭热度

  • 听友496194452

    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