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门街道立春文化节开幕,古观象台“鞭打春牛”迎立春

建国门街道立春文化节开幕,古观象台“鞭打春牛”迎立春

00:00
06:27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以“金龙献瑞 春牛纳福”为主题的东城区建国门街道第十七届立春文化节开幕,一场别开生面的“鞭打春牛”活动在古观象台举行。活动现场,东城文旅集团发布“和美有时”廿四节气赋能计划,此次立春文化节作为计划的首场活动,通过“鞭打春牛”仪式和游园活动的有机结合,让市民们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感受春天的气息。

立春“鞭打春牛”提醒农事,祈求五谷丰登

伴随着喧天的锣鼓声,“牛童”“春姑娘”从建国门彩虹桥出发组成喊春队伍穿过街道,“春天到,春天到,花儿朵朵开口笑……”一句句稚嫩的童音带来春的讯息,沿途市民纷纷驻足观看。春娃、牛夫和礼仪官先后进入古观象台门内迎接报春官,北京古观象台台长齐锐宣布立春吉时,宣告新的一年开启。

为春牛点睛是活动的重要环节。在民俗专家刘惠民的指导下,三位鞭春人各打三鞭,“春姑娘”打出第十鞭,寓意着驱赶冬寒、迎接春天,预示着新一年的丰收与吉祥。随后,“春姑娘”“牛童”们将牛肚中的福袋掏出,嘉宾们上台抛洒福袋,将福气传递给每一位观众。

随后,建国门街道发布“咬春图”,为居民们提供品味当地美食的好去处。仪式结束后,立春游园活动正式开启。园内设置了多个互动打卡点和老字号展卖摊位,游客们在这里体验了剪春纸、写春联、品春茶、赢春礼、咬春饼等多种民俗活动,还参与了龙年文创产品制作。

刘惠民告诉新京报记者,立春是一年里的第一个节气,预示着春耕的开始。在古代几千年的农耕文化中,立春备受关注。“鞭打春牛”的民俗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也是对农事的提醒,它意味着农民应该开始准备春耕工作。这一天人们把家里的牛牵出来,举行“鞭打春牛”仪式,也是为了警示一下牛,该下田劳作了。

但牛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农业生产工具,人们是不舍得打的。过去在民俗中“鞭打春牛”用的是纸扎的牛,外糊一层泥巴,在牛肚子里放上五谷杂粮以及小的泥牛。“大家把春牛打碎之后,民众都会上前去抢一块泥牛的泥巴带回家,放在自家的田地上,希望这一年土地肥沃,把牛肚子里的五谷杂粮揣一把放到自家粮仓里,预示着这一年五谷丰登。如果家里还有母牛,最好再挑一个小的泥牛带回家,预示着今年自家还能再产一头牛,所以立春是我国农耕文明中,民众对整个春天以及这一年充满着美好愿望的一天。”刘惠民说。

据介绍,今年的立春是腊月立春,属于早立春,预示着今年的农耕活动开始得早。

东城发布“和美有时”廿四节气赋能计划

现场,东城文旅集团发布“和美有时”廿四节气赋能计划,以中国二十四节气为时间的横向坐标,以东城地标、文商旅资源为纵向坐标,搭建起富有创意和活力的东城“时节”文化品牌。

“和美有时”廿四节气赋能计划将以此次立春文化节为起点,充分利用东城区的古建筑、历史文化、文商旅资源,深度挖掘和传承中国传统节气文化,与社会各界开展交流合作,共同激活文化产能,激发文化创新动能。

根据此计划,线下将推出“和美有时”廿四节气快闪实体店,广泛携手知名文商旅体企业,推动“首店、首发、首展、首秀看东城”氛围,链接故宫-王府井-隆福寺“文化金三角”、前门会馆群落、古建文物等东城区重点地标,融合消费促进、展览展示、艺术表演、电商直播等手段,营造新消费场景,全面展示东城风貌。线上将推出“和美有时”廿四节气系列视频,实现文化引领、消费促进,展示产业发展成果。

“和美有时”计划推出“古建之美”“国潮之韵”“消费之享”“会馆之雅”四大板块,年度举办20余场主题活动并组织全年不间断的体系传播,为东城区文化发展注入新动力。

其中,“古建之美”板块聚焦东城区的古建筑保护与活化利用,通过举办系列展览和体验活动,使公众更深入了解古建筑的魅力与价值,唤醒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记忆与情感。“国潮之韵”板块致力于推广东城区的国潮品牌、老字号和非遗文化,通过创意市集、品牌展示和文化体验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国潮文化,助力本土品牌崛起。“消费之享”板块聚焦文商旅消费新趋势,结合东城区文化消费空间资源,提升公众生活品质,满足群众多样化消费需求。“会馆之雅”板块致力于将东城会馆群落持续活化利用,跨界举办格调雅致的中国传统文化活动,带领公众见证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