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303E这个方案,明显就和以前不一样了。机身并不是一个圆筒子,而是扁扁的一大片。头上还是普通的鼓起的机头,越往后越是扁平,然后把两台发动机挂在扁平的机身之下。左边一个,右边一个。从正前方看,算是个品字的形状,上边那个口算机身,下边两个口是发动机进气道。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升力大,阻力小。说术语叫“高升阻比”。缺点是太胖,转动贯量太大,也就是说对飞机打滚很不利。越是瘦成米格21那样,打滚越是赚便宜,重量集中在轴线上。可是机身太瘦了,装不了多少东西。
米格29和su27,特别是苏27,在这条路上走得登峰造极。整个机身和机翼已经算浑然一体,发动机反而成了外挂的短舱。303方案没那么极端,发动机短舱和机身还是比较紧凑的。发动机舱外侧就是变掠翼。想做到浑然一体,有点难度。毕竟机翼后掠角在不断变化。
为了加大稳定性,303E方案使用了高大的单垂尾,而且使用了两片大腹鳍,风洞试验表明,这种设计效果不错。但是海军人员不满意,如果你使用这么大的腹鳍,舰载机起降的时候头一抬,就听“嗤啦”一声。腹鳍擦地了,这不惹麻烦嘛。
那么,把腹鳍缩小,这不就碰不着了嘛。但是,新的麻烦又来了。如果在高速飞行的时候,有一台发动机熄火了,你别忘了,这两台发动机的间距是很大的,也就是说推力不平衡会变得特别明显。就靠屁股后边的一个垂尾,根本就无法保持方向上的稳定性。没办法,格鲁门公司的设计人员只能继续修改方案呢,在单垂尾不行,咱就搞成个双垂尾,在发动机短舱上一边一个,这个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经过这样的修改,303E这个方案,最终变得和今天我们看到的那架大猫的外形差不多了。当然啦,格鲁门的工程师还优化了机翼的设计结构,这架飞机在飞行的时候,机翼可变后掠角是20~68度,最大改变速度是7度/秒。为了节约地方,在航空母舰甲板上停放的时候,机翼的后掠角可以进一步加大的75度。这样尺寸上比较紧凑。
设计师们把变后掠翼设计成了自动的,也就是说飞行员完全不用操心机翼的角度应该摆在什么位置。这些都是飞机上的计算机,根据现在的飞行速度和大气指标,自动完成调整。为了提高飞机的机动性,设计师们也加大了变后掠翼的面积,这样的话呢,就可以降低翼载荷。
因为采用可变后掠翼,所以这架飞机只有襟翼没有副翼,也就是说用来控制滚转是不能够依靠副翼的。低速的时候就只能靠机身上的扰流片,高速的时候就只能靠差动平尾来起作用,这也是大猫的一个特点。
为了适应高空高速截击的需求,飞机的进气道也设计的非常出色。进气道最前面有一块像楔子一样的可调压缩版,这块板实际上里外分成三段,由计算机进行调节,可以确保发动机获得最适合的进气量,而且把不需要的空气排出机外。而且这种设计,在大仰角情况下也能保证顺利进气。
最后设计师们对发动机的喷口进行了若干修改,最重要的修改就是采用了收敛-扩散喷口,这样的话就有效的提高了推力,而且还扩大了飞行包线范围。
吴老师早日康复,并祝吴老师新春快乐,万事如意!!
祝吴老师早日康复,新年快乐
大猫?记得以前翻译是雄猫
战雷玩家表示太爽了
florr_RainSh 回复 @孤独的摆线: +1
我看标题就会有F14,爷的梦
Grace在加拿大 回复 @北冥之名: 祝吴老师早日康复,新年快乐
航空母舰简史,说飞机太多了,再说点航母的内舱,组织机构,人员编制,等等。
科技引领进步
讲的太好了
祝吴老师早日康复,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