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发布,这是我国一号文件连续第二十一年聚焦中国“三农”议题,这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十二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新京报记者注意到,作为“十四五”时期的第四份中央一号文件,今年文件内容中的许多“新面孔”更贴近农村生活,更关乎基层农业生产、产业发展,虽然这些词汇是首入一号文件,但多数都已是农民群众的“老朋友”。
村超、村晚、村BA,坚持农民“唱主角”
本世纪我国中央一号文件对于乡村文化的关注,最早可以追溯到2005年,那一年文件要求进一步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加大农村重大文化建设项目实施力度,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
此后的近20年时间,“文化”一词,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160余次,对于乡村文化发展的关注,几乎从未缺席历年的中央一号文件。2024年的文件对于繁荣发展乡村文化的要求更加立体,贴近农村朋友的生活,其中提到,加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强化农业文化遗产、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和保护利用,实施乡村文物保护工程。开展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坚持农民唱主角,促进“村BA”、村超、村晚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健康发展。
其中“村晚”是在2022年后,第二次走入中央一号文件,而“村BA”、“村超”曾在近两年火爆出圈的乡村赛事则是首次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之中,来自乡村民间,带有草根气息的赛事已经建成品牌,它们不止为乡村带来“流量”,也是乡村文化发展的标志。
促进鲜奶消费,“液态奶”时隔十七年再入中央一号文件
文件第一部分第一节指出,完善液态奶标准,规范复原乳标识,促进鲜奶消费。记者了解到,这是“鲜奶消费”一词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也是“液态奶”在2007年之后,时隔十七年再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当中。
在2007年的文件当中,要求严格执行液态奶等农产品标识制度。此后,国家质检总局和原农业部还曾联合下发《关于加强液态奶标识标注管理的通知》,要求以奶粉为原料生产液态奶要标“复原乳”。
实际上,对于奶业的关注并不鲜见于我国的中央一号文件。除了2007年的文件,如,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完善原料奶价格形成机制,严格执行液态奶标识制度;2009年,文件要求着力扶持企业建设标准化奶站,确保奶源质量;2012年,文件要求启动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推进生猪和奶牛规模化养殖小区建设;2017年则堪称是一号文件内容上的“奶业大年”,文件要求全面振兴奶业,重点支持适度规模的家庭牧场,引导扩大生鲜乳消费,严格执行复原乳标识制度,培育国产优质品牌;到了2018年,文件则又进一步要求优化养殖业空间布局,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健康养殖,做大做强民族奶业;2019年,文件要求实施奶业振兴行动,加强优质奶源基地建设,升级改造中小奶牛养殖场,实施婴幼儿配方奶粉提升行动;最近五年中,文件也提及过继续实施奶业振兴行动、扩大奶牛生产。
荒漠化综合防治,“草光互补”模式首次提及
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今年文件中所用的篇幅相对是较多的。文件指出,尤其提及水土治理和沙漠化综合防治时,文件指出,要加快推进长江中上游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扎实推进黄河流域深度节水控水。推进水系连通、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复苏河湖生态环境,强化地下水超采治理。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探索“草光互补”模式。这是“草光互补”模式首次亮相中央一号文件。
什么是“草光互补”模式?实际上许多农民朋友也并不会陌生,在乡间草地,它是一片片光伏发电板。具体来说,“草光互补”生产模式是利用地面种植草场,在草场上空搭建太阳能发电装置发电,可充分利用空间,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记者梳理发现,我国中央一号文件自2006年聚焦荒漠化治理,从要求实施石漠化地区和东北黑土区等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程,到加大坡改梯、黄土高原淤地坝和南方崩岗治理工程建设力度、启动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整治工程。最近的2016年、2018年、2021年的三份文件提及荒漠化的文字不多,直到今年,文件近年来首次明确了具体可行的治理模式。
已覆盖三十多个省份,科技小院首入中央一号文件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最后一节,聚焦乡村人才队伍的壮大。其中提到,发挥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作用,提高农民教育培训实效。推广医疗卫生人员“县管乡用、乡聘村用”,实施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推广科技小院模式,鼓励科研院所、高校专家服务农业农村。新京报记者梳理历年一号文件后发现,这是“科技小院”首次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
“科技小院”对于许多在农业生产一线的农民朋友并不陌生。自2009年,全国第一座科技小院在河北邯郸周曲县建成,十五年来,我国科技小院的数量已经数以千计,覆盖了超30个省份。第一座科技小院的建设者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曾说,科技小院的名字,是农民取的,在地头基层,农民对于农业技术有强烈的渴望。
此后这些年间,来自农业院校的师生,打破着科研与基层之间的壁垒,在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同时,也让越来越多基层的农民,感受到科技的力量与种植技术提升所带来的丰厚成果。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