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哥伦比亚大学附近一个书店,发现店里有很多贺卡。当时距离圣诞节和新年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各种有创意的贺卡都已经上市。看得出来,对这个小书店来说,贺卡是这个月最重要的创收手段。
买了贺卡的人,不得不邮寄。这里的邮局,信件业务仍然一如既往。不管是办银行卡还是办其他证件,相关单位都会给你寄到家里,他们似乎没有开发出“立等可取”的能力,这真是让人遗憾。但是,大多数人都不以为意。大家在超市办一张会员卡,也会认真登记住址--拥有一个“地方”,是一个人最重要的事之一,如果你搬了新家,在很多平台都要更改住址。
这种“落后”让人感到很新鲜。中国媒体在10年前就开始报道“消失的邮筒”了。回想一下,上次收到别人用笔写的信,是什么时候?从90后开始,中国人就很少“写信”“收信”了。朋友读小学的女儿,要给其他城市的好朋友写信,朋友开车去了好几个邮局,才找到一家可以寄信的--大部分网点都只做快递业务。
作者/张丰
来源/《青年文摘手机报》
说邮箱为什么不说信鸽?倘若要说往事那真是永远说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