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火母校的农大丁同学收到春晚邀请函:让更多人向往农业丨看见正能量

带火母校的农大丁同学收到春晚邀请函:让更多人向往农业丨看见正能量

00:00
10:57

前段时间,央视的2024春晚进行了第二次彩排,观众席上出现了一个大家熟悉的身影——“农大丁同学”丁习功。这位来自云南楚雄的在校大学生,目前正在云南农业大学读中草药专业,而他第一次在网络上被大家熟知,源于他在2022年6月发布的一条“招生视频”。

视频加载中...

视频中,丁习功站在学校的试验田里,向大家喊话“欢迎报考云南农业大学”,而在他刚说完“我们真的不是天天挖地”后,背后便传出拖拉机的轰鸣声。视频一出,获得了一百余万的点赞量,不仅让其母校云南农业大学走进了大众视野,也让社会对农业类院校有了新认识。1月30日,封面新闻记者联系到了“农大丁同学”丁习功,听他讲述与“农”结缘的故事。

“农大丁同学”丁习功

01

选择学农 希望掌握技术让大家在村里致富

丁习功出生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南华县,丁习功告诉记者,他填报云南农业大学中药材专业和他的成长经历有关。他生长的小山村,主要以种植玉米、核桃为生,而云南恰好是许多名贵药材的产区,如果要靠这个致富,需要掌握专业的种植技术和经验,“一个人所拥有的知识越广,说明他进行劳作可能就会越容易,生产效率就越高。”丁习功说,他之所以学习这个专业,就是为了把学到的技术带回来教给大家,让大家在村里致富,这样就可以让更多的年轻人愿意留在村里。

面对大家对于学农业专业的一些误解,丁习功解释,他们专业不是单纯地教人种田犁地,而是在培养“新农人”。他向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同样是翻地,以前用牛翻可能翻一亩地要很长时间,但是用拖拉机就会缩减时间;以前的喷雾器喷一亩地也需要很长时间,但是如果现在用无人机,基本上能够自动定点,很快就能喷洒完。”他说,想要提高农业耕作的效率,就要培养高素质人才,这也是作为农学生肩负的基本任务。

论及学习农学的意义,丁习功说,中国是农业大国,农学的地位不能在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浪潮中被掀翻,同时他还特意提到了他的师哥曾经给他的留言:“中国的土地上不能没有农民,国家斥资研究出来的农业技术不能没有人去推广传授和运用。”他坦言,之所以引用师哥的话,是因为他的话语道出了每一个有抱负的农学学子的心声。

丁习功和当地农户一起在田间劳作

说起农学生的日常,丁习功说,他们总是校内校外两头跑,做实验的地方大多是在校外,有时甚至是在农户的家里。“当时我拍视频那块地,是用于给普洱市思茅第二小学做的劳动实践基地。小朋友们来到我们学校进行劳动,然后我们也会跟他们讲,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尊重别人的劳动、节约粮食等等这些方面。”

02

走红后成了学校“宣传委员” 展示“吃不完的水果”

关于让丁习功在网络上走红的那条视频,当被问到里面出现的拖拉机轰鸣声是否是他有意的小设计,他笑称:“不是的,其实真的只是巧合而已。”但正是这个美丽的小意外,让更多人注意到了新时代农学大学生的生活。

说起他日常视频的内容,丁习功坦言,其实只是想把自己觉得好玩的、有意义的东西更新上去。但被问到是否想要通过自己的视频来跟广大网友进行农业科普时,他表示否认,“因为科普类尤其是农业领域来说,讲的是因地制宜,对于一些专业知识的解答,如果我们没有深厚的知识功底,我们也不敢说随便去做科普,因为它可能会对一部分人造成误导。”但如果遇到有网友在评论区里留下关于种植方面的问题时,“会有我们学校的一些专家教授团队给他们进行专业的解答。”

在被问到因短视频在网络上走红对他的生活是否有改变时,他直言,“没有特别大的影响。”但是,也正是借着网络这波热度,他也成了学校的“宣传委员”,在他的视频里总是能看到他向大家展示学校“根本吃不完”的水果,“水果确实很多,是我们学校的基地种植的,明年学校可能会有丰富多彩的百草园、百果园这些,大家也可以期待一下。”

03

目前是创业者 既是“招办主任”又是“就业办主任”

除了在校大学生和视频博主这两个头衔,丁习功还有一个身份——创业者。在聊天中,他透露,在2022年11月份,在学校的帮助下,他和同学成立了一个以“丁同学”命名的工作室。根据他的描述,工作室里面有做视频拍摄的,有做视频剪辑的,有做设计的,有做小程序开发的,有做电商运营的,业务涉猎范围广,除了校园外卖和快递服务、产品开发,还有种植技术实地推广。

据了解,“丁同学工作室”的成立,不仅为校内两三名学生提供了兼职机会,他们团队还在办理业务过程中积极为学校的毕业生推荐就业机会。面对一些网友对他的学校“招生办主任”和“就业办主任”的称号,丁习功说,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在校大学生,不至于担起这些头衔,他只是通过自己的绵薄之力,为母校尽一份力。

诚然,丁习功的创新创业项目也并非一帆风顺。他向记者讲到,在他和团队一起下乡向当地农户进行种植技术推广时,除了需要克服语言交流上的障碍,还需要对不同年龄、不同行业、不同认知层面的人进行详细解释,才能达到技术推广宣传的目的,其中也不免有几经碰壁的情况。不过就像他所说,中国的土地上不能没有农民,国家斥资研究出来的农业技术不能没有人去推广、传授和运用,“只有在这个行业里面做的人,才知道这个过程有多么的辛苦。”

谈及未来规划,丁习功坦言:“还是先走一步看一步,工作室会尽量经营下去,但是当下还是先努力提升学历。”在他看来,在钻研种植技术这条道路上,除了当下的实践经验,他也需要掌握好丰富的理论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他希望有朝一日,自己能在导师的带领下,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落实到中国乡村的千家万户。

丁习功参与收割

在采访最后,我们问出了一个很多网友都疑惑的问题,中国在校大学生千千万,为什么丁习功能被春晚节目组选中观看彩排?丁习功直言,其实自己也没有完全明白,但也许自己实际上就是中国千千万万的大学生代表,他的出现,是为了让更多人,尤其是更多的年轻人关注到农业。正如他在社交平台上面的签名:让农业令人向往,让农民令人羡慕。这是他的期盼,也是一代代农业先辈的愿景。

封面对话

封面新闻:当时收到观看春晚彩排的邀请是什么样的情景?

丁习功:一位云南电视台的老师联系到我,然后北京的老师又找到了我,但当时具体也没说什么节目,然后过一段时间就收到了邀请函。就是一方面肯定是开心,另外一方面就是怀疑嘛,到底这个事情是真的还是假的。

封面新闻:之前你和清华大学通过短视频平台进行了远程互动,在那之后还有交流吗?

丁习功:之前8月份去参加中央电视台“开门大吉”节目的时候,当时去看过他们进行耕作的那一块地,清华大学作为一流大学,在劳动实践方面也同样地用心,他们的地维护得很好。

封面新闻:作为农学生,谈谈你对“禾下乘凉梦”的理解。

丁习功:我觉得首先“禾下乘凉梦”就是袁爷爷的梦,然后在其他领域的一些研究上,也有许许多多的人在做着同样的努力,在实现着他们自己领域的“禾下乘凉梦”。现在来说我比较大的一个希望就是和自己的老师以及师兄师姐努力地做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然后把这个科研成果留在农户的家中,然后努力去实现这样一个目标。

封面新闻:这次在北京看春晚彩排有什么感受?还有没有其他行程?

丁习功:以前可能就单纯看到屏幕上播放出来的精彩盛会,但是这一次去看了就发现这个节目是台前台后许多人经过半年甚至一年以上的准备,然后才到那一天呈现出来的,大家都很辛苦。我去了植物园,那天刚好遇到北京下雪,然后去了圆明园、颐和园、故宫。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