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西方认识中国版福尔摩斯!已故荷兰汉学家之子:很高兴,中国人的故事成功回到中国

让西方认识中国版福尔摩斯!已故荷兰汉学家之子:很高兴,中国人的故事成功回到中国

00:00
07:06

关于狄仁杰,国人最为熟知的,应该就是他的探案故事。而在海外,被称为“中国版福尔摩斯”的他,也有一大批粉丝拥趸。狄仁杰之所以能在海外网友中获得一些知名度,这要归功于一位已故的荷兰外交官兼汉学家——高罗佩。

高罗佩曾历时18年,完成《大唐狄公案》一书。该书英文版一经面世,便在欧美引起轰动,并被翻译成十多种语言,行销世界各地。

高罗佩所著《大唐狄公案》

近日,改编自高罗佩同名小说的电视剧《大唐狄公案》官宣定档,有关高罗佩的中国情缘故事,再度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我们很高兴,他把这个中国人的故事,通过影视作品呈现,还给了中国。”高罗佩之子托马斯在接受红星新闻专访时表示。

让西方知道中国也有“福尔摩斯”

追溯起父亲的中国情缘,托马斯说,这还要从父亲的童年时期说起。他在印尼长大求学,也在那里最先接触到了汉字和华人,由此对中国文化产生浓厚兴趣。

在随父母回到荷兰之后,高罗佩便进入了莱顿大学学习中文,毕业之后凭借语言特长进入外交部工作,使其事业也与中国和东南亚结下缘分。

1943年,高罗佩被派往位于重庆的荷兰大使馆工作,当时那里聚集了不少艺术家、文学家,而他也有了机会和这些人沟通交流。随着对中国文化了解的加深,他成为了一名汉学家,而且对悬疑小说有着特别偏好。

居中的外国人为高罗佩,他与徐悲鸿等人都相识

发现狄仁杰的故事,实属偶然。托马斯介绍,文学和写作其实是父亲的业余爱好。有一次,父亲在一本小册子上发现了狄仁杰的故事,是用文言文撰写而成,他立刻被这位来自唐朝的传奇法官故事所吸引,在断案故事中发现不少出乎意料的复杂情节。

“父亲判定,中国其实在悬疑侦探文学领域有着古老传统,应该向西方去展示。于是,他把这本书翻译成了英文,并亲自撰写序言,介绍了中国唐朝法律体系如何运作。他想向西方表明,中国人有自己的夏洛克·福尔摩斯,就像法国有阿加莎·克里斯蒂。”托马斯说。

在父亲的作品中“结识了中国”

高罗佩呈现给西方世界的“中国福尔摩斯”传奇不仅是一部译著。在接下来的岁月中,他充分发挥想象力,结合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所想,融入对中国生活环境的了解,用英文继续创作狄仁杰探案故事。

托马斯回忆,父亲曾写过一个关于闹鬼寺庙的故事,灵感就来自于位于北京的白云寺。后来,托马斯也去过这间寺庙,有一位主持描述了他父亲曾来此的过程。因此他相信,这就是父亲创作的众多灵感来源地之一。

迄今,托马斯还记得,上世纪60年代,他随父母回到海牙,而这一时期也是父亲的创作高峰。“我的卧室就在他书房旁边,在他写作的时候,我总能听到他打字机运转的声音。”

托马斯认为,可以说,他最初是在父亲的书中结识了中国,“书中的语言和插图,可以让人学习到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他后来在中国参观古迹和博物馆时,都会想起父亲书中的一些描写。

高罗佩旺盛的创作精力,最终成就了16部小说。此外,高罗佩生前还撰写了部分科学类书籍,如有关中国古琴的一本迄今仍被视为这一领域的标准著作。他还有不少书法和雕刻印章作品,都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正在抚琴的高罗佩

希望去父亲生活过的重庆看看

如今的托马斯,是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医学中心的一名教授,专攻肝脏、胆囊和胰腺外科。当记者笑谈侦探、法官也需要一定医学知识,而他似乎继承了狄公“衣钵”时,托马斯也认为,外科专业知识和方法论,确实对断案很有帮助。

托马斯说,事实上父亲也具备一些这样的医学知识,他曾在小说中写到毒药使用和验尸过程。而他也曾用自己的医学知识“测试”过父亲小说中的情节是否符合科学和逻辑。尽管如此,他还是认为,创作小说不是自己的特长,他只能写科学论文。“父亲曾说过,科学著作要求遵循事实,而小说则可以创造事实。”

托马斯希望能有机会前往中国西南,去看看父亲曾经工作生活过的重庆。“那里的三峡博物馆开设了一个展厅,用于收藏和展示我们家族捐赠的116件古董和作品,这是对父亲生前成就的尊重。”托马斯说。

对于即将开播的电视剧《大唐狄公案》,托马斯表示非常期待。在过去几十年间,他曾经考虑过以父亲的小说为蓝本制作一部电影,也有不少国外制片人探讨过可能性,但最终都认为,还是在中国拍摄更可行。经过八年酝酿,《大唐狄公案》终于即将面世,托马斯希望,该剧在中国播出之后,可以在欧洲发行英文字幕版,让更多西方人了解狄仁杰的故事。

“他会为之感到自豪的,狄公以这种成功的方式又回到了中国。”托马斯说。

另据中国青年报报道,1月29日,优酷宣布将赠送荷兰《大唐狄公案》电视播出权,同时为当地观众制作荷兰语版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