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78.【热点】这泼天的富贵,被债基给接到了

0878.【热点】这泼天的富贵,被债基给接到了

00:00
04:41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追基零距离,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这泼天的富贵,被债基给接到了,来自拾三圆。

2023年的最大赢家非债基莫属。在主动权益基金陷入一片沉寂,发行频频遇冷时,债基正在悄然崛起,成为23年新发基金的主力,发行数量在所有类型基金中排名第一。如今被大A伤透心的基民们,要问还敢买啥,债基估计是高票答案。 “股债跷跷板”效应再现江湖 2023年债券市场表现十分亮眼。不过,并不是因为债基的业绩有多牛,而是在权益市场走弱的前提下,债券市场显得特别靠谱。但有意思的是,在这一波债基大爆发中,二级债基的整体规模却出现了下滑,看来含权资产是真卖不出去了。也难怪有渠道说:“别管一只基金表面上是什么类型,偏股混也好,二级债也好,FOF也好,只要你跟渠道宣告封闭期内不建仓股票,都不会愁卖。”我拉了一下规模增长排名前20的债基,不含股票的中长债、被动指数型债基、同业存单等产品,2023年4季度迎来了一个大爆发。增长最多的是华安中证同业存单,4季度规模增长了81.32亿元,直逼总规模上限的100亿元,因此基金也在12月28日暂停申购了,到1月4日才再度打开。如果按增长率来排名的话,排在前20的债基大部分之前的规模,其实都不足千万元,基本在清盘线附近徘徊。例如增长幅度最大的宝盈盈沛纯债,这只基金在2023年时,就已经多次发出了基金资产净值连续低于5000万元的提示性公告,一度在清盘的边缘试探,而如今竟然开启了限购。 无差别的受益 本次债基的规模增长有一个特别大的特点,就是无差别。

一个是在成立时间上,不仅是早已成立的债基规模出现了跃升,4季度才成立的债基,有不少规模也挺大的。我拉了一下4季度成立、规模在前20的债基,它们的发行规模基本就在50亿元以上。其中首募规模最大的华夏鼎创,近80亿元,并且不到2个月的时间,规模就又多了20亿,年底时已经来到了101.75亿元。 另一个则是,债基的这波增长受益的基金公司无差别。在名单中,不仅有华夏、广发这类排名前十的大基金公司,还能看到蜂巢、中航等中小型的基金公司的身影。而且中航瑞安利率债三个月定开12月1日开始募集,在12月19日就提前结束了募集,短短十几天就募集到66亿元。之前说做固收的话大厂会更有优势,但现在来看腰部甚至中小型公司也不是没有还手之力。A股牛短熊长,以前瞧不上的债基那几个点,如今才懂得珍惜,往后权益每向下的一小步,可能都是我们迈向债基的一大步。 债基发行的AB面 在权益市场差了近3年的大前提下,债基爆发式增长,不少权益类产品也采取了不建仓大法。这样确实不错,先从咱们投资者的角度来看,没有权益仓位,就可以拿着相对稳健的收益,将自己的喜怒哀乐脱离于股市,这几天的段子也就只是逗你一乐的段子。基金公司也能有个好看的销量,不建仓的权益首发,还能换纯债产品的批文额度,简直双赢。但这好像又有什么不太对。首先,对投资者来说,资产配置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债基或者不建仓的含权基金,此时确实备受青睐,但行情一旦来临,你也有可能错失获得更高收益的机会。而对基金公司来说,很多债基并不能表现基金公司或者基金经理的主动管理能力,一旦避险情绪消失,这些钱怎么来的就会怎么离去,留存率感人,不仅不创收,还有可能留下一堆迷你基。就整个市场而言,结果就是已经冷下来的市场更为冰冻。 从监管的态度来看,他们并没有放弃引入中长期资金,引导逆势布局。但这种有形之手,在毫无赚钱效应的大前提下,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市场的探底基本都是漫长的,很多时候大家不是对身处底部感到绝望,而是对不知道底会持续多久而感到绝望。资产配置需要周期思维和逆向思维,而如今的情况,大家无需过于执着于预测市场的走势,不妨把时间拉长一点,焦虑也会少一点。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McKino

    听成了炸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