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承接着上半身的重量,保护着人体多个脏器。
对于女性来说,骨盆在两个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旦出现异常,不仅影响整体稳定性,还会诱发疼痛。
《生命时报》邀请专家,解读骨盆“稳”有多重要,并教你一个方法自测异常。
受访专家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康复医学科副教授、主任医师 陆敏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盆底康复科主任医师 龚丽艳
应急总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 刘剑
“骨盆带”对女性有保护作用
骨盆位于身体中央,负责连结脊柱和下肢,是由髂骨、耻骨和骶骨这几块不规则骨精妙交错形成的稳定结构。
骨盆的主要作用是承受人体上半身的重量,稳定下肢并调节行走,同时保护盆腔内泌尿系统、生殖系统、消化系统的重要脏器。
虽然没有大幅度动作,但骨盆随时随地都在发挥支持、固定作用,让四肢能顺利运动。
骨盆失衡不稳,会导致腰背痛,影响身体活动。若骨盆发生移位,还会导致脊柱侧弯、颈背痛、头痛,甚至影响内脏器官排列,引起一系列症状。
此外,女性的骨盆还在怀孕和分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女性分娩后,常会感觉腰痛、大腿痛,尤其是躺下后,臀部也会痛,这可能是骨盆带出了问题。骨盆带疼痛是一种常见的肌肉骨骼疾病,严重影响着妊娠期及产后女性。
盆状结构的骨盆可分为骨盆带、骨盆脊柱区。
骨盆带由左右骶髂关节、耻骨联合、腰骶关节组成,它们将骨盆围了起来,就像一个“保护带”,任何一个出现异常,都会影响整体稳定,引发疼痛。
欧洲指南将骨盆带疼痛定义为髂后嵴与臀褶之间的疼痛,可向大腿后部放射,可单独发生,也可伴有耻骨联合处疼痛,排除腰椎病因后即可诊断,部分患者还可出现阴道内疼痛、翻身或上下楼困难等。
骶髂关节功能异常,或维持其稳定的肌肉韧带出现整体松弛、无力和不对称,是造成骨盆带疼痛的根本病因,腰痛史、骨盆外伤史和分娩史是主要危险因素,孕产妇也因此好发。
妊娠造成体重增加、姿势改变、腹腔和宫内压增加,使脊柱和骨盆结构松弛等,均可影响骨盆带稳定性。
大部分有过妊娠经历的女性可在孕晚期出现骨盆带疼痛,少部分在孕早期就开始了,可能只是轻微疼痛,也可能程度较重,甚至需借助拐杖或轮椅才可出行。
大多可在产后半年基本恢复,也有一部分可能持续3~4年。
裤缝歪,可能是骨盆扭转信号
平躺时感觉臀部一半大一半小,走路时深一脚浅一脚,走着走着裤缝就会歪,这可能是在提醒你——骨盆旋转了。
理想情况下,骨盆处于中立位,是对脊柱健康最好的位置,大家在站立状态下可通过双脚向外旋转发力使髋关节外旋,同时臀部、腹部收紧,找到中立位。
以下原因都会导致骨盆倾斜:
长期跷二郎腿、趴着睡觉、歪着坐或站等,骨盆就可能以脊柱为轴心发生水平转动,引发骨盆旋转,造成走路一深一浅等表现。
脊柱侧弯、下肢长短腿、双侧髋关节不对称,或髋关节炎、膝关节炎等退行性疾病,也可引发一侧下肢无力或生物力线对位不齐,最终造成骨盆旋转;骨盆旋转又会反过来使脊柱失稳,加重骨盆侧弯。
妊娠、分娩等外力因素也可造成骨盆旋转,女性尤其需要关注。
骨盆旋转后,患者常有颈肩腰腿痛、膝关节内外翻、步态异常等情况;因盆腔周围神经、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受到持续的被动牵拉,可引发炎症,出现急慢性损伤。
如果旋转程度较重,盆腔内脏器官也可发生位置偏移,造成损伤。
因此,骨盆旋转需早发现早治疗,大家可通过自测或通过专业检测来判断。
自测法
双脚自然站立,闭眼原地踏步10秒后停止,保持双脚位置不动,观察双脚位置,如果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则为骨盆右旋,反之为左旋。
临床则会采取观察法、整体姿势分析检测法、拍摄骨盆正位X片等进行专业检测。
观察法
被检者需正常站立,检测者在约1米的位置正对被检者,视线与被检者的骨盆齐平,查看自己与被检者双侧髂前上棘的距离是否一致,如果左侧较右侧更靠近,则为骨盆右旋。
搞清楚骨盆向哪一侧旋转后,可以相应地进行肌肉训练,帮助骨盆回转至正常位置。
“骨盆时钟法”提高灵活性
骨盆时钟是骨盆锻炼方式之一,可以增强骨盆的控制能力,提高灵活性,改善骨盆倾斜及旋转等问题,同时缓解下背部疼痛。
具体方法:仰卧,双腿屈曲,与髋同宽,调整双脚与臀部的距离,保持脊柱和骨盆处于中立位。
想象骨盆是一个时钟,12点在腰部附近,尾骨或耻骨处是6点,左髋处是3点,右髋处是9点。练习时,沿着想象的骨盆时钟外缘进行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
6点到12点
首先,可以反复练习6点到12点之间的移动:
吸气时,将骨盆的最大压力点移向6点,腰不要拱起来;
呼气时,将尾骨向里卷,耻骨拉向肚脐,坐骨微微向里收,骨盆的重心向12点方向移动,臀部不要离开地板。
3点到9点
接着,练习3点到9点之间的移动:把身体的重量往左边处移动,骨盆的右侧会从地板上抬起一点。然后换方向移向9点。
期间膝盖应尽量不晃动,始终指向天花板。保持自然呼吸,肩膀放松,臀部、腹部、大腿不宜过度用力。
移动时,速度应缓慢、恒定。能自如练习后,再将呼吸和骨盆运动剥离,实现不管吸气还是呼气,都能完成对骨盆的控制。
建议锻炼频次为每个移动方向10个一组,每天重复2~3组。熟练掌握后,日常可采取坐位和站位练习,以缓解久坐、久站带来的疲劳,改善下背部紧张疼痛。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