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论管仲:贪生怕死还是别有怀抱?
摘要:没有追随旧主自杀,反而去辅佐新王,这种行为算不算忠诚?
大家好!欢迎收听古文素养课第8课。我是主讲人常方舟。
1
小时候我们看待人物常常黑白分明,一个人要么是好人,要么是坏人。随着人生阅历的逐渐增长,我们开始明白人性的构成往往非常复杂,评价一个人或一件事需要综合考虑很多因素。
今天的课文选自《论语·宪问》篇,记录了孔子和子贡之间关于如何看待历史人物管仲的一段对话。子贡是孔子弟子中非常重要的一位,是“孔门十哲”之一。他胆子大,敢于积极发问,个性鲜明。在《论语》中他和孔子互动的次数也最多。从他和孔子的这段对话,我们既可以感受到师徒二人的观点碰撞,也可以知道孔子到底是怎么看待仁义的“仁”的。
在讲课文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管仲这个人物。话说春秋时期,齐国国君齐襄公暴虐无道。他有两个兄弟,稍长的一个叫公子纠,另一个叫公子小白。在齐襄公继位之后,他的两个兄弟为了防止受到迫害就都出逃了,公子小白带着鲍叔牙出逃到莒国,公子纠带着管仲和召(shao4)忽出逃到鲁国。后来齐襄公被人杀害,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又开始争夺国君的位置,公子小白抓住时机早于公子纠率先回到齐国,于是公子小白就被立为国君,史称齐桓公。
齐桓公
齐桓公继位后,还是很担心自己的兄弟公子纠威胁自己的王位,就派兵攻打藏匿公子纠的鲁国。公子纠被迫自杀,追随公子纠的管仲也被抓了起来。但是,一直追随齐桓公的鲍叔牙其实是管仲的好朋友,在朋友陷于危难的时候,鲍叔牙不仅没有撇清和管仲的关系,还向齐桓公大力推荐了管仲。而齐桓公度量也很大,他不但没有杀管仲,还让管仲辅佐自己,后来君臣二人共同开创了一番盛世。
管仲
今天的文章讨论的就是管仲没有追随旧主自杀,反而去辅佐新的国君的事情。那么这种行为算不算忠诚?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来评价管仲这个人呢?
2
下面就让我们开始今天的课文: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3
先来看看第一句——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
我们开头有介绍说子贡这个人胆子很大,热爱提问,这里就体现出来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子贡问孔子,管仲不是一个仁义之士吧?桓公杀死了公子纠,管仲没有为公子纠而死,还辅佐了桓公。
“管仲非仁者与”的“与”(yu2)是个语气词,在后来的文章当中,一般写成“与”字右边再加上一个欠缺的欠,表示疑问和感叹的意思。
“不能死”这句话其实是个主语省略句,说的是管仲没能为公子纠而死。
“又相之”的“相”,是相互的相,在这里读第四声,是辅佐和帮助的意思。
我们从言语中可以听出,子贡很直接地表达了对管仲这种行为的轻蔑,认为他不是一个仁义之士。那么,面对子贡这般直截了当的发问,孔子是怎么回应的呢?
我们接着看后面一个句子。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这句话说,孔子是这么回答子贡的:管仲辅佐桓公,做了诸侯之长,匡扶天下,老百姓到现在还受着他的恩惠。
这里的“霸诸侯”的“霸”是动词,指的是做诸侯之长。
“一匡天下”的“匡”也是动词,是纠正、安定的意思。
“民到于今受其赐”的“赐”,是恩惠的意思。
孔子一开口,我们就可以感觉到,孔子是认可管仲的。但孔子没有直接否定弟子的意见,而是用“管仲辅佐桓公,让老百姓受到恩惠”这样的事实来启发弟子,同时说明自己的立场。
我们继续看下一句,“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继续解释说,如果没有管仲,我现在大概就要披散着头发沦为缺乏教化的野蛮人了。
“微”,通“无”,就是没有的意思。
“被”(pi1),写成被子的被,是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的意思。而“衽”,指的是上衣胸前交领的部分。“左衽”,就是衣服的领子向左边掩去,指的是当时中原以外少数民族的服装样式。
这句话算是上一句话的递进,更充分地表达了孔子对管仲的认可,因为没有管仲恐怕连孔子他老人家自己也要沦为野人了。
我们再来看看最后一句:“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反问,难道管仲要像普通人那样固执地守着小节小信,在山沟里面上吊自杀,没有人知道吗?可见,比起子贡对于管仲的轻蔑,孔子对于管仲的行为是很赞许的。
“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的“岂”,是表示反诘的常用语气词,难道。
“谅”做形容词的时候本意解释为诚实,比如孔子曾经说过:“友直,友谅,友多闻”。“友谅”,就是要和诚实的人交朋友。这里的“谅”,也是形容词,从诚实的义项引申开来,解释为固执。
”自经于沟渎“的”经“是缢死、上吊的意思。
“莫之知”是宾语前置句,直接解释是行不通的,正常语序是“莫知之”,就是知道的“知”在前面,之乎者也的“之”在后面,也就是”没有人知道它“的意思。
4
听完了上面重点字词的解释,我们再来听听这个章节完整的白话文解释:
子贡说:“管仲恐怕不能算是个仁义的人吧?齐桓公杀了管仲的主公公子纠,管仲并没有以身殉主,反而做了桓公的臣子,帮助他统治齐国。”
孔子不以为然,说:“管仲辅佐齐桓公,使齐国强大,齐桓公成为诸侯的领袖,国家的政治经济也因此而得到发展,人民至今还在享受他的好处。假如没有管仲,华夏很可能会遭异族侵略,我如今只怕也会披头散发,穿游牧民族的衣服了。难道为了尽忠的小节,就值得在山沟里头上吊自杀,不明不白地去做主子的殉葬品吗?”
5
弄清楚了这篇文章的意思,你是怎么看待管仲的呢?
在《念楼学短》的作者钟叔河先生看来,孔子曾说过“臣事君以忠”,也就是说作为臣子要用忠心来侍奉君王,但这是以“君使臣以礼”作为前提条件的,就是说君王也要用礼的标准来任用臣子,这里所说的“礼”,我们可以理解为“合乎道德、符合人民利益”。如果君王支使大臣不以礼,也就是不合乎道德规范、不符合人民利益的话,则臣事君亦不必忠,那么臣子也不必再用忠心来侍奉君王了。所以,孔子在这里并没有提倡无条件服从,没有提倡愚忠。
钟叔河先生还提醒我们,即使君无失礼,臣亦未必非得为之尽忠。就是说君王没有做过什么失礼的事情,作为臣子也不一定非要为君王尽忠的,这是为什么呢?拿这篇文章来说,客观上,公子纠失去自己的国家并非由于失礼失德,而由于对手齐国太强,这是公子纠和管仲都没有办法左右的事情。
所以,孔子能接受管仲不死呢,这里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管仲活下来以后,为齐国和天下的百姓做了好事,“民到于今受其赐”,人民至今还在享受他的好处呢!看来,忠不忠,还要看对人民有没有尽心,不能只看对“主公”尽不尽节。如果一个人为社会和人民做出了更大的贡献,不是更应该值得称赞吗?而这样的人,或许才是孔子心中真正的“仁者”吧!
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让我们相约下一讲。
总结:
这节课的选文是对历史人物管仲的一则讨论。讨论的背景是在齐国公子纠和公子小白的冲突中,管仲没有追随旧主公子纠自杀,反而去辅佐新的国君公子小白的事情,讨论的焦点在于管仲是不是“仁者”。管仲虽为对主公尽节,却对国家尽心,并且也对人民做出了更大的贡献,这种情况下,管仲是可以被称为“仁”的。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