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篇:掌握200词,轻松读古文

字词篇:掌握200词,轻松读古文

00:00
20:13

第1课

字词篇:掌握200词,轻松读懂古文



1

听众朋友你们好!欢迎收听古文素养课第1课,我是主讲人常方舟。

对大多数人来说,学习文言文的第一步或者说基础在于阅读。能够做到独立地、顺畅地阅读基本古籍文献,那么浩如烟海的古典文学遗产就已经够我们喝上一壶的了。说到这里,有些人也许会感到无从下手,面对深奥的、卷帙浩繁的古文,我们应该从哪里开始呢?

其实不用担心,就像学习任何语言一样,我们可以从一门语言最基本的元素——字词开始。而古文常用的重点高频词汇相当集中。事实上,只要掌握180个左右的高频实词和20个左右的常用虚词,我们就能够比较顺利地读通和读懂大部分古文了。听到这里,我想你已经有了很大的信心可以掌握文言文这门语言了吧。更何况,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总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解读文言字词的时候你肯定会有更多的会心之处。

2

那么学习文言字词,有哪些注意事项呢?我给大家总结了学习古汉语字词的三条建议。

第一条建议是掌握词的多义性。因为文言文运用的单音词比较多,它的含义比较精炼,所以古代汉语的词汇具有多义性,一个词往往有很多个义项。在前期,我们不妨多查查词典,把常用字词的不同义项反复带入上下文语境当中去体会,总结规律,等熟悉了200个常用实词和虚词的用法以后,再慢慢拓展和积累常用词的非常用义项和其他的非常用词汇。

如果我们要追溯词义产生的根源,那就要回到汉字创始之初。每个词都有本义,本义就是把这个词用汉字记录下来的时候本来的意义。先人在创造汉字的时候,综合运用了多种造字方式,有的是从形象出发,有的是从语音出发,有的汉字造型既包含了形象又包含了语音。有了本义之后,这个词又被用来挪作其他的意思,于是这个词就有了引申义。引申义就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比如说,集体的集字,它的本意是鸟停留在树上,它的引申义就是聚集、集合,词的本义可能是具体的、直觉的、感性的,而相对来说,词的引申义可能是抽象的、客观的、理性的,这跟人类普遍的认知规律有关。如果只是要满足浅易古文阅读和理解的需求,对词的本义不需要作过多的探究,词的引申义才是我们要关注的重点。

第二条建议是体会词的多变性。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汉语词汇的意义通常都产生了极大的发展和变化。汉字还是写成那个汉字,但它代表的意思已经改变了很多。汉字的词义变化,大约可以分为三种情形:第一种,有一部分词,它的意思从古到今基本没变,可以说是汉语的核心词汇。比如说,牛、羊、山、水、日、月等等。这部分词对我们的阅读理解不会造成太多障碍。

象形文字

第二种,有一部分词,它在古代和现代的意思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黄豆的豆这个词,最早是指一种高脚盘子。战国以后才用来指豆类的农作物。产生这种词义变化的原因是,有人把豆这个字假借来指代豆类的农作物,在一段时期内,它的本义和假借义是同时存在的,但是后来它的假借义逐渐取代了原先的意义,我们现在只把它用来指称那些豆类农作物了。

古代食用器“豆”

我们说,绝大部分的汉语词汇都属于第三种情形,也就是词的古义和今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这部分词,我们在阅读古文的时候要尤其小心,很容易成为阅读理解的陷阱,它们也是考试中最容易出现的考点。词义可以扩大、缩小和转移。举几个例子来讲。管理的理,它在文言文当中的意思是治玉,单指雕刻玉石;而现在的意思是泛指管理一切事物,它的词义发生了扩大。腿脚的脚,在文言文当中的意思是小腿,到中古以后开始指脚踝以下的部分,它的词义就发生了转移。玉玺的玺,原来是印章的意思,现在专指皇帝的印章,它的词义发生了缩小。

清乾隆“乾隆御笔之宝”方玺

除了上面讲到的词义的变化,另外,词的感情色彩也会发生变化。比如,诽谤的谤这个词,在古文中是批评议论的意思,是个感情色彩比较中性的词,它在现代汉语当中就是个贬义词。又比如,诛杀的诛,本来是责备的意思,后来它的意思逐渐发展成杀戮,词义在程度上发生了由轻到重的变化。这些都需要我们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精读篇目之后,才能够准确地把握常用词在古义和今义方面的变化。

明白了词的多变性之后,我们还要把这个词放在短语或者句子当中去理解,这里就涉及到文言文字词的第三条重要建议——注意词类活用现象。

3

下面我们来讲讲词类活用现象。每个词都有不同的词性,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语气词等等。每个词类在句子当中发挥各自的功能。比如,名词一般作主语或宾语,动词作谓语,形容词作定语。在古文中,古代汉语的词汇可以同时兼顾好几个词类,一个词既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举个例子,白居易有一句诗,晚来天欲雪,这个雪既是名词,也是动词,但是为了明确锁定雪的词类,我们一般只把它的词类看成是名词,它在这句诗里活用为动词,从功能上讲充当整个句子的谓语,这就叫作词类活用。

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可能是,我们应该怎么判断出阅读中出现了词类活用的现象呢?这里教给大家一个简单易行的判断方法。在阅读古文的过程中,我们先把每个词的意思拼凑起来成为一句话,看是不是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通顺的意思。如果每个词的意思都理解了,但还是读不通整个句子,那么这里很可能就存在特殊的语言现象,词类活用可能就是其中的最常见的现象。

先来看一个例子。当我们看到“既来之,则安之”这句话的时候,先落实每个词的意思,按字面理解,就是已经来了它,那就安心它,很明显这样的解释是行不通的。表达我们刚才解释的意思,用“既来,则安”就可以了,这两个“之”是多余的。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祭出词类活用的大杀器,考虑是什么样的词类活用,才可以让这句话的意思成立。来和安都要对后面的“之”负责,肯定出现了词类活用,问题是它属于哪一种词类活用呢?

《论语·季氏》:“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一个比较简便和直接的方法就是一个一个套用词类活用的基本类型,看是使动用法,还是意动用法,还是为动用法。还有一个辅助的办法,也相对复杂,就是从语法上来推理。从词的搭配来推理出是不是出现了词类活用现象。回到我们刚刚提到的“既来之,则安之”这句话,套上使动用法,使之来,使之安,这句话就成立了,已经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从语法上来看,来和安都是不及物动词,不应该跟宾语,现在后面跟了宾语之,所以可以安定是存在特殊的语用现象。这两个方法相互印证,可以帮助我们锁定既来之,则安之,是使动用法。

下面我们再来具体讲一下词类活用的两种最基本、最常见的类型——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就是谓语和宾语的关系是使什么怎么样,我们套进句子里,就看这个动词的意思是不是使后面的宾语怎么样。充当谓语的可以是各种词类的词,我们不用管这个词的词类是什么,反正古汉语词汇可以活用。

先以动词的使动用法为例。及物动词后面一般都会有个宾语,当它后面跟了两个宾语的时候,很可能就是使动用法。比如说饮酒这个词,就是喝酒的意思,如果在当中加入一个之乎者也的之,饮yin4之酒,字面的解释是喝它酒,这是讲不通的,所以我们可以套一下使动用法,使之喝酒,就通了。从语法上来讲,饮是一个及物动词,后面出现了之,又出现了酒,及物动词双宾语,使动用法的可能性就很大。食物的食,衣服的衣,佩戴的佩,都有类似的使动效果。食之饼,简单粗暴地解释是吃它饼,但这样是讲不通的,而解释成让他吃饼就通顺了,再从语法上来推理,食物的食是及物动词,后面已经跟了一个宾语之,之后面还有一个宾语饼,所以很可能是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佩之玉,同样的道理,就是让他戴玉的意思。

那么,再来看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我们知道不及物动词后面一般不跟宾语,当它后面跟了一个宾语的时候,很可能就是使动用法。这个就要比及物动词更好判断。比如说,《鸿门宴》里面张良讲到“项伯杀人,臣活之”,我们看到活之这个短语,直接解释,就是生活它,这在意思上是不通的,我们再用语法推理的办法来印证一下,活是不及物动词,后面不能跟宾语了,现在却跟了一个宾语,所以这里的活就要解释成使之活下去。但是特别要注意的是,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很多时候会省略宾语,从语法上推理不出来,需要我们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自己把它补充完整。所以,从整句话的意思上来判断虽然看起来简单粗暴,其实却是锁定词类活用的王道。

形容词和名词的使动用法也是一样的道理,区别只在于形容词或者名词先活用为动词,再产生使动用法。比如,汗牛充栋这个成语,汗在这里解释成使牛出汗的意思,至于它原来是名词的汗还是动词的汗,已经不重要了,反正古代汉语词类归属非常灵活。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我们来举一句诗作为例子,春风又绿江南岸,绿是形容词,在这里解释成使江南岸变绿的意思。

下面我们再来看意动用法。意动用法是说谓语认为宾语怎么样,套进句子里面,我们主要看动词的意思是不是认为后面的宾语怎么样。比如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这里的小,本来是形容词,直接解释成小的,是不通的。我们带入认为什么小,就解释得通了。意动用法的谓语成分主要是形容词或者名词,动词也有,但辨别起来相对比较简单。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比如说不远千里这个成语,从意思上来看,如果我们简单粗暴地解释,就是不远,一千里的路,远和后面的千里关系不太顺畅,所以就要考虑出现了词类活用,把远解释成以千里为远,就通顺了。再来看不耻下问这个成语,从意思上来看,直白的解释,不觉得耻辱,向不如自己的人提问,耻辱的耻和后面的下问也是脱节的,把耻解释成以下问为耻,就通顺了。

名词的意动用法,举个大家都听说过的例子,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字面来看,先和后都是名词,直接解释这句话是不通的,所以这里一定也是出现了特殊的语言现象。以天下的忧虑为先,以天下的享乐为后,这样一来就说得通了。

除了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其他词类活用还有为动用法、名词作状语等等等等,后面的课程当中如果涉及到我们会再来做具体分析和讲解。

4

最后,我们再简单说一下通假字的问题。在古文中,有一些汉字因为形体或者语音的近似,可以拿来通假使用,本来应该用的字叫本字,被借用的字就叫作假借字。比如,认识的识,是志气的志的通假字,所以读作zhi4,意思是标记。通假字的习得只有通过长期的经验积累才可以完善。

好了,今天的课程就讲到这里,下一节课我们来学习古文的句型!

总结: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对古汉语字词的学习的三点建议,第一是掌握词的多义性,词有本义和引申义,对引申义的理解更为重要;

第二是体会词的多变性,汉语词汇从古到今通常经历了极大的发展和变化,而绝大多数汉语词汇的古义与今义有联系又有区别;

第三是注意词类活用现象,词类活用的两种基本类型是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通假字这种特殊的语言文字现象。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